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访谈:人大教授解读人文奥运的核心理念

作者:佚名  时间:2007/10/27 8:18:31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3000

  金元浦:这和我们中国文化的传统非常一致,“和”是我们这个文化中间非常重要的一个核心。比方说我们刚才谈到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人与自然的和谐里头就谈到过去我们中国文化是在农耕时代产生的,所以它对天,对于自然一直是以自然为友的,和西方那种征服自然,诈取自然是完全不同的,他把自然看作朋友,看作自己的亲人,这样来看待,与自然为友。这样一种观念就对于自然的像掠夺性的开发,像现代性的这种征服就完全不一样,这些理念经过了现代转换就有了意义,天人合一的理念在现代社会就有了意义。另外过去我们提到以天合天这样一种古代思想,今天我们来解释以人的身体的自然之天,就是人的躯体的自然,和与外界的自然的一种规律性和要求,这样的以天合天对我们人自身的健康有了更多的关注,对于超越人自身身体所能承担的极限,甚至把运动变成戕害自己,通过兴奋剂的方式来解决获得金牌等等就完全不一样了。所以我觉得中华文化从古代体育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都能给现代的奥林匹克运动提供新的知识的营养,提供一种新的对比,或者不同意见,所以我们提出用和平、和谐、和爱、和美来作为对更快、更高、更强的一个生动的补充。
  主持人: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通过这次奥运会咱们希望中国向世界展现一个怎么样的国家形象?
  金元浦:这个我们也是探讨了很久,我觉得我们举办一次奥运会,一百年来我们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中国人对奥运有着全世界难以想像的那种热情,他很多次都是在96、95、98、99这种在全世界罕见的支持率。我在温哥华的时候看到温哥华人的投票,是不是举办东京奥运会,也就60多,而且也是经过做工作,在纽约的一些城市里有很多反对的意见,这是我们中国人和其他人不一样的,这个不一样就在于我们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在我们转折的历史时期,中国人特别需要在我们经济得到发展以后,有这么一次历史性的机遇来展示发展中或者发展了的中国人的形象。过去西方帝国主义列强把中国看成东亚病夫,即使在现代他们也有惶惑论,还有所谓中国威胁论,接下来在中国形象中间又给我们一个叫帽子中国,鞋子中国,服装中国,制造品的中国,小五金的中国,他觉得这就是中国人,而且还有些人在讲所谓的那种质量问题上做一些文章。那么我们想,我们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文化作为我们深厚的一种底蕴,应该让世界了解一个真正的、一个符合深厚底蕴的这样一个文化中国的形象,他应该了解这个文化中国的形象,我们也确实需要在这样的历史关头展示文化中国对于世界的影响。
  就拿北京来讲,我们北京有六大世界文明遗产,有着三千多年的建城史,世界上非常悠久了,850多年的建都史,又有着3500多种珍贵的遗产,这个都是有名录的,还有一、二百所的博物馆和遍地的历史遗迹,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当代的世界,世界各国人民他都有一种,他有权利享有中国为世界人类留下的这份遗产。实际上我说世界各国的人来到中国,他是来看他这个人类应该享有这份人类留下来的遗产,而我们中国人有更多的责任和义务传达这份遗产,保护这份遗产,发扬广大这份遗产,应当把一个文化的、一个生气勃勃的这样一个形象传达给世界,把一个豁达开朗自信这样一个中国传达给世界。
  郑小九:我觉得还有一个因素,就是我们现在要塑造的一个和谐中国的形象,和平中国的形象,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我们中国这个民族历来都是崇尚和谐的,非常友善的这样一个民族,我们有时候经常到长城,我有时候就想长城它是一个什么样的象征?从文明的意义上讲它是一个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一个分界线,这说明我们这个民族从文化源头上讲它是不主张扩张这样一个民族,所以这个和平的精神是根于我们这样一个以农业文明为主的一种文明形态之中。那么我们今天我们这样一个中国就是延续了这样一种和平的精神,比如说我们现在坚持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比如说我们现在17大刚开过,我们提出要始终不渝地坚持一个和平发展的道路,要致力于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我想这与我们过去尚书中提出的协和万邦的理念都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我想这样一种和平的形象,和谐的形象,对于现在世界上出现的一些中国威胁论,我想都是有些非常积极的意义的。
  主持人:其实说到奥运会的话,我想迎接奥运会同时也是对我们公民的素质有很大的改观和提高,不知道两位对这方面是怎样的看法?
