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是一个和谐教育——刘雪荣、陈鼎常解读“黄冈教育现象”

作者:佚名  时间:2008/3/18 6:50:47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1287
 
  【陈鼎常】:刚才刘市长回答了主持人的问题。黄冈穷不穷,是穷,但是穷则思变,市委市政府,包括我们市长的支持下,财力非常有限的情况下,拿出大量的财力支持教育。工人、农民也是思变,学校也是思变,主要是有这么一个好的环境。有一句话我们市里叫的比较响,“扶贫不如扶智”这是我们改变黄冈基础面貌的根本途径,就是一个是人文环境,刚才我说一个好的传统。苏轼在黄冈时候,也就是在我们学校,他曾经说过厚积薄发,就是学校不仅广博,而且要取其精要。 
  [主持人]:原来厚积薄发这个词是在黄冈中学产生的。 
  【陈鼎常】:是苏轼说的。不仅要取得知识。我们那有一个好的人文环境,包括我们老师,严谨治学、严以律已。 
  第二人性化的管理。我们学校提出来,要有比较,但是不盲目攀比,要有紧迫感,但不浮躁。这是针对一些市风的一个非常有针对性的提法。 
  第三,有一种人梯精神,我们黄冈中学这100多年来生生不息、不断传承着这种规律办好两个比赛,第一,大家齐心协力做好教育这篇文章,再一个是接力赛,一代又一代的人把接力棒传下去,使我们学校有了现在的面貌。  
  [主持人]:刚才刘市长和陈校长说得特别好。特别是刘市长说到,人文精神和传统非常重要。陈校长的三个人,人文精神、人性管理、人的精神。 
  【陈鼎常】:这三个人合起来就是一个众,就是众人拾柴火焰高。 
  教育是最重要的民生
  [主持人]:三个人汇成的“众”字,是黄冈中学的独家武器。 
  刚才您说到黄冈的一个很好的传统,所以给黄冈中学以及黄冈的教育一直传下来。黄冈教育有没有给黄冈市带来什么?
  【刘雪荣】:教育是最重要的民生,改善民生应该首先是要抓教育。所以教育对于黄冈的经济社会发展我们认为是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觉得首先是培养人才、输送人才。源源不断地为国家输送了一大批高技能人才。改革开放以来,黄冈为国家输送的大学生是33万人,输送的职业技术学生45万人,这些学生为黄冈、为我们整个国家的人才培养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第二,黄冈的学校很多,规模也很大,黄冈教育占我们整个人口的比例也很大。确实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讲,拉动了投资、拉动了消费,对我们黄冈的经济发展也是一种拉动作用。 
  第三,提高了黄冈的知名度。我们现在到哪个地方就去,说是哪里人,我们说是黄冈的,他们都说,黄冈中学我们知道,所以我觉得对提高黄冈的知名度,来进一步推动我们的发展是起了非常好的作用。  
  [主持人]:当我们形容一个城市的时候,比如我们说这个城市的教育很棒、学生很厉害,我想这种精神会比形容一个城市的经济条件很好更胜一筹,前者比后者在未来是更有竞争力的。  
  [主持人]:网友黄晨灏问:有人说强迫学生参加学习是中国教育的悲哀,它掠夺了孩子们自己的求知欲望,请问嘉宾对此有何评论? 
  【陈鼎常】:我们没有强迫学生学习,而且强迫学生学习效果也不会很好。我们是引导。爱因斯坦曾经有一句名言,唤起学生的求学之路,是为师至高的秘方。如果我们有什么秘密的话,不是那几套题的问题,也不是课教的怎么好的问题,而是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主持人]:怎么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陈鼎常】:一个是观念更新,我们不是按照一个模式培养学生。我们学校的课外活动种类繁多,我举一个例子,黄冈中学的学生能够在亚运会上夺得金牌,这就不是我们按照一个模式培养出来的,也可能这个学生去参加考试,成绩不是十分的优秀,但是他在某一个方面有特长,我们就发展他的特长。 
  第二,我们不认为听话的学生就是一个好学生。我觉得学生还是应该有一点豪气,这样才能干一番事业,对学生我们不提倡,不要求,不应该横挑鼻子竖挑眼,把他们的棱角磨平,锐气消净了,这是我们一个观念的更新。 
  再一个方法的创新。我们不强迫,而学生爱学习是什么原因?方法的创新。所以就要在教学的直观性,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够把一层一层把他抽离出来,让学生非常形象,生动的感受,这是一个“性”。就是直观性。 
  第二个“性”就是探索性,我们不提倡急风暴雨的办法,而提倡和风细雨的滋润,这样就能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他不是被迫的、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主动的和老师配合来学习知识。 
  第三就是特异性。尽管我们在一些原则的问题上都是相同的,但是它的方法、风格可以不同,教学有法,法无定法,我们就是通过三“性”的改造,加上观念的更新,唤起学生的求知欲。  
  【刘雪荣】:我小孩就是黄冈中学毕业的。晚上有时候接孩子,也去过黄冈中学。 
  [主持人]:如果把您的市长身份排除掉,您作为黄冈中学的学生家长给我们谈谈您对孩子在黄冈中学受教育的感受?  
