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高考命题中对抒情方式的考查

作者:隋立红 于海生  时间:2008/6/27 23:35:47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582
  抒情性是诗歌的根本特征,“情”是联系作者和读者的重要纽带。因此,把握诗歌的抒情方式是欣赏诗歌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对抒情方式的考查就成了高考命题的热点。为了方便考生准确复习,笔者结合年高考卷及高考模拟卷的试题中对抒情方式的考查加以归纳解析。
  一、 触景生情寓情于景
  即诗人有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联想直接描写触发情感的真实景象。情与景之间或因时间、空间的接近而产生接近联想;或因形态与结构的相似近而产生相似联想;或因之间逻辑因果关系近而产生因果联想;主观的情可能是一时萌发,也可能久蕴心中,只要情、景之间存在直接触发的因果关系,便是触景生情。例如:2005年广东卷:
  14.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登楼怀归①寇准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旧业遥清渭②,沉思忽自惊。
  注:①此诗约作于980年,诗人时年十九,进士及第,初任巴东知县。②旧业,这里指田园家业。清渭,指渭水。
  (2)从首句的\“聊\“到末句的\“惊\“,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变化?请联系全诗进行分析。
  【分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把握能力。从注释和标题可看出,这是作者离开家乡,初任巴东知县所作,诗人登上高处,放眼望去,广漠的平野、孤寂的横在水面的渡船、荒村的炊烟、鸣叫的几只黄鹂,顿时引起世人的“怀归”,从而揭示了诗歌中思乡盼归之意。诗歌由写景到抒怀,由“聊”到“惊”,就表现了一种由闲情到心惊思乡的感情变化过程。答案可作为:诗人登楼远望,本是闲情,却触景生情,联想起家乡,当他从乡思中醒悟,发现自己身在异乡,心中不由一惊。这前后的感情变化,突出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二、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即通过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诗人借助选择、描述眼前所见到的虽与情感的萌发无因果关系,但与自己的情感息息相通的景物来抒情。诗人对某种景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寄寓在景物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抒情。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例如2005年全国卷1: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做答
  春行即兴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2)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自诗。
  【分析】历经安史之乱,社会百废待兴,使人满怀惆怅地途经宜阳,宜阳境内的女几山本是著名风景区,然而在诗人笔下,“城春草木深”,人迹罕至;涧水复向东,无人汲水灌溉;春山一路只有广漠的平野、孤寂的横在水面的渡船、荒村的炊烟、鸣叫的几只黄鹂。诗人把落寞孤寂的情感寄予在景物之中,来抒发内心的郁闷之情。答案可作为: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者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
  三、设景抒情情景交融
  即通过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脑中创造新形象的创造性想象,或通过幻想虚构一些现实生活中还未发生、或可能已经发生但作者当时并未见到的景象来抒情。例如通辽市2006年第五次模拟试卷14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做答
  行 路 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天。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4.是认识如何来抒发思想感情的?
  【分析】设景抒情的方法,类似王国维所说的“造境”,浪漫主义作品大多数通过此种方法来创造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这是李白写的三首《行路难》的第一首,这组诗从内容看,应该是写在天宝三年(公元774年)李白离开长安的时候。诗的前四句写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厚友情,出于对这样一位天才被弃置的惋惜,于是不惜金钱,设下盛宴为他饯行。而面对金樽美酒、玉盘珍馐,却只能“停杯投箸”,“拔剑四顾”,一片茫然。于是诗人创设了“冰塞川“、“雪满天”两个幻想虚构的景象,来象征了人生路上的艰难险阻。
  未来的生活中,闲来垂钓,宛如昔日垂钓而受周文王之聘,助文王打下江山的姜尚(姜太公),而历史上又有的这样一个典故:伊尹在受汤之聘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想起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经历,诗人又有了对未来的新的信心。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前路多艰,虽然未来还会有机会,但是万般的艰难险阻、矛盾,都闪现在诗人的脑海中。最后,出于诗人本身积极入世的愿望和毅力、决心,他吟出了这样的千古名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于是可作答为:通过虚构的景象来抒发备受坎坷、行路艰难、不等重用的苦闷以及理想的积极追求和乐观自信的思想感情。
  四、寓情于事,咏史抒怀
  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生活事件中,借对这些事件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例如2006年全国大联考试卷第16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做答
  [中吕]•卖花声
  张可久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16.这首曲词运用和中手法,如何抒发作者的思想情感?
  【分析】这首曲子作者将对人民同情的感情融汇在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评论中,开头三句,作者评论了项羽、曹操、班超三个秦汉间的英雄人物。叙说了他们的失败与不得志,接下来,诗人对在统治者的你争我夺中,受伤害的百姓感叹。由此,可作答为:慨叹秦汉时统治者之间的战争和各民族间的战争,给老百姓造成了深重的灾难,表现了作者同情人民的思想感情。(2278字)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