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积累,多表达——提高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

作者:王星际  时间:2008/8/30 8:24:52  来源:会员改编  人气:489
  很多学生怕写作文,常常为此苦恼。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有的苦于没有东西写,有的不知道怎样串成文章,有的担心写不具体。我认为,要解决这些长期困扰学生的问题,必须从积累材料和训练表达这两方面入手。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要写好作文,语言材料和生活感悟的积累是基础。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小学生积累材料,主要有以下途径:
  1、阅读与摘记
  这里的阅读不仅仅是指语文课内的阅读,更不等同于语文课本的学习,还包括大量的课外阅读。只凭借语文课内的阅读,是难以满足积累语言材料的需要的。早在50多年前,叶圣陶先生就指出:“国文课本为了要供学生试去理解、试去揣摩,分量就不能太多,篇幅也不能太长;太多太长了,不适宜做细琢细摩的研讨工夫。但是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单凭一部国文教本,是够不上说反复的历练的。所以必须在国文教本以外再看其他的书,越多越好。”
  要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首先要为学生创造大量阅读的条件。我们在班内设了一个小书架,发动每个学生从家里拿来几本书与大家“共享”,并定期更换。每周安排2-3节课时间去校阅览室看书。另外,我们还鼓励学生到市图书馆借阅图书。这样就解决了书源,保证了每个学生都有丰富的好书可看。
  在学生有书读的情况下,要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还需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学生学会选择性阅读。拿到一本书,首先得问自己,我想从中得到些什么?接着快读目录,以获得一个总的概要。然后找到你想研读的内容,反复诵读,在读中自悟,在读中自得,记住其中的要点、自己的感受以及好词佳句、古诗名句和名人名言等,分门别类地摘在笔记本上。再对这本书其他内容进行快速的浏览,得到想要的要点或具体的信息,就停下来,把它们记下。读完全书以后,回顾全文内容,根据要点列成提纲,从而整体把握。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还可以引导他们写专题研究型的读书笔记。
  2、观察与思考
  作文源于生活。我们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着不计其数的新鲜事,可惜,有些学生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可见,无材可写的根源是不善于观察。要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的素材,就必须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与思考,时时处处做生活的有心人。观察时应调动一切感官,充分运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进行细致的观察。对观察到的现象,要给自己多提几个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并勇于向别人请教,要进一步分析、综合、比较、判断,以获取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觉得很有收获的就记下来。
  3、看电视与上网
  电视是一把双刃剑,可以让孩子变得更聪明,也可以让孩子变笨。人们常常被告诫说看电视对孩子不好,会令他们学习退步,但我们常常会惊奇于孩子从那闪烁的屏幕上学来的知识。调查显示,作文写得较好的学生通常一周看10个小时电视。虽然如今电视节目令人眼花缭乱,要让孩子决定看什么确实很难,但只要老师和家长善于引导,就能较大程度地发挥电视的积极作用。可以给孩子一些建议,制定看电视的规矩,建议家长最好和孩子一起看电视。这样做既可以有效监督,又可以引发一些讨论,帮助孩子认清什么是极品,什么是垃圾,审美观就是这样形成的。此外,还要把看电视与看书、参观、游戏等活动结合起来,使孩子的各种积累互相联系,更系统化,更容易记忆。
  网络则是一床魔毯,为孩子打开了通向遥远世界的窗户,让孩子更快、更有选择性地接受到更多的、更新的信息。随着电脑的普及,网络在孩子的写作积累中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学生掌握了大量的语言材料与生活素材,就为写作做好了准备。剩下要做的,就是实践、实践、再实践,也就是反复多次地进行习作训练。
  1、每日一忆,每周一记
  实践证明,坚持写日记确实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但也会给学生造成较重的课业负担。“每日一忆”改“记”为“忆”,只要求学生在入睡前,把一天中经历的事回想一下,把有意义的事情挑选出来,想想可以写成什么作文。第二天在课堂上交流,比比谁是生活中的有心人,最有“慧眼”,最会发现。如果碰到自己特别感兴趣又有把握写好的素材,就写成周记。
  2、发挥想象,续编故事
  学生最喜欢听故事,让他们续编故事,则更感兴趣。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超过一半的学生最喜欢写想象作文。因为比起写实作文来,想象作文所受限制较少,学生可以更自由地发挥想象。教师可选择一些悬念较强的开头,调动学生续编的兴趣,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可以是一个人单独编,也可以几个人即兴接编。
  3、心里有话,一写为快
  学生对班级管理有意见,想给老师提建议,与同学之间有摩擦,做错了事不敢当面承认等等,一句话,就是心里有话不吐不快的时候,就可以通过书信的形式畅所欲言。这样,以信箱为中介,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真诚交流,促进了沟通,使情感更为融洽。另一方面,激起了学生写的欲望,也锻炼了学生书面表达的能力。这些信是学生在感受特别强烈、表达欲望也特别强烈的情况下完成的,一吐为快,一气呵成,因此很多都是内容真实、情感丰富的好文章。
  写作是为了表达,用自己的话表达心中的想法,正符合写作的本意。
  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经常对学生积累和表达活动进行反馈,鼓励学生积极投稿,并开展丰富多彩的辅助活动,如“读书小报”展评、生活故事演讲、想象故事比赛、编辑班级文刊等等。
  我想,只有通过长期的积累与表达,学生就能够乐于作文,善于作文。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