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人物,论英雄——观《恰同学少年》有感

作者:70班 段梦圆  时间:2008/5/13 10:19:56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3620
  尽管早已看完这部影视作品,但我依旧放纵着自己沉醉于那种洋溢着的青春气息之中。喜欢那样一种似乎任何人都无法将其打倒的豪迈与那处处迸发出的激情。这部作品是在是令人心潮澎湃,令人斗志昂扬,令人热血沸腾!
  偶尔也喜欢高声朗诵那一段词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也喜欢轻唱那首振奋人心的片尾曲;也喜欢与家人共坐,学一师师生那样谈古论今。看来,每一位观众已完全被他们的故事所吸引,所震撼。
  那一个个散发着革命气息的人物活灵活现于我的眼前。那敢闯敢干的毛泽东,那穷且益坚的蔡和森,或是可恶、可憎、可怜的刘俊卿,以及那自强不息的向警予、陶斯咏。他们的故事至今仍历历在目。
  这是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毛泽东。从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第一师范到他率领200师生吓退3000士兵,足以可见他必定将成为一代领袖。他是一个极爱学习的人,他用老师给他买鞋的钱来买书,借了老师的书后抄书,还有他所认真做的读书笔记,无不令人为之惊叹,为之折服。年轻时他便同萧子升一起不花钱旅行,可见他是怎样一个有勇有谋之人。他可以说是自信十足,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气派。但若天下之人皆如此般,这个社会似乎便缺少了几分和谐。历史的发展,需要的不仅仅是像毛泽东这样的人,还需要像蔡和森一样善于协调的人。
  蔡和森也是一位优秀的学生,他的优秀却不显山露水。从表面上来看他似乎不很重要,但在一个团体中确是极其重要的。他特别善于顾全大局。记得有一次学校评选优秀学生,与毛泽东势均力敌的他却主动弃权,为大家唱票。可能有许多人会感到不理解。但,在我看来这是一种低调做人的体现,更是一种人生的境界。
  与蔡和森同样贫穷的刘俊卿,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是一个从未在历史长河中出现的人物,但现实生活中有多少这样不认爹娘只认钱的大学生阿!虽同样出生于困苦家庭,但刘俊卿与蔡和森的最大差别是父母给予了不同的熏陶。刘俊卿的父亲对他娇生惯养,而蔡和森的母亲给予他的都是自尊、修养与正确的思想。刘俊卿在剧中是一个典型的反面教材,更是一个悲剧人物!
  在《恰同学少年》中还有一些富有独立自主精神的女性人物。向警予、陶斯咏便是其中人物的代表。从她们用“向胜男”一名考取一师这一情节来看,他们虽然没有古时巾帼英雄的驰骋沙场,但有着一股子豪侠的气质,令人称赞!
  同样意气风发,同样有着青春年华的我们却缺少那一种:“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气魄与胸襟!
  梁启超曾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的确如此,若非那一代的领袖人才,何来当今的富强社会?!好的领袖是一个国家的脊梁,劳动人民是这个国家的血肉,而那些整日庸庸碌碌、无所事事的人实在是赘肉!是的,我们也许不可能有他们那一带的背景经历,但我们只要把握今天,珍惜所拥有的一切,终有一日,也会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材!
  2007年8月8日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