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骨干语文老师的工作总结

作者:宁乡四中 彭春香  时间:2007/9/8 17:12:24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3886
  一.教育教学工作:
  我于2003年接受过市级骨干教师培训,又是一名中共党员,我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师德要模范、班级管理要优秀、教育教学成绩要突出……要不怎么有说服力呢?随着新教改的不断深入,我时刻感到自己的不足。《高中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学之友》、《名师课堂实录》《给教师的几点建议》等理论书籍成为我业余时间的“朋友”。我阅读摘录教育理论,学习先进经验和新的教育理念,不断的充实自己,更好的进行教育教学实践。近三年来,学校、县市教研中心、教委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学习的机会:聆听全国特级教师魏书生先生、刘建琼老师的现场观摩课和教育教学理论指导课,我大开眼界。他们深厚的文化底蕴、严谨的治学态度、平易近人的教学风格是我永远努力的方向。学科带头人的展示课、教学论坛、特级教师的讲座都为我的思想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我的认识也有了提高。可以说,各级领导费尽苦心,为我们创造机会,丰富了我们的理论知识,用于指导我自己的教学实践。为此,我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准时参加,认真记录,回来后力求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
  二. 科研工作: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对校长说过:“如果你让老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么就应该引导教师走上科研的道路上来。”这足以说明科研是教研的先导。为此,身为教研组长的我,总是和教研组全体教师一起学习研究,在此基础上,围绕教学重点、难点和学生实际情况,紧扣教学目标,努力做到处理教材活、教学方法活,教学过程活。讲读课文尝试做到依附情感,进入新知;凭借情感,理解词句;把握情感,渗透思想;升华情感,训练语言。也正是如此,全校语文教研风气大大地浓厚起来了,语文学习越来越有氛围,与此同时,学生的语文素质越来越高,语文考试成绩在全县的抽考和全国的高考中敢向老牌省重点校宁乡一中叫板了;学生在全国、省、市刊物上发表的文章越来越多。
  我还参预了学校的《使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科研课题的研究,和全组老师们一道,充分挖掘网络资源,整合现代信息资源,力求让学校的大背投发挥最大利用价值。
  三. 德育工作:
  去年和今年都接任了高三毕业班班主任工作。我的治班经就是用真心换诚心,多与学生沟通,待人和善友好,学生乐于和我交朋友。
  因此,这两年,我都被评为校优秀班主任。
  我喜欢和年轻的老师一起聊起治班经。这里有学生判逆的苦恼,有学生成长的喜悦,更多的是心灵的满足和自豪,这样的喜悦我常和年轻的班主任一同分享,我的情绪往往能感染他们。确实做教师是欣慰的。
  我的德育论文《用人文思想烛照学生心灵》荣获省级三等奖、
  四. 师徒工作
  我是高三语文备课组长,我深知“一棵树不成林”的道理。我不仅严格要求自己、大胆实践,还肯与谦虚好学积极肯干的李新辉老师、李春华老师等建立联系,每次听课或听讲座回来,我都会主动把笔记和学习材料给她们看。日常的教学,我也总是与备课组的全体教师一起听试讲,一起寻找课堂上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最佳方法。我倡导我们组内评课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我们不仅是事业上的朋友,而且生活上我们也互相关照。
  由于备课组工作突出,2003年8月,我曾在全县高三教学工作会议上作过《合作凝聚智慧》的发言,深得与会代表的一致称赞,而且还得到了教育局长和教育局党委书记的肯定
  以上便是我教育教学教育工作、教研工作、带徒工作的点滴体会。一年来,我教学水平的进步,教学成绩的取得,都是各级领导精心指导和同事关心帮助的结果,我发自肺腑的向各位领导表示感谢。
  教学之艺,变化无穷,我将把“吸取先进经验,取长补短,常研究理论信息,推陈出新”这句话铭记在心,努力工作,决不辜负各级领导对我的信任,无愧于骨干教师这个光荣称号。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