于树泉访谈录:高考最后10多天冲刺,不做新题,重温旧题

作者:佚名  时间:2007/5/26 22:22:50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1342

  作文最关键的是审题
  主持人:您可以从大致的情况上给网友们介绍一下。
  于树泉:作文这一块,应该说可讲的东西很多,我们说,可以讲审题,可以讲立意,讲怎么用材料,讲结构,讲语言,讲一些技巧,可以讲好多好多,但是时间很有限,我们只能择要讲一点,面对考场作文,我们应该注意什么?我觉得首要的还是审题。第一,题目出来了,怎么去看这个题,如果题目看对了,那么失误的可能性就很小了。如果题目看走了,那一招不慎就是满盘皆输,是这么一个问题。所以每一个考生都不应该在审题的时候疏忽大意,掉以轻心。我历来和我们的学生讲的时候,都是讲,胸有成竹,这个题目你宁可多花几分钟,看懂了。从哪方面看呢?第一点,类型。你要把类型看明白,这个作文是分类型的。比如2005年以前是作文的倾向,2005年全国三套卷,全是话题作文。全国各地几乎是清一色。到2006年变了,全国卷,有一个网上阅读率和图书阅读率的这么一篇作文。还有一篇,一只鹰捉了一个羊羔,然后一个乌鸦见到以后,也去效仿,自己没捉住羊羔,反而被牧羊人捉住。这两个题没有一篇是话题文。要按我的看法,第一篇,图书阅读率的问题,实际上那是评论。因为那个题目,因为它下面还有一个要求,我们审题,第一要审类别,同时还要审材料,还要审文体,它有一个综合的判定。我觉得那是一个评论。它是让全国图书阅读率的变化谈一点你个人的看法。而不能离开这个内容去谈别的,你不能谈阅读率的问题,你去谈社会上的其他方面的事情和图书阅读无关,我据的,这就是你跑题了,不能离开这个内容去作文,这个应该是评论,谈一点看法。
  于树泉:而乌鸦的那个,这个属于材料文,因为它是寓言故事,给你一个寓言故事,给你一副漫画,这往往属于材料文,在把握寓意的情况下要展开联想。而评论,你目标要集中到这个材料上,要由一点往深去挖掘。这里已经出现了三种了,话题文、材料文还有评论文。2006年北京的文题是北京的符号。有老师说是命题文,有的老师也认为是新型的话题文,但是我更倾向于它是评论文。因为它是让你任选一个,北京的符号,谈自己的认识和看法。那么你只能就北京的符号去谈自己的认识和看法。假定你认为芦沟桥是北京的符号,那你就要谈一下,芦沟桥为什么它可以代表北京,是北京的符号。
  于树泉:第一我说的就是类别。还有一类命题作文直接给一个题目然后去写作文,这就有了四类,话题文、评论文、材料文和直接命题文。首先要把类别弄清,如果是材料文,你写话题文,这是很危险的。比如2006年,北京的符号,本来它是带有评论性的文章,很多同学写成了话题文。有的同学写成了南京的符号,很多同学这样去写,都严重丢分了。第一,审类别,第二看材料,第三,下面往往要有一个要求,那个要求要看清楚,有的时候要求中还有重体字,尤其应该注意。作文注意了这么几个要求,再下笔的时候,我估计起码能保证,人家让写的什么,你合乎人家题材的要求,合乎人家的各种要求。拿一个比较偏稳的分数,如果想拿一个非常不错的分,那么这个,我觉得,有很多讲究。我经常跟我的学生说,角度很重要,没有角度,不成文章,任何一篇文章都是有角度的,角度好很重要。
  于树泉:比如说审题,我经常说审题要准一点,角度要小一点,材料应该新一点。我曾经提过,十个一点,材料应该新一点,高考作文,如果你的内容很陈旧,那和有新鲜内容的作文,那是不一样的,那是不容易被老师看好的。材料要新一点,内容要实一些,因为考试大纲有一个要求,论据具体,这是今年全国考纲增加的一点。因为很多同学作文容易写得非常空洞,我说考生就是学生作文是有四大病的,比如说空就是属于四病之一,一是情感贫血症,精神软骨症,认识侏儒症,还有一个食不果腹症。