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模家长会我是这样开的

作者:佚名  时间:2008/5/5 20:31:12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3920
  一模考试南京市采用网上阅卷,各项数据都已出来,学校召集家长来校开会。家长首先到阶梯教室开会,由年级组长通报南京市一模考试情况及我校学生一模选修课过关率、语数外三门不同分数段人数等等情况。在阶梯教室开会结束后,正好学生下午四节课下,家长来到班级开家长会。
  我班家长会多数情况是学生和家长及任课老师一起参加,这次也不例外。我让学生中午到备用教室搬来供家长和任课教师坐的椅子,下午四节课刚下,就把学生的桌椅往教室中间拉,这样把家长做的椅子整齐地摆放在教室四周。
  每次家长会根据内容决定形式,有学生主持召开,也有我本人主持的。有时主要由学生上台讲话,例如开学初的学生自我介绍,也有时任课教师讲话多点,例如上学期月考总结会,各位任课教师通报学生学习情况又介绍了本学科学习要求。每次分层召开的家长会,由于每个层次家长数不超过十人,我会给每位家长发言的机会,可以谈教子经验,也可谈与孩子交流遇到的问题等等。这次家长会我针对我班学生特点,计划开成鼓足干劲的会议,因此我安排了这些内容。
  首先由班长主持,全体同学起立,唱班歌。这学期用的班歌是我班同学创作的,我认为写得不错,上次百日宣誓那天在阶梯教室演唱,效果很好。没想到今天学生唱了几句,我就觉得不行,声音没放开,一点气势没有。中途我想打断,看家长听得很入神,也就作罢。唱结束了,班长让全体同学坐下,我说:“请同学们站起来,再唱一遍,既然我们唱了,我们也能唱好,我们就要把自己最好的水平发挥出来,请各位家长再给我们孩子一点掌声。”家长听了我的话,连忙热烈地鼓掌,这时音乐声再次响起,孩子们很投入地唱了起来。我也忍不住放开声音跟着一起唱。“我知道我们有一个梦想/ 录取通知书捧在手上/我也知道梦想在远方/所以我们早已经起航/纵使我们有老师的帮忙/但这条路需要自己闯/我们会跌倒也会受伤/但梦教会我爬起和坚强 /就在2008/飞翔/成长/我有我自己追寻的方向/曾年少轻狂曾忧伤迷茫/就在2008/  绽放/张扬/我有我自己散发的芳香/就算会彷徨和没人鼓掌/也不放弃希望/2008/这是许多人实现梦想的战场/坚守着信仰/耗尽我力量 /我有我的Young。”班歌唱结束了,我说唱歌如此,学习也如此,既然我们选择走参加高考这条路,我们就要尽我们所能把这条路走好。
  接下来是音乐伴奏下的颁奖仪式。每次我尽可能从不同角度来表扬学生。包括学习优胜奖,学习进步奖,单科奖,达标奖等等。颁发各个奖项时,邀请家长作为颁奖嘉宾。哪些家长可以担任嘉宾,这也是精心挑选的,例如学习优胜奖第一二名学生家长可以担任学习进步奖的颁奖嘉宾等等。
  颁奖仪式结束我在投影仪上展示了上届九位同学在四次大型考试中的成绩。  
  我对照他们成绩,向家长和学生强调两点。1、从这九位同学四次成绩来看,成绩是波浪起伏的。我们千万不能因为一次考不好就灰心丧气,也不能因为考好了就骄傲自满。2、我们生活在大城市的多数孩子高一、高二学习勤奋程度远远不如在县城或农村生活的孩子,这样到高三后成绩上升的空间较大,从上表中看出,上届我班学生高考前每次考试只有一人达六百分以上,而高考有六人超过。当然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前提是要意识到以前的不足,奋起直追。这时屏幕上出现我打印的两句话,我带着全班同学高声朗读“奇迹是靠我们双手创造的;成功需要我们付出艰辛的劳动。”
  接下来我把班级学生一模考试的成绩单发到家长手中,让家长和孩子根据这次考试情况填写二模目标表,和上次一模目标表相同的是一式两份,一份让同学贴在自己的课桌上,还有一份交给家长贴在家里的书桌上。表的内容包括五门的理想分数、理想大学、老班寄语、家长寄语和我的座右铭。这张表和上次不一样的是对于理、化、生选修科目,每人根据自己情况确定目标,可以分A+、A-、B+、B-四个等级。上次每个人都是B等以上。还有老班寄语由上次的“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变为“奋力拼搏  创造奇迹”。
  等学生、家长把表填好,郑重地贴在课桌上时,家长会也要结束了。这时我又走上讲台,对着学生说:“下一阶段的学习,说得高尚点,我们在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奋斗;说得现实点,为生存而奋斗,高考越来越近,它如横跨在我们面前的河,不努力游过去,就有被淹死的可能;说得俗气点,为钱而奋斗,我们班有不少人再不努力,有可能考三本,我们努力多考点分,家长可以少掏一大笔钱。无论你认可我说的哪一点,你都应该奋力拼搏!”
  家长会后,很多家长围在我的身边,他们纷纷表示孩子到我班后,每次来参加我组织的家长会都觉得热血沸腾。这次跟以往一样开得非常成功。“孩子放在你的手里,我们放心!”我觉得这是家长对我的最高褒奖,我知道是我把学生当成了自己的孩子才赢得了家长的信任!我衷心地祝愿我的孩子们二模考试取得进步,最好能创造奇迹!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