  金元浦:我最近和好多国际媒体有一些,他们有一系采访,非常关注中国的国民教育或者奥林匹克中市民的教育问题,刘淇同志上了我们时代杂志的封面,也是因为北京市的教育。我觉得北京的奥运会和世界各国的奥运会都是不一样的,它确实变成了一次非常重大的一个学习、教育、国民素质、公民素质提高的这么一个历史性的过程,这个过程以前在其他的国家不可能做到,比如尤波罗斯他是一个中心公司的老总,他虽然办了奥运会,他怎么能够把整个美国这个城市的市民办成一个学习的机会或者学习的课堂,他做不到。我们借助于奥运这个机会成了一次提高公民素质的这样一个非常好的时机,非常好的一个机会,在这样一次机会中间我们创造了很多在过去看来,在奥林匹克运动史上也是非常难得见到的这样一个历史性的突破。我们在人文奥运中心参与了一些教材的编写,像现在小学生有奥林匹克的读本要学习,中学生有奥林匹克的读本,大学生我们也编了好几种读本,还有志愿者奥林匹克的志愿者读本,奥运会的,还有窗口行业的读本,17个窗口行业的读本,在这样一个大规模的学习中间全面地提升了我们应当说公民的素质。人民大学的人文奥运研究中心和北京文明办一起做过一些调查,连续三年做调查,北京市民文明素质是不是提高了?我们用一些指数,用非常多的一些五大系列的指数进行考评,发现北京市的文明素质确实是提高了,不要说十年之前了,十年之前举办奥运会的时候,前两天跟魏老在一起谈的时候,他说这一平方米上有多少痰迹,那非常之多的,现在这个情况已经大大改观了,现实当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那个提高也就是我们由65分左右上升到69,这个上升的过程势头是明显的,虽然只有3到4个百分点,但这也是非常了不起的一种变化。其中很多调查数据表明市民的习惯,市民整个的文明出现的关键问题也在发生着变化,比方说吐痰原来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好多年的困扰,这个问题现在调查的结果,显示它往后排了。前些年调查中间还有,比方说这个城市的宠物的粪便量上升了,这在十年前宠物的粪便肯定没有这个问题,所以我们有新的问题产生,但是我们发现整个城市的文明素质也在不断提高。以前我们没有考虑要解决排队问题,现在排队问题也越来越好了,人们的生活提高了,所以我们在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的基础上,我们的社会文明程度就越来越高了。
  郑小九:关于文明这个话题我觉得也是我们人文奥运关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我觉得文明奥运也是我们人文奥运的一个很重要的内涵。这里的问题其实就涉及到一个硬件和软件的问题,我们这里所讲的文明奥运的问题也是我们北京市的软件的问题,硬件,我们北京市是不担心的问题,我们花钱或者说我们制订一个行政规章都可以解决,比如说堵车的问题,我们单双号这样一个法规就很简单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我想人们到奥运会的时候不可能搞一个什么单双号吧,所以对于人这个问题我们北京这几年相当重视,包括我们现在北京市在轰轰烈烈搞的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这样一个热潮就是在努力解决这个问题,尽管我们说这个问题很难,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但是我们离举办奥运会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所以我们不希望到奥运会举办的时候,我们北京的街头还晃来晃去那些榜眼,我们不希望北京市出租车司机摇下窗户往下吐痰,我们也不希望我们那么漂亮的奥运场馆到处是手机的此起彼伏的铃声,甚至是我们的叫骂声,甚至当别的国家国旗升起来的时候我们起不起立等等,这些都是问题,所以我们这些年一直在提升市民的文明礼仪素养,我们从礼仪文明,秩序文明,环境文明,赛场文明,服务文明等等很多方面都在致力于做这方面的努力,而且刚才金教授也介绍了,这方面我们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想2008年奥运会举办的时候,我们北京市民将会以更好的文明形象展现在世界面前。
  主持人:这里请两位点评一下我们奥运会的会徽。
  郑小九:金教授有一篇著名的文章在光明日报上发表。
  金元浦:我觉得奥运会徽实际上它的最大的好处就是中国特色,我用了一个词叫东方神韵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你说好像它是一个运动员在奔跑,好像它是一个中国的字,好像舞着红绸的孩子欢迎你,好像是京字,也好像是一个文字,它的意义非常多,中国传统文化中首先是印,印有五千年的历史,印字很重要一条,它就是手握杖,过去你要出征了,我授予你权利,给了你责任,这是非常重的一种行为,后来变成官印,变成职位的象征,最后变成艺术的一种东西。孝心印非常深刻地代表了中华文化,我们现在把20几届奥运会的会徽拿出来,中华文化的鲜明特色一下子通过我们这个会徽就展示出来了,这是第一个,就是中华文化的特点非常明显,它是红色的,从孝心印的本身来讲,本身它就是用的叫本色,本色就是红,红又契合了我们中国这种热烈、开放,和红色中国的气氛。它从选字上来讲选的是一个京字,实际上又可以看成一个文字,因为不是一个纯粹的京,尤其在下这一笔,最后这一笔弯过来这一笔,下面又有一点点实际上用的是龙字的最下边这一个角,龙尾的这个角,所以它看起来很简单,其实寓意还蛮深刻的。京代表了北京,有三千年建城史的这么一个北京,当然让人家知道这个字是这么写的,同时我看也确实非常明显,也能看出它是一个文化的文字,代表着文化的底蕴,同时它有象形的意义。非常有意思下面那个部分也很有意思,下面的2008北京,2008是一个阿拉伯数字,北京是英文拼音,都是它了,中国的这个字实际上它是英文,因为是要给世界看的,是英文,是拼音,而且这两个是用什么写的?用毛笔写的,又是用了汉字竹简的方式,所以我觉得加上五环,非常完美的一个图象,同时包含了很深刻的含义。
  郑小九:金教授刚才已经详细介绍了这个会徽的文化内涵,我觉得总的来讲,这个会徽是我们奥林匹克文化和我们中国文化结合的一个典范之作,我总是把我们这个会徽简单地称为叫人文北京,就是金教授刚才讲的,既是一个人体动感十足的人体,又是一个文化的文字,又是一个北京的京字,就是人文北京,所以我觉得这个会徽非常生动深刻表现出了我们人文奥运这样一个理念。而且我看到这个人是一个动感十足的人,符合奥林匹克运动的形象,而且也符合中国快速发展崛起的形象,而且也是伸开双臂迎接海内外宾朋的形象,所以表现了中国人开放、友善、崛起、发展的形象,所以我觉得是很成功的设计。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