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你是老去的孩子

作者:佚名  时间:2008/1/5 18:07:22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1260
  你是老去的孩子,这我一直相信。
  我相信青衫鹤髯的你有着永远澄澈的眼神,你不知道飞与不飞哪一种才是幸福,但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在诗词文那看似纯洁美好的国度里飞翔,所以你真的是个孩子;你飞了你不幸福了然而你坚持了,所以你是个孩子但老去了。千百年后我用懵懂怯怯地触摸你的澄澈,你的目光刹那间明亮起来刺透我眼里不忍落下的泪滴,我眼里有了泪是因老去的你而感动,泪不忍落下是因为你是个孩子,在孩子面前,我要微笑。
  一  孩子身后  多少切齿多少莞尔一笑
  你是个孩子所以你应该率性。饱蘸浓墨,一笔挥洒北宋半世繁华,那是你的性情,是你的锋芒。饱满的侧锋撇出你最纯粹的心思,透过文字我清楚地看到一个个大恸的你,可爱的你,狂醉的你:《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里的你写诗逗好友“失笑喷饭满案”,好友去世已久你仍“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读至此,有泪悄然承睫而欲下,为好友,更为率性真挚的你;与佛印调侃不断的你一句“向阳门第春常在,积善人家庆(磬)有余(鱼)”便逼得佛印将藏好的煎鱼双手奉上; “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的你独坐月下,记得吗,“酒斟时,须满十分,且陶陶,乐尽天真”。这就是你,眼里既有云淡风轻的沉静,又有惊涛骇浪的热情,更有清澈见底的纯洁和孩子独有的狡黠的幽默。
  你最   的,自然是一个“直”字。可亭中独酌,可月下放歌,可诙谐风趣,可针砭时弊,如此种种,只关乎情,无关避讳,舆论,或其他。遇有不惬意,直言其“如蝇在食,吐之方快”无妨,若厌恶某诗人诗作更毫不避讳:“正是东京学究饮私酒,食瘴死牛肉,醉饱后所发者也。”听你一言,要有多少人拍案而赞才子傲气,更要有多少人拍案而怒骂?!有人微笑默叹,以为“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可更多人在编织着有朝一日束缚你的天罗地网啊!你一直一笑置之,你不恨,更不信他人恨你。但你可真是个孩子,一个豪迈不拘小节的大孩子。你不知道《湖州谢上表》一句“知其生不逢时,难以追陪新进;查其老不生事,或可牧养小民”让李定、何正臣、舒亶等等怀着怎样的狂喜点燃了“乌台诗案”的导火索。你可能更不知道自此多少经典被诬陷为讽刺皇帝、蓄意谋反。你“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一句,本是自责没有把法律一类的书读通,所以无法帮助皇帝成为像尧、舜那样的圣人,却被说成是讽刺皇帝没能以法律教导、监督官吏;而歌咏桧树的两句“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蜇龙知”,则被指称为影射皇帝——“皇上如飞龙在天,苏轼却要向九泉之下寻蜇龙,不臣之心,莫过于此!”一路押解,我模糊的眼前似乎有你青衫芒鞋,蹒跚而去的背影;有你几次想一跃而入来逃避囹圄的滚滚江河;更有湖州百姓一路相送一路泪。你这个一直率性到老去的孩子,那颗朴拙的童心,究竟要受伤几次。
  二   踽踽足迹  几时老去几时遍体创痍
  “闻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我想象得到你满腔的悲怆,文字里你的眼神一日日地坚定了,不再只有纯粹得尖锐的童真。你的灵台依然高洁一片空旷,所以你听不到寂寞的回音它们弥漫到千年以后震撼着我敏感的神经末梢。拘禁百日,遗诗二首,隔壁官员“遥怜北户吴兴守,诟辱通宵不忍闻”评论一句,而后你遍踏九州览尽荒凉,寂寞沙洲没有温度拣尽寒枝无处栖居以消磨痛苦。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渔樵杂处,被醉人推骂,这一切一切曾成为他的一道伤口,会一边鲜血淋漓一边用怀念回望。在早被遗忘的空气里,孩子在磨难中渐渐老去,可童心未老,清韵未老,你的笑未老,何以为证?不可胜数焉!
  “黄州好猪肉,价钱等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你活在永存的满足与快乐中,眼前见天下无一苦难。黄州惠州儋州常州你享受着每一刻时光,每一刻时光都坎坷与艰难,但你却发现了它们所独有的充实与美好。你用出世的视角挥毫泼墨,却用入世的角度做着每一件政事:灭蝗救灾,抗洪筑堤,政绩卓著。甚至在贬到惠州后,你还捐助修桥二座,这个时候我看到了一个更加高大的你,然而你拂袖而去,一手搭上老友佛印的肩膀,一手倾力撑桨泛舟瘦西湖之上,再信手拈来一对“狗啃和尚骨,水流东坡尸”,我终是摆脱不了像文与可一样“喷饭满案”的命运,我想,你依然是可爱的,也许你已经老去了,但你还是孩子,老去的孩子,达观的,满足的,人生处处不幸福却心中处处有幸福的孩子。
  三   随他老去   但留潇洒但留一地清尘
  一句句背你的诗词文,一次次被你毫无原由地感动。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我想我有理由相信你已“羽化而登仙”,只是实在狂醉,不仅揉碎了白云,还连自己也掉下了人间来。否则,要怎么解释你的旷世之才,你的纯洁无瑕,你的率真性情,还有你的老去与你的年轻。
  或者,你原本便是清夜月下所投下的一地清尘,看透了世态却还是化成了你,告别曾经的自己,只为让文学艺术史上瞬间遍地芳华。
  再或者,你预见了千百年后人心浮得写不出字来,于是你的目光澄澈地流淌在坚实而冰冷的土地上,等待我们感动的泪滴,感动于某种在童年就失去的东西。
  无论怎样,你是老去的孩子,你感动了我,这我永远都相信。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