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掘写作素材
作者:于都实验中学 赖春明 时间:2008/9/26 16:45:52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983
一、 学会关注,广泛占有素材。
每个人,都经历着独特的人生;每一本书,都承载着独有的文化;每一处景物,都记录着岁月的痕迹。读人读书读山水,关注生活,及时记录,是素材积累的源头活水。
人,是最鲜活的材料。在我们的生活周围,家庭生活中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兄弟姐妹、邻里亲戚;学校生活中有领导、老师、同学、勤杂工;社会生活中有官员、市民、商人、农民、务工群、闲杂人等。其中有些特殊群体,或为弱势群体,如离异单亲族、留守寄养孩、插班生、残疾人、网虫、星迷、弃婴、女郎、赌徒、乞丐等。他们有着不同的相貌、体态、服饰,不同的经历、情操、志趣,其举止行为,外表内心中,个性的、典型的地方,值得我们关注。
书,是最富营养的材料。浩如烟海的书卷中,古文今书,专著小册,诗词歌赋,散文小说,戏剧小品等。其中的知识与文化,智慧与情韵,其广度与深度,值得我们一辈子去拜读。
自然山水,是最富诗意的材料。茫茫宇宙中,苍天黄土、青山大川、风云雷电、日月星辰、雨雾霜雪、花草树木、高楼寒舍、亭台轩榭、灯塔船桥、虫蚁鸟兽、田野风光……孕育万物生灵的自然,其形、其声、其色、其味,远近高低,均会有不同的观感。
二、学会感受,有效激活素材。
停下我们的脚步,擦亮眼睛,去观察、去搜寻,就会发现许多可关注的东西;静下我们的心思,多作联想,去感受、去体悟,就会有许多可写的素材。
只要我们多想一步,由人及事、由表及里,就能激活素材,衍生出深刻的文意。如家庭中,一句话,一件事,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里面包含着什么?是和谐的还是矛盾的?在子女教育,赡养老人问题上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亲戚朋友的交往中,是亲密无间还是翻脸无情,在密切与疏远,重钱与重情问题上,有哪些明显或隐藏的印迹?与老师相处,谈吐间,举手投足中,思想碰撞中有何深深的印记;与同学交流,亲密互助中,误会矛盾时有何难忘的瞬间?官员们勤政为民做了哪些实事,腐化无能有着怎样的嘴脸?市民们斤斤计较如何争吵,豁达礼让如何文明?农民的淳朴或刁蛮在言行中有何体现?女郎的前卫与时髦在衣着打扮上有何特色,是文明扭曲还是社会进步?特殊或弱势群体中,有哪些不寻常的行为举止,外表心绪?是人生的不幸还是社会的悲哀?
与书为伴,跟智者聊天,会心地感受,感受其情怀,领悟其深邃,触类旁通,注重与生活的联系,牵引出相近、相关、相反之材,走近古人,走近文人,积淀厚重文化,培养语感与情感,语言自有品位,文采自然飞扬。
与自然交友,师天地万物,可客观地记录现象,也可注入情感,冥化万物,与自然山水一起爱着恨着、说着唱着、哭着笑着……
总之,要发掘好写作素材,就当以一颗敏感的心去关注世间万象,感受万物苍生。抓住瞬间印象,选取新颖动情、反常深刻之材。
附:学生习作
淡淡的味道 钟秀平
风飒飒,雨萧萧。
飘过的几丝雨,让我的全身都弥漫着一股莫名的味道。
匆匆回到家,打开那条灰色的门。凉凉的,没有一个人。我换了双拖鞋,就冲向卧室换了套干净的衣服,出来了。
静静的,桌面上放着一双筷子,一只碗是没有用过的,旁边还有叠在一起的刚吃过的两只碗。冰凉地手端起那只冰凉的碗去盛那冰凉的饭,吃着硬生生结了冻的菜,心里感到一种淡淡的凉凉的味道。
我是借住在亲戚家的,在这里,我很少与家人一同进餐。每当用餐时,我都会想起那个遥远而温暖的家,在那里我们很晚吃饭,但每次都是热乎乎的,全家人笑着,说着,似乎有永远说不完的话题。而这里,一起吃饭的时间,反倒成了最尴尬的时刻。每个人都是漠漠地吃着自己的饭菜,大家形同陌生人,空气似乎已然凝固。
平常,我也就空气一般地在屋子里穿梭。
忽然有一天,躲在卧室里的我意外地听到外面少有雅兴地哼着歌曲,沉默的家似乎有了点生趣,我有些不懂了。
该吃饭了,听到一声叫唤,便有点不好意思地打开了门,慢条斯理地踱到餐桌前,我发现有点异常。但我仍拿起了碗筷,埋头去盛饭,又慢慢地坐回凳子上。
看着这些比平常丰盛的饭菜,我有点不敢去夹。看着他们热情的面孔,我有点不知所措,只好强挤出一丝笑容来相衬。
“来,多吃些菜,”随着一句句温情暖语,我的碗面上小山似的堆满了各式好菜,“前些日子,我们都挺忙的,没时间照顾你,现在有时间了。嗯,多吃些,不要怕,这儿就是你的家,有什么事大胆地说,学开朗些……”一张张关切的脸陪伴着我左右,饭菜的芳香沁入我的心底。
我不再害羞,更不再害怕,甚至有些放肆起来。这餐饭,我们吃了好久。我感觉,这次我真的吃得很饱。
淡淡的芳香,淡淡的味道,在我的心头升腾起阵阵暖流,冲破我久凝的冰层,我知道——这儿,就是我的家。
简评:文章以一个寄养孩的经历为写作素材,视角独特。从每天都必须面对的饭桌写起,贴近生活。情节安排上:冷漠地开始,揪住人心;温情地结束,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一股淡淡的人情味,在对比映衬中,在字字含情的描述中蔓延开来……(赖春明)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