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让学生学习主动起来
作者:佚名| 时间:2004/11/3 5:47:24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1879
苏联当代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的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深深感到:教师在课堂中积极为学生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并想方设法帮助各类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鼓励,就是最佳方法之一。鼓励,让学生学习主动起来。
长期以来,中学课堂教学的严重问题是:教师教多少,学生学多少,课堂气氛沉闷,学生自主学习空间萎缩,缺乏活力。那么中学语文教学效率低的症结何在呢?在于没有从根本上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没有点燃起学生求知的渴望之火。其实中学生都有强烈的好胜心和表现欲,只不过由于胆怯心理和面子观念的影响,使他们不敢大胆地说。正如一个学生在作文中写到:“也许在课堂上老师提出的问题,我们并不能都百发百中地回答正确。如果有谁不小心答错了,请老师送他一个‘台阶’,让他稳稳当当地下来,在这个关键的时刻,面子有了,往后胆子就大了。往后的问题,管他有多难,大家只要想到就会不管三七二十一——举手,您说是吗?”
学生是一辆上坡的车,一艘溯流的船,一只雾中的小鸟,一位翻山的旅人,需要教师的热情鼓励,耐心引导,悉心帮助。这时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就显得非常重要。如果教师们用充满挚爱、信任与期望的鼓励语言,则能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自尊、自信,激励学生上进,师生共享成功的乐趣。
钱梦龙曾说过,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让胆怯的人勇敢,让无能的人有能,让无知的人有知。
因此,教师们应从内心建立一个观念:允许学生犯错误,允许学生做错题,允许学生理解有快慢。善于捕捉闪光点,做光明的探索者,新芽的保护神;不要眼光只会盯错处,做高高在上的评判者。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主动起来呢?我从自身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课堂上的及时肯定,作文中的由衷褒扬,课后的亲切交谈不失为好的方法。
课堂上的及时肯定。比如,开校的第一周,我就用了一节课来进行口头表达训练。当十几位同学陆续在台上说完后,我及时地进行总结和肯定,特别是适当的表扬鼓励:“这位同学虽然声音小了一点,但叙述条理清晰!”“他的站姿很端正,态度很大方!”“他讲的内容很真实,普通话也很流利!”在后几周的口头训练中,其余同学就显得更主动,条理也更清晰,声音也更洪亮,说话也更流利。
再如,在看完周瘦鹃的《杜鹃枝上杜鹃啼》的时候,我请学生对这篇文章发表一点看法,许多学生纷纷发言,有人说:“这是一篇内容丰富的文章,古今中外都有。”有人说:“这是一篇说明文,是围绕着杜鹃的一些特征来说的。”有人说:“这篇文章虽然内容很丰富,但条理并不清晰,写作中不宜学习。”……听到同学的种种发言,看到课堂气氛的活跃,我马上给予肯定,肯定同学们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看法,不“人云亦云”,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又如,学生做“同步训练”的时候,发现有些题的参考答案不合理,便来问我,在解答完问题以后,我对这些学生及时的加以肯定,并在课堂上表扬,让同学们加深对“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句话的理解。
通过课堂上的正确评价,适当表扬和鼓励,激发了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学生在课堂上“主动”起来,课堂气氛沉闷的情况大为减少。
作文中的由衷褒扬。以往教师们批改作文,由于种种原因,多是指出学生作文的不足,红线、红圈不断。当然教师的初衷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事实上,这种做法可谓收效甚微,因为它很容易削弱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减少他们的自信心,久而久之,写作时,就应付了事,写作“被动”起来。为了让学生写出内容充实、充满生活情趣的文章来,我除了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作文的课堂评讲以外,还非常注重每次作文卷上的评语,话不在多,三言两语就行。如教师节前,我让学生写了一篇命题作文《老师,您听我说》,我有这样的评语:“作文就得这样写,不刻意追求,结果好极了!”“文贵真,感情的真实流露,很感人!”“描写生动形象,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平平淡淡总是真!”当作文发下去时,学生们争相传阅,脸上流露出甜甜的笑。我想这种笑定能化作学生观察生活的主动,写作的冲动和吸收好文章精华的能力。
课后的亲切交谈。有人说语文能力的提高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此话不假。在较长时间的教学中,我不仅仅重视课前的认真备课,课堂上的生动讲课和课后的批改作业,我还注意与学生聊天,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情况,达到有的放矢的教学目的。如问问学生都读过什么书,最喜爱什么样的书,还记得你最喜欢的一节语文课吗,为什么你不大喜欢上语文课,课堂上你能积极回答问题吗……通过这些问题的提问,我发现了学生了闪光点,学生也走近了老师,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建立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也形成了。
实践证明:课堂上的及时肯定,作文中的由衷褒扬,课后的亲切交谈是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主动”起来的较好方法。这些方法,帮助学生找回了自信,克服了胆怯,产生了冲动,为其提高语文能力又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总之,语文课不是说教课,是培养学生情趣的,是发现学生闪光点的,更是提高学生能力的。要真正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我们都记住:鼓励,让学生走向成功!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