这些都应该克服,内容应该新一些,感情要是真挚,不要弄虚作假,不要胡编乱造,另外考场作文要防止硬伤,有的同学平时书写习惯不是很好,比较潦草,考场上时间一紧,就更潦草,看卷老师不认识,或者认起来很吃力,那么高考评卷,时间又很紧,你那个字让老师难以分辨,第一印象就丢分了。书写一定要清晰、工整,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不这样的话,这就属于硬伤,错字多,这也是属于硬伤。还有故事里边,如果写了一篇故事,这个故事非常虚假,非常荒唐,这都属于硬伤,或者是结构不完整,要求800字,不少于800字,他写了600、650,这都是字数上达不到要求,从字数角度就要扣分了。另外在限定时间内,你没有完成规定篇幅,你的文章的内容,它的容量受到影响了。这样在这儿也会丢分,所以很多硬伤要注意克服。总之在规定的时间内应该写出一篇,在保险的情况下,要出新,应该有亮色,我经常要求我们的学生,你的文章应该把自己十几年学的东西,读那么多好书,那些好诗词、积淀调动出来,展示才华。高考考场上写作文,就是展示才华的时候,而且要写出个性,你这个文章不能千年一律。像北京高考作文,拿出一篇北京的符号,给出的是胡同四合院,没有任何新意,而且结构上都是拼盘。第一段,胡同是北京的符号,第二四合院是北京的符号。这样千年一律的写法,肯定是拿不了高分的,你一定要有自己的个性。
  于树泉:第四,写出亮色。不要背一些现成的东西到考场上,这样同学输得会很惨重。
  回答网友提问
  主持人:很多同学会认为语文无需复习,也无从复习,语文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的过程。于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应该会给这个阶段的语文复习提供一种思路和脉络。下面我们看一看网友提出的问题。
  网友:作文中不能出现网络语言这一条内容,这一条是不是属实呢?
  于树泉:这个网络语言,因为它比较随便,它不符合我们语法的要求,所以这个语言出现在作文中,起码是不好的。很多同学现在写这样的语言,比如说,我们是该努力的时候了。他不这样说,他说,是时候该努力了,这就不符合我们常规的语法习惯,不能这么说。
  主持人:也有很多网友问关于现代文阅读的问题。很多网友说:在答现代文阅读题时,看似很主观,但是其实阅卷老师还是要凭借踩分点给分,那么怎样才能找到主观题的切入点呢?
  于树泉:现代文阅读,比如说散文阅读,它肯定是有踩分点的。它那个题主观色彩是强,但是不等于它就没有一个标准。这个散文刚才我是通过诗歌的鉴赏,把散文命题的题怎么命讲了一下,实际上散文的阅读应该还是有自身的规律和自己的技巧的。我觉得,常说的,我们就这样说。一个是以本为本,这是一句话。本就是他给那篇散文。比如高考曾经出过的一篇文章《报秋》,这叫本。我们读这篇散文答题的时候,一定是以这篇散文为根本的,而不是以自己固有的想法去答题。这是第一句话,以本为本。另外最近区间。这应该也是一个规律性的东西,也就是说,他出题的时候,如果他出的是为什么这类的题型,那么你要答因为,也就是说,你要以果推因,那么因和果往往距离最近。所以我们往往说最近区间,在文章第二段他提出了一个为什么,那么原因就在最近的位置。最近的位置就应该找到,而不是漫无边际的去找。这个你应该找得比较准,如果找得不准,找得不对的话,应该不能得分。另外还有以文写问,这应该也算一个规则。也就是我们散文阅读,通常情况下,它的答案就在文章中。散文阅读不是让我们去创造什么,不是让我们发明什么,他问的问题就在文章里,我们常说,答案就在文章中,看你会找不会找。有文章真读懂了,那个答案就出来了,当然有的时候,答案不是现成的,需要我们加工一下,整合一下。是这样的,但是不等于它是主观题,我们可以完全凭我们的主观意识去答,我们想怎么答就怎么答,有的时候答的完全不着边际,那肯定不能得分。
  网友:文言文的翻译有没有什么原则和技巧?
