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趣横生的数字诗词联曲文

作者:湖北郧西三中 余修清  时间:2008/1/23 17:33:13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1748
  数字,向来是枯燥、单调的,可一经文人墨客润色,就变得意趣盎然,成为朗朗上口、蕴含深刻的篇章,令人回味无穷。试举几例以飨读者。
  一、描景绘色的数字诗
  西汉时,蜀中才子司马相如与卓文君星夜私奔,遂成夫妻。司马相如赴长安谋职,一去五年,杳无音信。司马相如做官后,自觉身价百倍,便起了休妻之念,他差人给卓文君送去一封家书,只有寥寥数语:“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卓文君一下子明白了丈夫爱情到头、恩断情绝的遗弃之意。于是不假思索,挥毫疾书写了下面的数字诗:“一别之后,二地相思,只说三、四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不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万语千言说不完,百般无聊,十倚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焚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榴花红似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色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忽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卓文君的这首数字诗,把一至万13个数字先从小到大,再从大到小反复嵌入,写得哀怨凄婉,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意中人又爱又恨的复杂情感,历代为人们所传诵,成为爱情诗中的经典!据说司马相如阅信后,悔恨不已,深为卓文君的聪明才智和纯真爱情所感动,亲迎卓文君到长安。并从此杜绝犬马声色,兢兢业业做学问,终成一代辞赋大家。
  宋朝理学家邵康节有一首很出名的启蒙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诗人在二十字的诗中,巧妙运用了十个数字,描绘出了一幅旅途风光,展示了一幅朴实自然的乡村风俗画。
    清代诗人陈沆也写过一首以《题秋江独钓图》为题的“一”字诗: “一帆一桨一扁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俯一仰一场笑,一江明月一江秋。”这首诗用了10个“一”字,用得错落有致,别具一格。每个“一”字都在写人状物,颇有诗情画意。
  二、抒愁发怨的数字词
      相传宋代女诗人朱淑贞,在她丈夫变心后曾巧制了一首《断肠谜》:下楼来,金钱卜落;问苍天,人在何方;恨王孙,一直去了;詈冤家,言去难留;悔当初,吾错失口;有上交,无下交;皂白何须问;分开不用刀;从今莫把仇人靠;千里相思一撇消。
  这着词每一句都是一个字谜,连起来就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三、奇妙精巧的数字联
  宋代吕蒙正对剥削制度造成的贫穷现象十分愤慨,每到春节,他就用对联来抒发自己胸中的不平。有一年,他独出心裁的创作了一副由数字组成的春联:上联:二三四五;下联:六七八九;横批:南北
  这副对联缺“一”和“十”两个数字,横批则少“东西”两字。用谐音读出来,就是缺“一(衣)”少“十(食)”无“东西”。巧用数字,说明了当时社会黑暗,人们缺衣少食的现状,表达了对封建统治者的不满和愤懑。
  四、少见奇特的数字曲
     元代有一首“一”字曲:一年老一年,一日没一日,一秋又一秋,一辈催一辈,一聚一离别,一喜一伤别。一榻一身卧,一生一梦里。寻一颗相识,他一会,咱一会,都一般相知,吹一回,唱一回。这首曲一共用了22个“一”字,写法可谓少见奇特。
  五、言简意丰的数字文
  一个字的社论
  美国《明星时报》发表了一篇题为《约翰逊认输》的社论,全文只有一个字:“妙。”只用一字,境界全出。
  三个字的小说
  某报刊曾发表过一篇超级微型小说,题目叫《第一篇稿件寄出之后》,全文只有三个字:“等待着……”此文余味无穷,给人印象深刻。
  四个字的广告
  台湾一则矿泉水广告只有四个字:“口服”,“心服”。一个成语稍加变动,妙趣横生,情理交融。
  六个字的杂文
  1946年6月,蒋介石派出特务殴打上海反内战的请愿代表,杂文部拾风义愤填膺地写下了毕生最短的六字杂文:今日无话可说!寥寥数字,却蕴藏着火山爆发般的无穷力量。
  十二个字的故事
  英国伊丽莎白一世时,某大学中文系举办了一次短故事竞赛活动,要求内容涉及宗教、皇室、性、神秘。
  一个学生挥笔而就:“我的上帝,女王怀孕了,谁干的?”没有情节,却是故事;没有人物,胜似小说,真是奇文!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