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条新词语核实公布
作者:不详 时间:2007/8/17 8:11:12 来源:网络转载 人气:1155
■权威发布
奔奔族 梨花体 晒客 房奴等入选
报告列出了171条汉语新词语,奔奔族、梨花体、晒客、房奴等收录其中。
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李宇明在会上说,我国的语言生活方式发生的变化很大,词汇的新变化多。有计划地对汉语新词语进行动态跟踪考察,不仅具有社会语言学价值,而且还有语言词汇学意义,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今年我们尝试着先公布了171条,并不意味着一年新产生的词汇只有171条。一个新词是今年产生的还是去年或前年产生的,确定起来非常困难,但是我们一直在努力发现新词语。”
据介绍,报告编委会将去年国内30多种报纸中出现的“疑似”新词选出后,根据搜索引擎搜索,确定每个词最初出现的时间,将真正在去年才出现的新词送交国家语言资源监测语料库验证核实后,选出了这171条新词语。由于篇幅有限,部分出现频率特别少的新词没有入选 ,但入选的也并不一定都是大家熟知的流行词汇。
给孩子个性取名叫“@”
国家语委2006年调查发现,全国姓氏是2.3万个,其中129个姓氏占总人口的87%。此外,我国公民的姓名结构也逐渐发生变化,“四个字以上的名字出现了,还出现了‘赵一A’、‘奥斯锐娜王’等极端个性化的名字。还有人给孩子报的名字叫‘@’,据说全世界写电子邮件都要用它,汉语翻译过来就是‘爱他’。”李宇明说,全国6000多万人的名字有冷僻字。
李宇明称,我国语言生活中存在五大问题:一是汉字的使用不规范;二是报刊文字方面差错多;三是人名用字不规范;四是一些私塾读经学校兴起,中小学有关文言与白话的争论再起波澜;五是海峡两岸交流日益频繁,两岸语言方面存在的问题显现。
BBS中“哦”字现20万次
李宇明说,国家语委调查发现,网络用词与媒体相近,但网络语言运用有比较多的口语化特点,如去年在BBS当中仅“哦”字就出现了20多万次 。网络语言内部差异也非常大,网络新闻、博客、BBS这三种网络语言,在使用汉字上各不相同,说明他们关心的话题不一样,用的词也不一样。
勿将母语和外语对立
教育部语音文字信息管理司副司长王铁锟在会上说,关于外语的学习问题近几年争论确实很多。“我认为,中国人首先要尊重自己的母语,要学好母语。没有母语的训练,一个人的素质是不能得到提高的。”同时,中国要发展、要建设,必须要有一大批掌握外语的人才。多掌握一种语言,就多了一种渠道,多了一种了解世界的方法。希望大家不要把母语和外语对立起来。
新词语不会很快收入词典
“有一半不懂啊,是不是我落伍了”、“发布这些新词有什么意义呢”……昨日,171条新词语发布后,网上的声音一半是“不懂”,一半是“质疑”。
对于为何尝试发布新词,李宇明表示,发布该报告的目的,在于引起人们对语言国情的重视,积极引导语言生活向着和谐的方向发展,为语言政策的制定和学术研究提供参考,也为相关部门的工作提供参考。
王铁琨则表示,“很多人对这些新词究竟是何含义并不理解。再公布新词时,我们会同时配有例句和注释,这样大家看起来就不会很困难”。
对于发布新词的意义,王铁琨解释说,新词是语言中一定会出现的现象,任何语言都会这样,汉语也会有。今后,教育部还会记录汉语语言中新的词语,预测新的语言。
王铁琨同时表示,很多新词可能随着时代发展会昙花一现,有的则会继续保留。不能肯定这些词语有哪些会收入词典中。由于这些新词都是2006年出现在媒体中的,不会很快收入词典。
■专家解读
新词语使用要有引导
新词语反映社会心理
中国人民国学院副院长袁济喜表示,发布新词是一项实事求是的举措,其实这些词汇已经在影响人民的语言生活,我们不能忽视这一语言现象。“汉语本身是一种与文化连接性很强的语言,而西方的语言是一种符号的产物。相比较,中国的语言文化蕴涵更大,它涉及到文化心理和社会心理。”袁济喜举例说,“比如超女、超男与社会中一夜成名、快速走红的社会价值判断有关,不单纯是一个新词。”
“一些漫不经心的语言,其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心理。”袁济喜说,对于这些新词的使用,从事语言研究和教育的人有责任对学生进行引导,不能一味听之任之。“新出现的词语中良莠不齐,有些有一定文化内涵,有些则比较低俗,要具体分析。不能一味摹仿。例如‘学术超男’”。 袁济喜补充说,“快速走红”如何与“学术”结合在一起,作为大学教授的他表示不解。在他看来,这个词本身就充满了悖论和荒诞。
不会对汉语造成污染
在这些新词中,还出现了诸如“EMBA”之类的字母词。对此,中国传媒大学教授侯敏表示,字母词是汉语和外语在语言接触当中产生的一种很自然的现象。在汉语中,字母词语的使用已经有较长的历史,只不过近几年,字母词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
侯敏表示,直接使用外国词语也不是汉语当中独有的现象,英语中有很多华语词,日语中也有很多直接用罗马字母来写外文的词。对于字母词的使用会对汉语的使用产生污染,她表示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
北京青年报 京华时报 新华社供稿
2006年产生的部分新词
八荣八耻、抱抱团、抱抱装、奔奔族、笔替、博斗、博客话剧、博文、成考移民、城市依赖症、村证房、等配额比基金、电子环保亭、丁宠家庭、动能车、独二代、2时歇业令、法商、返券黄牛、饭替、飞鱼族、复古学堂、感恩红包、高薪跳蚤、搞怪、谷歌、骨性、国际高考移民、国六条、国十条、海缆断网、海啸音、汉芯造假事件、红楼选秀、红衫军、换客、回购地、会议大使、婚嫁大年、急婚族、江选、交强险、考霸、梨花体、李娅空翻、两会博客、绿色产房、慢活族、蜜月保姆、明星枪手、年后饭、暖巢管家、诺亚规则、跑酷、拼客、7时代、求学房、群租、润滑经济、三限房、晒客、上海社保基金案、剩女、十五细则、手机手、睡眠博客、她经济、图书漂移、托业、威客、微笑北京、微笑圈、捂盘惜售、新明星学者、新中间阶层、熊猫烧香、炫富、学术超男、移动商街、印客、医闹、择校税、证奴、职粉、装嫩族、灰色技能、脚环鸡、节奴、禁电、掘客、卡神、科研包工头、啃椅族、赖校族、乐活族、美丽垃圾、迷卡、跑酷、陪拼族、捧车族、让票区、入户育婴师、三支一扶、痛快吧、砸票、洋漂族、白银书、吊瓶族、分手代理、游戏手、三手病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