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百日冲刺:单科精英谈备考
作者:不详 时间:2008/3/11 6:31:44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624
李斌 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高考语文成绩132分
在理科班中,同学们往往注重数理化的学习而忽视了对语文的学习。而毕业于天津一中的李斌提醒大家,在高考中语文也是重头戏,不可马虎大意。在去年的高考语文考试中,李斌得到了132分的高分。如今已经在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学习的李斌说,自己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最主要得益于在考前找到了一个适合自己的系统应对考试的复习方法。
针对语文考试卷及复习,李斌列出了三大块主要内容:基础知识,阅读与作文。
首先是基础知识部分。李斌说,平时上课一定要认真听,有条理地记笔记。在高考复习阶段,老师肯定会将基础知识分块复习,这些复习内容是非常重要的,一定不能忽视。同时,要在此基础之上多做一些课外题,像字词这些需要记忆的东西应该有一个专门的本子进行总结,在课间或其他时间反复看,这样就能记得很牢,而且由于日积月累,自己基础知识的准备面很广,考试时也就会得心应手。
对于阅读,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有目的性阅读,有目的性的阅读在于有效利用时间,节省考试时的宝贵时间。拿到文章首先看题目,带着问题再做阅读,这样阅读便有了针对性。另外应提高阅读量,多做一些阅读习题。语文考试时,语感很重要,多读多看对于语感的提高有很大帮助。做过一些阅读之后就会发现,题目的答案大多出自于文章中,所以一定要针对问题,仔细理解文章的相关部分,总结概括出大意、作者意图等,之后再回答相应的问题,至少可以保证你的答案是在标准答案的大框架之内,不至于有很严重的失分。
作文要有一定的基础。没有基础的同学应试着多写文章,老师布置的作文要认真对待。平时尽量多看一点高考满分高分作文,看看作文中应用了哪些技巧,都是什么风格的文章,哪样的文章最能博得老师的青睐,尽快确立一种最适合自己现在水平的风格,并在接下来的几次考试中尝试着应用。在高考前应做到熟练,形成自己的风格,这样就可以在最后的考试中取得不俗的成绩。
李斌说,从某种意义上讲,掌握方法比掌握知识更重要:有了好方法,加上勤奋,就一定能有很大的进步。高三最后一个学期,对学习语文具有很大的意义,把握好了,可以使语文成绩大幅提高。不过,没有一种方法对谁都管用,要学好语文,必须得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数学复习:百天分两步走
王冰 南开大学博物馆专业04级高考数学成绩126分
当高考倒计时牌还剩下“100”的时候,手里依然还拿着不甚理想的数学成绩,很多同学会问:“还来得及吗?”对此,南大博物馆专业的王冰说:“还来得及!只要你愿意!”
根据自己去年的复习经验,王冰建议同学们把最后一百天,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为“夯实基础”,后一部分为“冲向目标“,两部分的时间长短,由同学们的基础知识扎实的程度来决定。基础较好的同学可适当缩短第一部分时间,基础稍差的同学可适当延长。
夯实基础阶段的工作有两个:一是再次熟悉公式、定理、常见简易算法等;二是查漏补缺,比照自己反复错的题型、总也弄不清楚的内容,进行重点突破、反复练习,建议大家在这个时候多练一些模拟试题。需要提醒同学们的是,这次对基础知识的梳理极有可能是同学们在考前最后一遍的识记过程,希望能够引起同学们足够的重视。
冲向目标阶段的内容相对比较多。有了比较扎实的基础,见过了足够多的模拟题,在后一段复习过程中,王冰建议大家以练习真题为主。推荐大家以下十套真题:天津市自主命题的两套试卷、近五年全国卷、近三年北京卷。在做题时,王冰希望同学们能够以高考的时间长度和要求来要求自己,而做题后的核对过程较之做题本身更为重要。《五年高考•三年模拟》(以下简称《五•三》)这本书同学们应该都有。建议大家最好能够用《五•三》的答案来核对自己的试卷,并严格按照得分标准给自打个分数。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改正错误,这一点不用多说;清楚在高考判卷过程中,什么样的题型,答案与过程要写到什么程度才有分可拿,这一点更加重要。王冰说,在去年高考中,周围很多同学就因为在大题中跳了步骤,而丢了分数,非常可惜。所以一定要重视过程。
英语熟能生巧
刘正臣 上海交通大学,高考英语成绩134分
高考是许多人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如何理性地对待这一挑战是打赢这场攻坚战的关键。作为一个过来人,刘正臣认为,高考前的一百天是重要的复习时间,特别是针对英语学科,应抓紧时间查漏补缺。
