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课未必灵丹妙药!

作者:于立生  时间:2007/12/11 13:42:02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757
  “感恩教育应该成为一门课程。”8日,由中央教科所和重庆市教委联合主办,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究论坛在重庆开幕。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毕诚在主题报告中提出,我们不时看到一些关于学生缺乏感恩的行为,对素未谋面的个人或集体机构给予的帮助,有些学生往往没有意识到感谢,尤其是一些贫困生申请助学贷款,只知道拿钱而不知还贷,给学校工作造成了很大损失……这些都反映了学校在感恩教育上的缺失。“……学校应该将感恩教育开设一门课程。”(据12月9日《重庆商报》报道) 
  看似缺什么,就给补什么,指学生缺乏感恩精神,就开设感恩教育课程,如此无限琐微下去,在我以为,则不免令人有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感觉。 
  即以大学生而论,果真就一定那么的缺乏感恩精神吗?我就不大相信。古语有云“知恩不报非君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大学生们会不知道?大学生也是具有独立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了,就真有那么的不堪,那么的不会做人? 
  记得我念书时,学校开设的关涉做人的课程,就有《哲学原理》,有《毛泽东思想》,有《邓小平理论》、有《人生哲学》;现在一些人文学者如夏中义先生编定的大学语文,主张“大语文”,推重人文教育,说白了,也就是教做人……凡此种种,还不够?如果这些都不够,再新添个“感恩教育”课程,又岂非鸡肋,还能奢望起到多大作用? 
  即以毕诚教授所提到的贫困生欠贷问题论,所牵涉面,即广矣,又岂一个欠开感恩教育课所能了得?——教育费用高启,经年难下;民生维艰,贫困生比例高扬,资料表明:目前全国重点院校的贫困生比例超过了20%,北大也达到了20.4%,农、林、师范类及西部欠发达地区高校贫困生比例更是高达35%以上;……即便毕业了,工作也是难找,不无“毕业即失业”的;而找到了呢,又多薪水极有限,物价在上升,薪水却难涨;医疗费用高,生病生不起;房价高,莫说买房,租房每月就是一笔相对较大的开支……自顾尚且不暇;顾也只顾得了今天,顾不了明天;自或也一时难顾昨天。相信恶意欠贷者,不免也是有的;但人心都是肉长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更大多数人,怕还是非不还也,而实暂无能力——以致拖欠着的吧?——如果生存现实得不到改善,民生矛盾得不了缓解,并非综合治理;而单指望开个“感恩教育”课程——孤军深入,上层建筑无经济基础所可依附,又能起到多大效果呢?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我想古人,说的直白,而朴素。 

文章评论

共有 2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

  • 春风雨 于12-13 18:17发表评论: 第2楼
  • 你一定是一个不肖子孙!你的看法并非什么高论,而是谬论.感恩教育不但要大张旗鼓的开展,还要讲实效.学生不知感恩,对社会对学校对家庭都是不利的.如果我们人人学会感恩,我们的社会一定是一个美好的
  • chengang110778 于12-13 12:03发表评论: 第1楼
  • 如果把“教育”仅仅局限于课堂教育或是仅仅通过课程开展教育,那么 。。。。
    感恩教育是一剂中药,只有把多中草药搭配在一起,经过长期的调理,才能治标又治本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