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话题作文”的认识误区
作者:不详 时间:2008/10/12 0:25:46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1476
一、话题作文不需要审题。不少人认为话题作文为学生提供了很广阔的自由选择、自由发挥空间,因而话题作文的写作“不要审题,不要提炼主题,不要从原材料出发;只要围绕这个话题,只要谈得多,哪怕说假话也行!”这是不少人对话题作文的极大误解,话题作文与命题作文或材料作文一样离不开审题。以2001年高考作文试题为例,不少考生对“诚信”的理解就出现了明显的偏差,比如把“诚信”理解为“忠诚”、“信任”,或者“自信”、“信仰”、“诚恳”等,还有不少考生把“健康”理解为“生命”,把“荣誉”当成“荣誉”等,这种审题上的偏差,必然导致“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不合要求的作文。还有不少考生把“诚信”与“加强道理德建设”、“以德治国”等社会大背景联系起来,犯了审题扩大化的毛病,这样的作文当然也是审题不深不细所致。由此可见,话题作文同样需要审题,而且审题同样十分重要。
二、话题作文不要讲究文体。有人认为话题作文的“文体不限”就是不要文体,不讲文体,其实这是极大的误解。因为任何文章都是有体裁的,或者是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或者是小说、散文、诗歌、戏剧,或者是童话、故事、书信、日记等,总之一篇文章必定有它的文体归属性。“文体不限”是不限制你写哪种文体,让你有充分的选择权、自主权,从而在你最擅长的文体上发挥你的聪明才智,而绝不是不讲文体,随心所欲的乱写,否则,只能炮制出一批非驴非马的“四不象”的文章来。如以“诚信”为话题,《找回“诚信”》宜写成记叙文,《让诚信的旗帜高高飘扬》定以抒情为主,而《诚信落伍了吗》则是明显的反驳为主的议论文。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一篇文章,不可能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各种手法都平均使用笔墨,总得有主有次,有所侧重,这才是“文体不限”的内涵。
三、话题作文不必拟题。不少人以为话题作文就是文章的题目,因而话题作文不必拟题。这种把话题当作文题的错误认识,不仅无益,而且害处多多。话题作文的“话题”,并不是题目,它只是命题者规定的一个写作规范,如果说考生是游泳者的话,那么话题只不过是供游泳的水池,怎么游,即拟何题悉听尊便。那种把话题当文题的懒汉做法,只能是影响作文思路的展开,直至影响自己的作文分数。俗话说“题好文半”,一篇好的文章需要一个好的题目,而一个好的题目也可以成全一篇好文章,话题作文也不例外。而2001年以“诚信”为话题的作文,不少考生就拟出了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的文题。如《诚信,直教人生死相许》《诚信所至,金石为开》《诚信———我追求的品格》《诚信岂可抛》《你不诚,我不信》等等,这样的文题,怎能不让阅卷者不怦然心动。须知考场作文第一印象极为重要。话题作文,同样需要考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拟出一个恰当精彩的文题。
四、话题作文也是材料作文。不少考生或老师,误以为“话题作文”这个新名词的外衣下,盖住的仍是材料作文这个质。这更是极大的误解。在这种错误思想(认识)指导下,不少考生仍像过去写作材料作文一样,硬从“材料”中指炼出一个道理加以分析论证,虽然这种写法也并非不可以,但却极大地限制了考生的思维和创新,失去了话题作文写作灵活,充分展现写作主体性灵的目的。更有甚者对“话题”进行穿靴戴帽或添油加醋,胡编乱造,进行简单的幼稚的可笑的扩写,这样的作文当然不符合“话题作文”的目的和要求。话题作文所提供的“材料”,绝不像过去“材料作文”的“材料”那样是立意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只是命题者所作的一个“话题”,是打开考生思路的一个例子。如以“诚信”为话题作文,考生可以结合文题所给的材料,也可以不联系材料,只要所写内容在“诚信”的范围之内,都是切题的、符合要求的作文。因而话题作文的写作,必须走出材料作文的阴影,走出材料作文的束缚和模式,绝不能穿新鞋走老路。
五、话题作文考不出水平。不少认为话题作文没有梯度,没有区别,有章法和无章法文章、平时用功与不用功的考生都是同样的分数,这纯属主观臆断。在话题作文这个游泳池中,各路考生(泳者)同样可以各显神通的,当然也不乏呛水及溺水的,游泳池中见功夫,谁说话题作文考不出真实水平?话题作文让人人都有话说,给各路考生以过海的机会、公平竞争的机会,这其中同样少不了聪明才智,同样有高下优劣之分,似乎从1999年至2001年从没有任何一省的考生均为作文满分,或均处于同一个分数线上旗鼓相当、难分高下的情况,这不正是对此类错误认识的有力反击吗?
六、话题作文提供抄袭机会。抄袭似乎是古已有之,而并非从话题作文开始的。这是不言自明的。只要有考试,就有抄袭,就有作弊,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我们能否把少数考生考场上的抄袭归因于话题作文本身呢?材料作文或命题作文时代,类似情况不是也时有发生吗?在考场上考生把自己读过的东西搬到试卷上这本是十分正常的事情,学以致用,本无可厚非,当然这里面有一个度的问题,聪明的考生模仿借鉴别人的佳作,而拙劣者则“抄袭”原作,这本身就是高下优劣之别!谁能否认自己的行为(也包括作文)没有模仿过别人(这其实也是广义上的抄袭)?人类自身的发展不也是从模仿一步步发展成为会劳动会使用工具的人类吗?看问题应用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辩证的观点,不能一叶障目,更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当然,我们反对任何形式的抄袭,但是模仿借鉴并不是抄袭,并且就算在考试过程中有人估题猜题押题为了抄袭,我们也不能因此得出“话题作文应该寿终正寝”的结论。
综上所述,话题作文相对于以前的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实在是一个大进步,大发展,大反拨,也是今后一段时间内高考作文的考查方向,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有必要消除以上对话题作文的种种误解。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