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教材,学生写作乃为有源之水

作者:佚名  时间:2008/10/22 14:21:08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610
  今年6月,本人有幸参与了广东省高考语文作文评卷工作。考生们妙笔生花的写作能力、鞭辟入里的议论抒情、移花接木的写作技巧,常常让评卷老师们怦然心动、击节叫好。而在评卷过程中,当看到考生娴熟地将语文课文中的事例为“我”所用,用时空腾挪的技法将它们化为自己文章中的经与脉、血与肉,本人就会暗暗点头称许。经过与旁边其他评卷老师的交流,大家较一致的观点是:很多考生因为善于化用教材中的事例来做自己议论文中的论据,从而使自己的文章因材料丰富、内容充实、联系课文紧密而获得了较理想的分数。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发现很多学生一到写议论文就慨叹没有材料可用,写出来的文章只有论点,没有论据。问他们原因,他们就大诉其苦:学习任务很重,几乎每门学科每天都有很多作业要做,而且是从高一一入学开始直到高三毕业都是如此。因此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阅读课外书,关注时政要闻,以积累丰富的写作材料。
  据我了解,很多老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为了帮助学生积累到丰富的作文素材,常常费尽心机去找《最新高中作文素材库》、《作文素材大全》之类的书,然后按主题从里面挑选一些事例打印、复印出来给学生去看、去背。每年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一出来,老师们又不辞辛劳的剪辑、复印出来给学生去看、去背。……老师们的努力、心血固然值得肯定,这些材料也确实可以让学生们在写作时达到内容充实、材料丰富的效果,从而使他们得到一个较理想的分数。问题是,我发现这些老师从来就没有要求学生们首先要用好语文课文中的事例。他们的学生写出来的作文,里面从来就没有课文中出现过的人和事。对于有些老师这种舍近求远的做法,我们是否要大力提倡呢?如果我们能将课文中的事例用好,那岂不可以达到一举多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吗?
  多年来,我在教授新课文时,都会适时要求学生们将所学内容根据他们自己的理解写成故事片段(这些故事片段字数一般在100字以内)。到了高三,再将三年来所写的故事片段按照各个主题(如爱国、励志、立志等)整理好。(整理素材时,并不要求学生们将这些故事片段重抄一遍,只须用“某某的故事”简单提及,比如在“爱国”项下,就用“孙中山的故事”、“华罗庚的故事”、“文天祥的故事”等简单提及……就算学生们是我在高三才接手任教,我也会花几节课的时间帮他们梳理三年的课文,要他们按照上面的做法去做)因为有三年的学习内容,(五册必修课本和几册选修课本)所以每个主题栏下一般都有好几个故事片段。这样,学生们写作时,只要是写议论文,(而据多年的统计资料,考生写议论文的比例占绝大多数)那么几乎所有的话题作文都可以从高中课文中找到相关的事例材料了。这样的做法,难道不能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运用写作材料吗?学生们在文章中所引用的事例材料也因为阅卷老师耳熟能详而自然能获得好评。多年来,我所教的学生,作文分数都较理想。我想,是否因为我这种做法使学生们作文材料丰富使然呢?
  语文课文是作文素材的一个金矿。除了里面的议论文的事例可以直接拿来使用,现代文可以提炼素材,文言文可以提炼素材,甚至诗词都可以提炼素材。每一册书都可以提炼好些素材。
  那么,怎样从课文中提炼素材呢?我是这样来做的。比如,我在讲第一册课文时,在讲到《“布衣总统”孙中山》的时侯,我用“孙中山早怀大志”、“孙中山甘于淡泊”、“孙中山平易近人”为题,要学生们根据课文内容分别写100字左右的故事片段。在讲到《华罗庚》的时侯,我要学生们写“华罗庚逆境成才”、“华罗庚舍小我成大我(放弃国外优裕的生活工作条件,毅然回国报效祖国)”、“华罗庚为国育才”的故事片段。在讲到《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时侯,我要学生们写“文天祥舍身取义”、“文天祥狱中铸就丰碑”的故事片段。在讲到《我与地坛》的时侯,我要学生们写“史铁生悟透生死”、“史铁生活出尊严”的故事片段。
  现代文可以提炼素材,古文甚至古诗也可以提炼素材。在讲到《孔雀东南飞》的时侯,我要学生们写“刘兰芝外柔内刚”、“焦刘以死护爱情”的故事片段。在讲到《归园田居》的时侯,我要学生们写“陶渊明洁身归隐”的故事片段。在讲到《氓》的时侯,我要学生们写“氓妻痴情候夫忠贞爱情”、“氓妻坚强面对不幸婚姻”的故事片段。在讲到《离骚》的时侯,我要学生们写“屈原为理想献身”的故事片段。……
  一册书下来,学生们就写了十多个故事片段。这些故事片段角度多样,内容五花八门。五册必修课本和几册选修课本学下来,学生们积累的作文素材就有了五、六十个之多。至此他们的素材积累工作就可大功告成了。在以后的作文写作中,他们信手拈来应该不难做到。他们也就不必额外花宝贵的时间去积累作文素材了。
  我个人认为,用好语文教材实在是个一举多得的做法。这样做一是完成了教学任务;二是让学生积累了很多的作文素材;三是让学生写了很多作文片段,从而大大提升了他们的写作能力。
  用语文课文中的内容做议论文的论据、事例,是我多年来摸索出的一条教学经验。学生们按照我的要求去做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在我把我的做法写成文章,希望我的做法能给广大的语文教师起个借鉴作用。当然,由于本人才疏学浅,这种做法在大方之家眼里也许相当幼稚可笑。在这里,本人真诚希望老师们不吝提出宝贵意见,帮助我提高教学水平。在此先多谢了!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