  于树泉:第一,它要直译。另外不要漏译,这是常出现的问题。古汉语的词和现代汉语的词我们要一一的去对译,不要漏掉什么。有的时候还需要补译。有的时候文言文非常精炼,往往省略了主语和宾语,我们要补译。不要误译,我们不要把文言文那个词,文言文和现代汉语这个词,往往古今是不一样的,你不要误以为把文言文的词当成汉代汉语的词去理解,要注意直译,要对译,不要漏译,不要误译,要抓住往往一句话里面的那个关键的谓语动词,这个很重要。抓住谓语动词,这个谓语动词一抓住,这个句子结构你就明白了。句子结构你明白了,这个句子中哪个是名词,哪个是动词,词性就清楚了,根据结构来确定词性,词性清楚了,根据语境再来确定词义,意思就明白了,这样一句话就准确的译出来了。尤其是谓语动词,翻译谓语动词的时候要受到宾语的限制,这个它非常灵活。比如说“为”这个动词就是一个万能动词,它可以译成现代汉语的任何一个动词。关键看“为”后边跟的是什么?比如说“为学”就可以说求学,“为政”就可以说是治理政事,宾语限制了谓语动词的语法。
  主持人:于老师刚才也提到文言文的语法上的问题,那么我想问一下,在高考中,对于文言文的语法做怎样的要求?比如实词和虚词这方面?
  于树泉:文言文的实词、虚词属于词法的问题。实词也有多种讲法,高考会考的,高考考的是你的理解,它是考你是不是真正读懂了。词法有词类活用,有一词多意,形容词可以用作动词,形容词可以用作名词,名词可以用作形容词,甚至用作使动,这些都是属于词法的问题。这些可能不直接问你什么是使动、意动,但是翻译的时候,这些你看不出来,你就不可能正确的翻译,这是一个问题。
  于树泉:再一个是句法,句法按考试大纲的要求,它是有四种,它有很多特殊的句式,考试大纲要求有四种句式是它规定的考察的范围,一个就是省略句,省略句这个,它通常考察的方式是这样的,就是选出省略什么成分,正确的或者是错误的一项。第二种句式,判断句。判断句也有多种类型,有的时候有标志,有的时候没标准,这是判断句。第三种句型是被动句,有多种类型,用“为”可以表被动,用“为所”可以表被动,用“见”可以表被动,用“于”可以表被动,直接用“被”可以表被动,有多种方式。还有一种是倒装句中的宾语前置句,倒装句在古汉语里面有多种,它有介宾倒装,有主语和谓语的倒装,有介宾结构做状语,它后置,翻译的时候需要提前。还有一种是宾语前置。在多种倒装句中,考试大纲把宾语前置作为四种考察类型,这是从句法上说,文言文是规定四种句法。四种句法里面包括宾语前置,还包括若干的小的类型。这些掌握起来都不难。
  网友:多阅读文章能提高阅读技巧吗?在剩下这段时间还应该加强阅读量吗?应该阅读哪些文章?
  于树泉:这个问题,类似的问题有的同学也提过,有的同学说,我文言文阅读比较差,这段时间是不是我想看《资治通鉴》可不可以,我说当然可以。《资治通鉴》如果从头到尾阅读一遍,对你文言文阅读太好了,可是你现在每天24小时什么都不干,你也看不完。阅读对于提高阅读能力当然有好处,但是它是一个非常慢的功夫,而不是在短短的这一个月内,它可以明显提升的,它可以一蹴而就。所以一开始,我就说了,30天,按小时说,乘24,去了休息、吃饭这个时间,还有多少时间学习。那么这个时间,一定要把它用到最该用的地方。所以我提出,两个原则,一个做法。这是我一开始说的。两个原则就是什么呢?一个,刚才说的是针对性原则,比如说这个同学,阅读能力差,这叫针对性原则。第二个原则,可拿分原则,或者叫有实效原则。你说过散文阅读差,我现在读中华散文选刊,我去读名家散文,我每天就读散文行不行?散文阅读不是这样提高的,它是日积月累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它是几年中一点一点提升的,不是一口气像背英语单词,我背下来,我就会用,不是这个问题。所以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网友:语文作文的命题是会与时事政治有关,还是会偏向难题、怪题。如果碰到难题、怪题,考场上无话可说,怎么办?