先从阅读题说起,英语阅读,首先要把握一个原则:阅读一定不要过分加入自己的主观思维。做阅读题时,可以加入适当合理的联想,但大多数情况下,要在原文中找到相关的词句再做出判断。有的同学觉得自己词汇量不大,会影响对阅读题的理解。不过在刘正臣看来,加大词汇量固然非常有必要,可以利用最后的一百天集中记一些常见的单词。但在高考阅读中,没有必要死抠词汇,非要把每一个单词都弄明白。只要不影响对文章的整体理解,有几个生词不认识也没有关系。所以,绝不该让词汇成为一种心理障碍!只要整体理解了文章的内容,阅读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最后说一下有关听力的复习。在最后一百天中,刘正臣建议同学们坚持多听,这样才会在潜移默化中领悟思路。一旦领悟之后,同学们就可以将听力按其内容或问题分成几个大类处理,做题对号入座地整理思路。对大多数同学来说,能完全听懂并且马上做出反应是件困难的事,其实只要注意语段中的关键词,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刘正臣说,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的学习,必然要求同学们狠下工夫,无论阅读、完型、作文还是听力,都出不了熟能生巧的范畴。即使有捷径可言,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发现的。
文综复习:复习资料取精勿杂
王敬宇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毕业于天津津华中学,文科综合263分
进入2月下旬,高考倒计时进入100天,而这一百天是高考胜败的关键。随着第一轮复习的结束,很多同学对于文科综合考试的考试内容和难度有了一定的了解。如何把握好最关键的100天,南开大学社会学2005级学生王敬宇认为剩下的时间在于调好状态,信心百倍地迎接考试。
对于综合了历史、政治和地理的文科综合而言,经过了第一轮全面的复习,第二轮和第三轮复习重点在于巩固,主要的复习资料一定要精而不能杂。选择一本参考书有重点地复习,主要复习接题的套路。如选择题的排除法、代入法,问答题的分部回答法等。问答题又称主观题,问答题答得好坏,是文综考试能否取得高分的关键。一定要多揣摸参考书和模拟试卷、真题中问答题的答题模式,总结出适合自己的答题方法。
这时,课本不再是复习重点,但也不能丢掉课本。课本应该作为辅助参考书出现,尤其是模拟题中答错的部分,一定要对照课本找出错误点。同时,第一轮复习用过的资料,尤其是做过的模拟题也是这一百天中非常有用的复习资料。以往的笔记、试卷错题等在可能的条件下都要温习一遍。
有些同学考虑是否应该对文科综合中较弱的科目进行“猛补”,王敬宇认为这不是上乘的策略,而应在全面复习和保持优势科目的基础上进行有重点地突出,千万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因为历史、政治和地理与理科科目不同,很多细节在于记忆,如果一段时间不复习,就有可能丢掉本已熟识的知识点。
复习是一个全面循序渐进的过程,到了冲刺阶段,除了全面查漏补缺,保持良好的心态也尤为重要。虽然看着大部头的历史、政治和地理,心中却不能慌乱,要尽量保持平静,应该相信自己有能力在考场中发挥好每一分钟。
尤其是要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不能熬夜进行复习,否则适得其反。只有足够的睡眠和休息才能保证第二天精力充沛地复习。不少同学是典型的夜猫子,夜里复习尤其是凌晨复习的效果非常好,这时应该有意识地进行作息时间上的调整,把生物钟调成正常状态,保证自己在早上9点到11点,下午2点半到5点精力最为充沛。同时,复习中各科目结合,文理结合,劳逸结合。
送给考生的六句话
一、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先有成功的信念,才有成功的行动,继之成功的结果。墨子说过:志不强者智不强。最后100天,无论你还有多少备考缺陷,都要坚信自己挑战困难的能力,态度决定一切。
二、把所有的鸡蛋放到一个筐里
全身心投入,别考虑后路。高考是当前唯一的目标,让素质教育先靠边站,让所有的爱好、担忧、杂念都暂时靠边站。多得分、得高分是现在唯一的追求。大战在即,只能想成功,不能想失败。
三、人生如一杯茶,不能苦一辈子,但总要苦一阵子
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则是巨大的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困难是我们的恩人,只有困难才能帮助我们打败我们的竞争对手。穿过风雨,阳光才会格外灿烂。面对高考的重重险阻,要有主动去征服它的勇气而不是被动地摆出受难者的姿态等待怜悯。
四、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着
心无旁骛才能走得更远。天才人物往往在许多方面显得极其无能,但却能极其专注地把能量聚焦在一个点上。小偷的成功不在于他有多高的偷窃技术,而在于他天天惦记着目标,天天琢磨着如何踩点、如何设计下手方案、如何针对性地练习作案技巧。世界上任何事就怕你天天惦记着;再难的事经不住你长时间的琢磨。
五、谎话重复一千遍就成为真理
如果说谎话重复一千遍竟能成为真理,那么真话最多重复100遍就会在你头脑中生根发芽。克服学习障碍――特别是知识记忆困难的障碍――关键在于重复。遇到学习障碍和难点千万不能急,也不可硬耗功夫,只求每遍混个脸熟,重复多学几遍你和那些知识点就是老朋友了。
六、脸皮厚,吃个够,脸皮薄,吃不着
要不耻上问。有了问题不能积累,得多请教老师和学习好的同学,也许他们一句话的启发,就能省你几天时间。别怕他们笑话你的问题幼稚无知,只要是有利于高考得分的事就值得去做。脸皮厚,吃个够,脸皮薄,吃不着。这可是你们小时候就积累的生活经验。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