  【刘雪荣】:他告诉我的感受,就是到黄冈中学以后,不像原来传说的那么紧张,那么拼命,而是很轻松,他们课间都到操场上跑步,课间放了非常好的音乐,我有一次去,听到非常美妙的音乐,让学生得到休息。他说课间的时候,同学们非常活跃,在教室里面,在走廊里面,有说有笑,是一种非常轻松的感觉和氛围。但是老师的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启发意义。只要把课堂上的课上好,把相应的作业做完,收获就非常大。这是他跟我谈的一些观点。 
  [主持人]:这是孩子真实的感受。 
  【刘雪荣】:因为他是从其他学校转过来的,他有对比,他有一个切身的感受,他觉得并不像原来所说的那样。  
  [主持人]:我相信刘市长这番话特别有说服力,因为他是站在一个家长的角度对黄冈中学的真实感受。 
  [主持人]:网友绑架真理问:黄冈中学能否保证教师8个小时工作制,有没有大量存在侵犯教师休息权的现象出现? 
  【陈鼎常】:这个事情,我们一方面要保证办公的时间,但是我们这种办公是弹性的,从来没有把教师固定在办公室里办公,这种弹性的工作恰好符合教师的特点,也能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调动他们主人翁的责任感。 
  [主持人]:网友老Q插队在苏州说:听了二位的讲述,觉得很敬佩。如果让二位到北京来抓教育,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一起抓,把北京的分数线提高。这是他的一个建议。 
  【陈鼎常】:我们还是不是把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一起抓,我们就是抓素质教育。旗帜鲜明地抓素质教育,大张旗鼓地抓素质教育。用学生的高素质,提高他的成绩,包括提高他的能力,包括为他以后的继续发展打基础。 
  [主持人]:抓素质教育的时候,也就同时把学生在考试时候的分数相应地提高。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
  [主持人]:网友黄晨灏问:有人说,中学教育是义务教育,大学教育是非义务教育,这也就是说中学教育同大学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不知道二位是否同意这个观点? 
  【刘雪荣】:肯定是有直接的关系。中学教育是打基础的,再到大学里面去接受教育。如果基础没有打好,大学里面就不能够更好地发展。人的素质要提高,一个衡量的指标就是受教育的年限。受教育的年限越多,说明受教育的程度越高。我们把中学办好,把学生送到大学里面去,给他创造了一个平台,创造了一个条件,可以拉长这个受教育的年限。 
  【陈鼎常】:刚才刘市长讲的是一个方面。我补充不同的一方面,中学教育是义务教育,要区分开。中学的初中包括小学的六年是九年义务教育,高中在我们国家现阶段不算是义务教育。 
  [主持人]:通过刚才刘市长和陈校长的解读,我们感到,包括媒体,包括其他省市的学生和老师,其实是对黄冈中学有误解的,黄冈中学在课间休息,也会放出流行歌曲和学生一起分享,学生们也有非常丰富的业余文化生活,是一个素质教育非常好的实践基地。   我们知道,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它的瓶颈期,到达一定高度,接下来的路怎么走,大家十分关注。现在黄冈市打出教育牌,以后的路会怎么样,担心不担心会走下坡路?
  【刘雪荣】:我们还是有这种忧患意识的。黄冈教育办得不错,但是如果我们的路子走得不对,或者我们不努力,很有可能就会走下坡路。我觉得我们首先还是应该按照中央提出的要求,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促进教育的和谐发展。这是我们教育上总的指导方针,要按照这个去做。 
  具体到黄冈,我们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打造黄冈教育品牌,这就好比我们一个企业做产品,应该要有品牌意识。把它做成品牌以后,这个企业才能做大做强,才能更好地发展。黄冈的名气很大,但是作为一个品牌来讲,应该说它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我觉得我们后期要把这个做好。去年年底,我们做了一个活动叫“全国基础教育•黄冈论坛”,这个活动是中央教科所和省教育厅联合主办的,由我们黄冈市政府承办的活动,邀请了全国五六百个嘉宾,包括大学的校长,包括全国著名中小学的校长、教育专家方方面面的人士聚集到黄冈,共同研究基础教育发展问题,我们觉得收获很大,我们取得了很多的成果。大家在很多的层面达成了一些共识,拉开我们打造黄冈教育品牌的序幕。 
  第二我们要做品牌。黄冈教育品牌是一个大的品牌,这个品牌需要我们的各个零部件必须是品牌。包括我们“品牌学校”、“品牌教师”、“品牌校长”、“品牌教学团队”。我觉得这都是我们下一步要做的工作。 
  还有,怎么样把我们的教育做大做强,形成规模效应,促进教育的协调发展,我觉得后期也是我们要做的事情。 
  品牌的问题,校长应该有很多很多的体会。这里就是一个品牌。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