  于树泉:作文命题的老师会考虑到让每一个考生都有话可说,所以不用担心,一看这个作文题,我就不会写。命题老师是怕考生不会写的,应该是每一个考生都有话可说,有话可写,有理可论,但是不等于每一个学生都写得好,认识有高低,见解有雅俗,视野有宽窄,是这么一个问题。
  网友:语文的病句题,字形总是会受到错误选项的高考,临近高考,我该怎样提高这些题目的得分呢?
  于树泉:这个题目在一开始,我也讲过了,就是说字形,比如说语音字形这个题,中国汉字非常丰富,应该说它无边无际,高三一年复习经常出现这种现象,我本周做的练习,没几天,同样的题拿来再让学生做,他还是不会。所以我一开始就讲这个问题了,我说可以采取这样一种办法。也就是说,回头看,把高三这一年来做过的各种练习,无论大考,小考的练习,语基部分,语音字形,病句部分集中起来,回头看,错的地方,弄个错题本或者是着意多看两眼,总结一下规律。病句在哪类病句里面容易出错,这样就等于把这个漏洞就补上了。而不是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还去做大量的新题。因为这个题是永远做不完的,而且你做了新题未必就有更好的效果。而我们做的大量的旧题对我们查漏补缺应该是更有效的。
  网友:方法、能力我都有,您直接说,今年作文考什么?我想这个直接说作文考什么,有些不太可能,但是于老师是不是可以大致的预测一下方向?
  于树泉:作文,高中限定的写作的文体,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高考命题的时候文体不限,如果从形式上来说,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你从形式上来说,这几种文体都学过。刚才我说,有几个意识,审题、审类别,审材料,我讲类别的时候,我讲了四类。就目前高考作文上来说,就是这么几种类别。高考考什么题,谁也不知道。但是它往往是让考生一看作文题,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他不会出这几种文体或者是类型的,比如说话题文,应该说它是2005年以前的,目前翻过来一个作文命题,翻过来新的一页,我觉得比如说,材料文、评论文或者是直接命题文。这个我觉得,同学更应该重视。很多同学还是弄不清的,不知该怎么写。应该去区别一下,哪类文体有什么要求,我们怎么去把握。
  主持人:这位考生,也许你会失望,但是我觉得,于老师的这个回答还是非常有帮助的。我们的节目也接近尾声了。剩下的时间,我们请于老师给考生谈谈你的希望?
  于树泉:我觉得这段时间,一个是学习这块。因为语文知识确实很多,其他各科知识也很多,那么都需要复习。我们有的时候就不知道时间该怎么支配,不知道该怎么用,时间不会用,黑天、白天不睡觉,也不够用了。这时候我们的心态一定要稳下来,一定要静下来,不要急躁,急躁就事与愿违,不要如坐针毡,每天我都觉着我什么都没干,有那么多事要干,越这样的话,你越干不出什么来,如果你把心沉下来,你学一点就是一点,时间对每个同学都是公正的,高考对每个同学也是公正的,这段时间最重要的是心态问题。我觉得,心态一定要稳下来。应该说,我曾经跟同学们讲,每临大事,必有静气。静则神明,要静下来,心就清楚了,就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精神就明朗,就知道自己哪块是弱点,哪块还没复习到,如果你不静下来,心乱如麻,就不知道自己干什么了,这样20多天,一晃而过,你什么收获也不会有。每临大事,必有静气,我们都希望高考的时候能够取得好的成绩,人生的这关键的一步迈得漂亮、潇洒,但是应该积极准备的同时,还要坦然面对,心境要放平,最佳发挥,舍我其谁。最后在高考的时候,我们就能有最理想的发挥,最佳发挥,舍我其谁。这段时间,心态决定命运,我在这里祝每一个考生高考有好的心态,能够考出好的成绩!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