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湖南省高考语文评卷补充细则
作者:不详 时间:2008/6/28 16:08:33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937
(1)分3个要点给分,“且又大购之”1分,其中“购”要译成“悬赏”或相当的表述,否则不给分;“皆不获”l分;“有司苦之”1分,其中的“苦”要译成意动用法,如“感到苦恼”“感到痛苦”,否则不给分。
(2)分3个要点给分,“然吏民犹疑”1分;“其不胜” 1分,其中的“不胜”要译或“经受不住”“经不住”“受不住”“忍受不住”“忍不住”“受不了”等,否则不给分;“自诬”l分,译成“自己承认强加给他们的罪名”“他们承认对自己的污蔑(诬陷、诬告)”也可以。
(3)分3个要点给分,“其治尤难者”1分,其中“其”要译成第三人称代词“他”或“欧阳颖”“欧阳公”,否则不给分;“若是” 1分;“其易可知也”1分,其中的“其易”要译成名词性结构,如“那些容易的地方”“那些容易的” 否则不给分。
14题补充细则
(1)分别按照参考答案中的三个要点给分(品行、保持距离、能力)相当的表述也给分。
(2)用原文回答,每答对一个要点给l分:如果不加概括,照抄原文第2自然段整段只给2分。用原文回答的参考:要点分别是:公刚果有气,外严内明,不可犯,以是施于政,亦以是持其身;晋公居大位,用事,天下之士往往因而登荣显,而公屏不与之接。故其仕也,自著作佐郎、秘书丞、太常博士、尚书屯田、都官、职方三员外郎、郎中,皆以岁月考课,次第升,知万、峡、鄂、歙、彭、岳、阆、饶、嘉州,皆所当得。(划横线的为关键话语)
(3)要点不能重复给分。
15题补充细则
⑴参考答案所分的两个层次,考生可调整顺序作答,即可分别就“愁”之含义与在诗中所起的作用之不同作比较分析。
⑵本题总分5分,共5个记分点:“怀人之愁”l分,“诗眼”或“统摄”l分,“远谪之愁”1分,“衬托”1分,“旷达之情”1分。
⑶“怀人之愁”,指对友人而言,不可对己,考生如具体回答对友人的关切、同情、担忧等均可给分。
⑷“诗眼”,如用“主题”“主旨”等词亦可;“统摄”,如答“奠定”“总领”等词亦可。
⑸“远谪之愁”,指对作者而言,考生可具体指出。“仕途不顺”“不得志”等相关表述,均可给分。
⑹“衬托”,考生可回答与“衬托”相关的表述?如“正衬”“ 反衬”“比衬”等,但一定要就其表现手法作一定的分析或说明。考生如回答“铺垫”,亦注意到了“愁”字与下句的紧密关系,可视作为符合题意。
⑺“旷达之情”,考生可回答“旷迈”“ 豁达”“乐观”等相关表述均可.
17题补充细则
⑴三个要点照抄原文,给3分,抄对二个给2分,抄对一个给1分。
⑵有一个要点是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的,其余一个或两个是照抄原文,得3分或4分。
⑶三个要点的顺序可以调换。
⑷只要意思相近即可给分,第一个要点如答成“耳闻目睹的”“五宫感觉到的”等;第二个要点如答成“见闻所引起的反应”“对见闻到的反应”“对见闻引起的联想”,“对生活,对美的领悟”,以及用文中原话“感受也可以说是‘领略’,不过领略只是感受的一方面,……所谓领略,就是能在生活中寻出趣味。”(但只引前半句,不给分)等;第三个要点如答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应”“同样的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等。如果答成“天才的感受力也分外比一般人强烈”不给分。
18题补充细则
⑴第一空“敏锐”答成“丰富”“ 细腻”“ 多”“ 强烈”“ 深刻”“物界随心而动”均可。“充实”不给分。
⑵第一空如答成“愈能感受到静中趣味”“心灵愈能领略趣味”“愈能真正体会到物界的美”“愈能发现生活中的美”等给1分。
⑶第二空只要答对第一层即给满分,如果只有第二层,或答成“愈能感受到静中趣味”“愈能真正体会到物界的美”“愈能发现生活中的美”给1分。
⑷两空均答“心灵愈能领略趣味”或意思相近的,只一处给分。
⑸“物界”答成“外界”“外物”“尘世”“尘市”均可。
⑹第二空答成“心灵愈能抛开(丢开、放下)万物的杂音”“心灵愈能不受外物的影响(打扰)“越不容易让凡尘俗事干扰(打扰)”“愈能超然物外”“愈会忘却物界的喧嚣和冗杂”“心灵愈寂静(宁静、闲静、静)” “物界随心而静”等均可,“镇静”“悠闲”不给分。
⑺第二空用原文“在尘市喧嚷中,你偶然丢开一切,悠然遐想” 给1分,如只答“悠然遐想” 不给分。
19题补充细则
⑴“幽美”答成“优美”“静美” 亦可;“情境”答成“境界”“意境”“心境”亦可。
⑵关键词是“妙悟”、“另一种景象”其中,“妙悟”答成“品”“品位”“领略”等意思相近的词,“另一种景象”答成“另一种美(美景)”亦可。
⑶“悠然自得、空灵的心境”,其宁“悠然自得”“空灵”答一个亦可。与“悠然自得”或“空灵”意思相近的表述亦可。“心境”答成“心情”亦可。⑵⑶两点的主体都是“诗人”,考生答案中可以省略:若涉及到主体,而主体指向是诗人即给分,指向是读者的,不给分。
如2答“读者读了给人一种可以见到的另一番景象”,如3答“使人变得愈窆灵” 均不给分。
20题补充细则
⑴答“领略” 给分。
⑵答“帮助” 给分。
2008年语文高考文章赏析题评分执行细则
标准
等次 评分标准
一类卷
(13~l4分) 能针对主题思想或说理技巧进行恰当的概述、分析与评价,赏析要点明确,表述紧扣原文,语句通畅,书写规范。
二类卷
(9~12分) 能针对主题思想或说理技巧进行恰当的叙述与分析或评价,赏析要点比较明确,表述结合原文,语句通顺,书写清楚。
三类卷
(5~8分) 能根据所选定的角度,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叙述与分析,赏析要点大体明确,语句基本通顺,书写能够辨认。
四类卷
(1~8分) 属于下列情形中的任意一种的:
⑴赏析角度不明确的; ⑵脱离文章内容的;
⑶摘抄原文而无评析的; ⑷不知所云的;
⑸空话、套话连篇的; ⑹赏析角度在命题要求之外的;
⑺篇幅不足100字的; ⑻书写不能辨认的。
特别说明
1、从两个角度中任远一个,写300享左右的文章赏析。要求意思完整、语句通顺、书写规范。
2、既可作比较全面而概括的赏析,也可就某一方面或特点作比较深入具体的赏析。
3、如考生答案不在赏析要点之内,但能扣住所选的角度,言之成理,也可以据具体情况给分。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