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谈如何使说明文语言生动活泼
作者:温梅开 时间:2007/6/16 20:37:54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2332
一、巧妙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和说明方法。为了把人们不易看见的事物和现象、不易理解的过程事理阐述清楚,作者多采用形象的语言进行说明,多用比喻、拟人、引用、举例子、作比较等方法。
贴切的比喻。如《蜘蛛》一文将蜘蛛不同的腺体叫做“壶状腺”、“葡萄状腺”等。腺体这种事物通常很难描摹,但作者形象的比喻,不仅清楚地说明了各种腺体的形状特征,又说明了它们的不同的功用,给人深刻的印象,也使文章显得生动活泼,很有趣味。再如《荔枝图序》一文,作者一连打了十个比方“如帷盖”、“如桂”、“如橘”、“如丹”、“如葡萄”、“如枇杷”、“如红缯”、“如紫绡”、“如冰雪”、“如醴酪”,每个比喻都与荔枝本身的特点贴近,读后使我们立即从荔枝的色、形、香、味等各个方面都有了具体生动的感受。
生动的拟人。如《蟋蟀》中“据我对囚于钟形罩中的蟋蟀的观察,这个活儿非常简单”“四月过完,蟋蟀开始唱歌,先是一只两只,羞答答地在独鸣,不久便响起交响乐来,每个草柯柯里都有一只在歌唱”,拟人以及口语的运用,增强了说明语言的生动行、趣味性,又让读者读起来轻松愉快、琅琅上口。
有趣的引用。如《蜘蛛》一文的开头引用了谜语,它既生动形象地概括了蜘蛛的生活特点——结网捕虫,又赞扬蜘蛛高明如诸葛亮,不仅说明了蜘蛛在网上的位置,描绘了蛛网的形状,而且“稳”、“单捉”等词把蜘蛛捉“飞将”那种稳操胜券的心理十分生动形象的表现出来。这种绕有趣味的开头使文章一开始就能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又自然地领起全文,更体现了文章语言的生动性。
形象的语言使读者读来更轻松,更容易理解。
二、采用生动的描写。
说明文中采用生动的语言去描写,可以把描写的事物的特点介绍得非常生动形象。
如《蜘蛛》一文中:蜘蛛见它被网粘住,赶到前面,用丝向飞将身上绕一下,转身便走,恐怕被它的标枪投着。但走不多远,又转回来,再绕一下,又走开。随后是接连的绕几转,跑开一次,等到看看那飞将挣扎的力量已弱,才靠近它的身边,把它细细捆缚。有时捆缚得细密到像一个布袋。
本段生动的描写恰当地运用了“见”、“赶”、“绕”、“转”、“细细等一系列动词、形容词。这样写就不单单是在介绍蜘蛛的一种习性,而是在刻画一个小小的生命。即使枯燥的昆虫知识显得生动活泼,又使读者获得形象的感受,从而具体地了解蜘蛛的生活习性。
再如《蟋蟀》一文的语言更不像一般科技说明文那样刻板,而更像是散文的语言,生动耐读。比如课文里写刚刚长大的小蟋蟀时,这样写:八月里,在尚未被三伏天的烈日烤干的草地上的小块绿洲的落叶中,我发现已经长大的小蟋蟀,与成年蟋蟀一样全身墨黑,初生时的白带子已经全褪去了。它居无定所,一片枯叶、一片砖瓦足可以遮风避雨,犹如不考虑何处歇足的流浪民族的帐篷一样。
这段描写使用了大量的形容词,将小蟋蟀那可爱可怜的样子写得非常生动传神。
再如《天鹅》为表现天鹅的自由天性,运用了“游弋”、“小憩”、“踟蹰”、“藏匿”等一系列动词,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形象性。
总之,说明文中使用生动活泼的语言,不仅能增强文章内容表达上的形象性、可感性和文学色彩,使读者获得不同程度的美感体验,受到美的陶冶,还有助于加深读者对说明内容的理解,增知益智。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