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于一种环境——《边城》解读

作者:不详  时间:2008/7/3 17:47:24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2898
我们的存在离不开某一种环境。
  A、作品主要讲述谁的生存?
  《边城》:翠翠
  其次还有谁?
  《边城》:爷爷、大老天保、二老傩送。
  B、分别生存在什么环境?
  《边城》:
  1、青山绿水的优美自然(自然条件的描写)
  2、简单和谐的人际(日常生活中)
  3、半封闭的自然经济(交通方式、买卖方式、生产方式)
  4、朦胧的初恋心境(初恋)
  主要人物:
  2、翠翠——“男友”一死一离,爷爷老去——失败
  次要人物:
  2、《边城》:爷爷、大老天保、二老傩送。
  失败。对“恋情”的态度,对恋人的态度——逃避
  D、为什么有成功有失败?成功与失败由谁来决定呢?
  环境决定命运
  环境决定生存状况,决定人的反抗能力,决定人的反抗质量与效果。从而决定生存的成功与失败,归根结底,环境决定命运,而非个人决定命运。
  E、环境的构成
  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对人物“性灵”起到一定的影响,但主要决定因素还在于社会环境——社会提供给人的一种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提供给人的一种文化心态,一种综合的思想意识。
  相对于人与环境来说,无非“物”“我”两种。“我”的周围皆是“物”——包括自然、社会,包括他人。而“我”正是存在于由“物”组构的环境中。
  F、原因归纳:
  翠翠失败于一种“城边”半封闭的山水、半封闭的社会,赋予她的“半封闭”的情感,使她既不全封闭的“古典”,也不全开放的“现代”,既“内置”又“外露”。就像河里的渡船——可以由此岸达彼岸,但是由绳子系住规定了“运动方向”的,也像作坊(又是封建经济的代名词!)里的水车——是生产出新的东西,可是竟然如此的落后。(让我猛然想起〈鸡窝洼人家〉及小说中的电磨,当然那是进步的表示)。又何况这仅是一场“初恋”,不是“程度很深的”婚爱。
  爷爷的思想及其离开,两兄弟的一死一离,也从侧面补充了这种自然经济状况下的社会对人思想的影响(说“束缚”肯定会招人非议的,还是换词吧)。物质决定意识,相信大多人都懂。
  G、尝试评价:
  环境使人不能生存(迫使人死亡的),当然要揭露、控诉与批判其罪恶,环境中的各色人物也应该分别享有“维护的罪名”与“反抗的美名”;环境使人“不能舒展的”当然要“进化”与“改变”(至少要“改良”吧),对其中的人物也要辨证的看待,不能“感情用事”,让理性做主吧;环境让人愉快的,当然要辨证的赞美颂扬,对里面的进步人物当然要投“赞成票”,也可以委婉指陈其“时代局限性”(也是评价的局限性)。
  方式极其简单,学生一般都能作到,不妨一试。
  教师也不能真闲着,做好候补吧。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