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教育改革唱响世纪乐章
作者:信阳市二高 桂雪晶 时间:2008/9/4 14:51:35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377
当前,我国正处在体制深刻转换、结构深刻调整、社会深刻变革的历史时期,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样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其基本矛盾是现代化建设事业和人民群众对于优质教育的强烈需求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严重不足的矛盾。一方面,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对人才资源开发有着强烈的需求,同时,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独生和少生子女时代的到来,人民群众对其子女的教育期望值不断提高,对多样化、高质量教育的需求日趋旺盛,让子女有学上、有好学上成为人民群众最大的愿望;另一方面,我国教育的总体发展水平仍然较低,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短缺。应该看到,当前教育的困难和问题都是前进和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我们要正视困难和问题,并通过改革和发展的办法积极予以解决。
我国人均自然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实现可持续发展唯一的潜在优势是人力资源,必须切实把经济增长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13亿人口,素质低,就是沉重的负担,素质高,就是丰富的人力资源。加快教育发展,是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教育是基础,是前提,是保障。因为和谐社会将是人充分、全面发展的社会,而教育的普及和高度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因为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需要全体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而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水平的最直接手段。因为教育的发展程度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没有教育的发展,就没有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还因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和核心环节,没有教育机会的均等,就谈不上社会公平,和谐社会就难以构建。
二、教育优先发展带来的历史性成就
普及义务教育成就巨大,农村教育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2000年我们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伟大目标,这是中国教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进入新世纪,我们不断巩固、提高“两基”成果。农村教育被摆到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中央出台了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重大决策,集中更多的精力和财力,实施了一系列重大工程项目,加强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实施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带动中西部农村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和经费保障机制不断完善。多年来影响和制约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一些突出问题正在得到逐步解决,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期。2005年,全国“普九”地区人口覆盖率超过95%,青壮年文盲率控制在4%左右。
高等教育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能力增强。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大幅度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这是中央审时度势作出的正确决策,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在短短几年内发生了历史性变化。2005年,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超过23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1%,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迫切愿望。高度重视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措施。深入实施高等教育质量建设工程。“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实施,有力推动了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高校已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高新技术研究的重要方面军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强大生力军。高校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高等教育的各项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职业教育在改革中不断发展,继续教育日益成熟和完善。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把发展职业教育摆在突出位置,出台了一系列旨在通过改革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对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职业教育办学思想实现了重大转变,明确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加快培养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急需的各类人才。各级职业学校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和办学模式,调整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积极开展订单培养。2005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达到664万,中等职业教育连续滑坡的局面得到了扭转。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和各类培训蓬勃发展。
素质教育全面展开,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得到切实加强。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进行了许多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效。贯彻落实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精神,与有关部门联合就素质教育问题进行了系统调研,认真研究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举措。坚决贯彻2004年中央8号、16号文件和两次中央工作会议、胡锦涛同志两次重要讲话精神,采取一系列措施切实推进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党的建设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高校连续多年保持稳定的良好局面,为全社会的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教育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条件更加坚实。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改善,教师的社会地位显著提高。建立和完善了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教育信息化水平得到提高,推动了教育现代化进程。教育法制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已经建立起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的基本框架。教育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推进,教育国际竞争力得到提高。
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教育取得了历史性的巨大成就,整体水平大大提高。我国举办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已成为人力资源大国。目前全国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5年,总人口中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达到近7000万人。教育事业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中华民族的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面向未来,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三、新时期教育走向的启示
1、 历史的发展的螺旋上升的,历史的发展是相似的,我们要对教育教学有整体把握,才能真正把握教育发展的趋势,做教育的人要有自己的教育信仰,不受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做个有定力的人。
2、教师(一个人)要是没有文化,是走不远的,文化的灵魂是核心价值观。我们的教育必须确定社会主义核心的价值观,向学生传授社会主义核心的价值观,学校要对学生要强调爱国意识,集体主义,团队精神,要建立自己的课程文化,教师文化,管理文化。我们要用文化提升教育的品质。教育学生必须要赏识与惩戒同时进行。因为没有经历过挫折的人是不幸的,人格是不完善的。
3、学校要努力创建自己的品牌,做有特色的教育。学校要有自己的特色的校园文化,以校歌校训体现办学理念,体现教学精神。
四、结语
“民族复兴,教育先行”。走过教育改革三是年的春秋,我们面对现状,迎难而上,迎接挑战,从改革教育体制出发,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研究教育理论,总结教育经验。迎来教育领域的春天,我们还会在前进的路上,用奋斗与信念书写更壮丽的诗篇。
三十年的风风雨雨
我们同在这片土地上成长
金色的稻谷 成熟的浆果
滋养着我们不同的肌肤
流动的旋律 奔跑的风景
充实着我们同一个梦想
我歌唱头顶那片无垠的蓝天
我歌唱脚下这片神圣的土地
我歌唱用艰辛换来的胜利果实
我歌唱汗水赢得的雨露和阳光
相信吧 只有改革开放
才能改变我们的命运
只有发展创新
才能实现我们腾飞的梦想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