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6340字。
高中语文读本第一册诗词复习资料
《北陂杏花》 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身影妖娆各占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8.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首句点出北陂杏花不同于他处杏花的环境特点,“春水绕”三字是全诗的关键,后边的诗句便全从这三字来生出。
B. 第二句描绘临水杏花的姿态:花傍水生,朵朵妖娆;影投水面,摇曳多姿。岸上花,水中影,相互映衬,都占有明媚的春光,美艳动人。
C. 第三句中的“雪”字,形象精妙,不仅写出杏花的颜色,而且给人以明亮、高洁的感受。杏花志洁行芳,品格不俗,花格就是诗人的人格。在这里,情与物化,花我为一。
D. 第四句“碾成尘”与“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有异曲同工之妙,表现了诗人宁愿被“碾成尘”,也要保持高尚节操的品德。
9.这首诗的最后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表现了北陂杏花的品格。下列诗句的写法和所咏花的品格与此相似的一句是
A.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B.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C.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D.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答案略
1.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北陂杏花 (宋)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注: ①陂(bēi),池。这里指的是池边或池中小洲。 ②这首诗系王安石晚年所作。诗人原先积极推行新法,晚年被迫闲居江宁,眼看着自己亲手制定的新法被一一废止。
(1)诗的首句怎样写出杏花的可爱? (2)三、四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北陂杏花 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注]王安石积极推行新法,后又被迫闲居江宁。此诗写于他的晚年。
(1) 你认为“一陂春水绕花身”中的“绕”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2分) 答:
(2) 前人评价这首诗时说:“安石遗情世外,其悲壮即寓闲淡之中。”这种悲壮之情在诗中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1)首句通过一个“绕”字,写出了春水爱花、惜花、护花、恋花的情景,侧面写出了杏花的可爱。(2分) (点出“绕”字,1分;分析到“侧面表现杏花的可爱”,1分;大意对即可)
(2)诗人以水边的杏花自况,纵然被春风吹落水上,仍保持着纯洁,远胜于路边的杏花,在车水马龙中被碾碎,化为污浊的尘土。流露出悲壮的情感,表现出坚持自己的理想情操,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4分) (点出悲壮的情感和坚持理想情操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2分;能作简要分析,2分;大意对即可)
4.(1)(2分)好。一个“绕”字,使春水富有动感、充满生机,表现了(或赋予)春水爱花惜花的情致。(认为好,其回答与之语意相近即可;如果认为不好,只要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2)(4分)在诗中诗人用“作雪”和“成尘”作喻,形成对比,(2分)再以“纵被”和“绝胜”强调了宁愿为理想献身也不愿同流合污的悲壮感情。(2分)(回答与之语意相近即可)
16.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