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8学年度高三语文(广东卷)复习备考方案
作者:佚名 时间:2007/9/16 7:18:51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1532
为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优化高考语文复习,提高学生语文成绩,力争完成学校下达的高考指标,为我校2008年高考再创辉煌而不懈努力奋斗。
二、 学情分析
1. 学生学习纪律良好,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较好,勇于质疑,善于求教;
2. 学生自我学习意识不够,学习积极性不高,语文基础知识掌握不牢;
3. 学习茫然无序,缺乏方法,知识运用、迁移能力较差;
4. 学生答题马虎,审题不清,解题思路不明,表述不规范,书写不认真;
5. 作文水平普遍不理想,尤其表现在内容空洞,文体不明,缺乏章法。
三、 复习措施
1. 科学备考 合理规划
(1) 第一轮复习 全面复习打基础(2007年9月中旬-2008年3月上旬)
认真解读《课程标准》、2007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及其说明(广东卷)和专家对2007年广东高考语文试卷的分析,从中找出高考语文命题规律及方向,从而在复习时做到有的放矢,加强针对性,抓纲务本,夯实“三基”,全面复习,单元过关,讲练评相结合,构建完整的语文学科知识体系,并使之序化、类化、细化、深化、活化、精化。
(2) 第二轮复习 重点复习上台阶(2008年3月上旬-2008年4月下旬)
主要根据新颁发的2008年考试说明(广东卷),进一步明确复习方向,构建知识网络,纵横交织,突出重点、难点、常考点和易错点,注重归纳迁移,查缺补漏,提升解题能力。
(3) 第三轮复习 综合训练攀高峰(2008年4月下旬-2008年6月初)
前期继续查缺补漏,着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和应试技能,多方收集考试信息,精心编选试题,强化训练;后期适度训练,注意学生的心理调试。
2. 精心研究 认真分析
每位语文教师要认真研读《语文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新课程实施的基本理念和要求;仔细研读《2007年考试说明(广东卷)》、2007年广东省高考语文试卷和试题分析,胸怀“广东”,重点研究本地试题,找出命题规律和发展方向,指导复习教学。其次,放眼全国,比较分析各地试题,看其中有哪些新题、巧题、能体现当代语文学习发展趋势的试题,这些或许就是下一次考试会在我们试卷中出现的题型。要认真领会命题指导思想,分清考试能力层次和要求(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明确考试内容,熟悉考试结构,得出命题规律,把握命题走向,准确把握复习的维度、深度、广度、难度和梯度,对复习的重点、难点、常考点和易错点了然于胸,为2008年的高考复习寻找有效信息,指明方向。
3. 认真备课 集体备课
每位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堂40分钟,精心备课,上课做到讲评练结合,注重过程和方法的指导,切实提高课堂复习效率。认真开展每次备课组活动,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每次活动做到有中心发言人,落实集体备课,加强对复习的重点、难点等问题进行探讨,要求每位教师上好一堂复习研讨课,以便提高自身水平,以供组员相互学习,共同探讨,共同提高。
4. 做到“六化” 优化复习
学生在复习往往会感到毫无头绪,杂乱无章,以致知识记忆不牢,概念不清,出现“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同时对知识的迁移运用感到困难。为此,我们要加强对复习内容的深入探讨与研究,复习时做到“六化”,科学备考,优化复习,就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提高复习效果。“序化”,即掌握了知识的主次、先后、纵横、上下等等关系,使原有的知识形成了一个很好的序列化结构组块,牢牢地储存在记忆的仓库中;“类化”,就是将复习地知识采用类聚法归类,达到“一道题,一组题,一类题”的效果;“细化”,就是将复习知识细分,做到全面不遗漏;“深化”,即合理适度地向知识的纵向拓展,把握知识的来龙去脉,知其所以然;“活化”,就是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增强情境性,精选鲜活的例题进行讲解,加强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精化”,一是指复习内容要精,二是指善于将知识梳理归纳,做到“纲举目张”,以便“厚积”能“薄发”。
5. 加强交流 收集信息
高考复习不但要“埋头拉车”,更要“抬头看路”。每位教师要积极主动从报刊、网络、信息交流会等渠道收集高考信息,尤其要做好信息卷的收集处理,切勿囫囵吞枣,要采用“拿来主义”,为我所用,消化吸收,以便及时掌握考试动态,以便复习少走和不走弯路。
6. 抓好考试 以考促教
认真对待每次考试的命题、制卷、阅卷和讲评,尤其是要抓好月考和惠州市的每次模考。每次考试命题要做到科学有效,思路清晰,意图明确,亮点纷呈;阅卷做到公平公正,标准统一;讲评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注重过程和方法的指导,特别要指导学生如何审题,仔细阅读题干和题肢,领会命题意图,使学生答题做到思路清晰,要点醒目,术语准确,书写规范,充分挖掘和发挥学生非智力因素,全面提升学生的应试技能。教师要善于利用每次考试来反省、调整和指导自己的复习。
7. 重视作文 强化写作
作文是高考语文的重头戏,也是最容易拉开语文差距的一道题。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作文的复习。仅管作文复习千头万绪,但是教师在是始终要做到思路清晰,心中有数,胸中有纲,指导有法,训练有序,讲评有得。既要注重学生在课外的素材积累,也要重视对学生写作思维和方法的指导。作文复习采取将知识点分散复习和集中复习结合的方法,这样能有效地消除学生在作文复习时的疲倦心理和厌烦情绪。作文训练要做到每2周1篇,训练要通盘考虑,统筹规划,切忌“东一榔头西一棒”,要突出重点;作文批阅要灵活多样,注重实效;教师应腾出更多的时间放在作文指导和讲评上。作文复习要以基础等级为重点,以发展等级为突破点,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得分。
8. 关注学生 加强指导
高三学生心理复杂多变,情绪容易波动,语文教师也要关注其心理和行为的发展变化,对生活中困惑给予耐心开导,对学习中的迷惑给予精心指导,多与学生交流沟通。
四、 复习进度(第一轮复习)
1. 古诗文阅读 (2007年9月中旬-2007年11月中旬)
(1)文言文阅读 (2007年9月中旬-10月中旬)
(2)古代诗歌阅读 (2007年10月下旬-11月中旬)
(3)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2007年11月中旬)
2.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2007年11月中旬-2007年12月下旬)
(1)语言知识 (2007年11月下旬-2007年12月上旬)
(2)语言表达 (2007年12月中旬-2007年12月下旬)
3. 现代文阅读 (2007年12月下旬-2008年2 月上旬)
(1)实用类文章阅读 (2007年12月下旬-2008年1月中旬)
(2)文学类文章阅读 (2008年1月中旬-2008年2月上旬)
4. 作文 (2008年2月上旬-2008年3月上旬)
高三语文备课组
二00七年九月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