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作文“拟题”课堂探究
作者:河南省安阳县崔家桥乡第三中学 张涛 时间:2008/11/3 21:10:58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594
考场上善于拟题,给文章安上一双明眸善睐的眼睛,可谓先声夺人。我结合多种资料以及自己探究,总结为拟题八式。
一.修辞多行“题”无边
我称之为“修辞式”,如《父爱如山》(比喻),《丑小鸭的自述》(拟人),《街亭失守一人之过吗?》(反问)等。
二.腹有诗词“题”自华
我称之为“诗词式”,古典诗词,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如能引诗入题,自会妙笔生花,一来文采四溢,二来底蕴丰厚,足现“英雄本色”。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如2000年高考话题作文《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一考生用《横看成岭侧成峰》(苏轼的)。
三. 点句成金“题”韵悠
直接引用古典诗词固然增色不少,我们只能叫模拟,如能在原诗上加以创新,仿写,点化则可自成一家,我自风流而居,如《怎一个爱字了得?》,化用《怎一个愁字了得》。我称之为“点化式”。
四.经典歌曲“题”新潮
音乐中不少歌名、歌词,诗意盎然,韵味十足,活泼风趣,如能引之用之,标题必能引领潮流,给人美感。如《向天再借五百年》,《敢爱敢恨走四方》。我称之为“歌词式”。
五.反弹琵琶“题”幽幽
反面切入,另辟蹊径,往往给人独特个性之美。文章贵在创新,反弹琵琶悖常情不失为上上策,我称这叫“反常式”命题法,如《愁并快乐着》,《春风已到玉门关》,《我渴望妈妈生病》。
六.数字喧闹“题”意俏
在题目中用数字介入,使题目增色不少,我《5+2=0》,谈学生上课5天,一但休息两天,一切习惯都没有了。如《1234567》,抒写与音乐的情怀。
七.移花接木“题”意专
现代新事物层出不穷,多种语言词汇不断涌现,变义用语,边缘语言比比皆是,如果能移花接木,用到题目中,可谓妙笔生花,给人又红又专之美。如《春夏秋冬的拍拖》运用流行时尚;《心灵的审判》运用法律口语;《我的同心圆》运用数学术语;《催化亲情》运用化学语言;《给心做个心电图》运用医学口语。
八.悬念跌宕“题”诱人
悬念重重的标题,一波三折的情节,精妙匠心的构思,是文章养人心,令人迷的关键,题目上设悬,可能给人幽深之感,到文章最后解悬,会有曲径通幽的美感。如《他去猜女孩的心思》、《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八式命题逐一谈,荷枪实弹来演练。
我设立一话题: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声音无处不在,对于人生的感受与思考也无处不在,请你以“声音”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学生真可谓才思敏捷,拟题层出不穷,给我震撼之感。
张小峰命题为《唐“声”取经》,他说: “我用的是点化式,我要写出大唐的千古绝声,第一.写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对人民疾苦的呐喊.第二.写出贞观年代的珠玑妙语声,如李世民痛悼魏征之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第三.写出唐末期人民的怨声载道。从声音中我懂得的诗人的情怀,明白了盛世箴言的内涵,领悟了人民生活的疾苦。这不叫唐声中悟真经吗?”语出惊人,博来掌声阵阵。
闫爽同学命题为《声声漫耳》,她说:“我采用的也是点化式,我点化李清照的《声声慢》,我要写父母的呵护声,老师的激励声,社会的和谐声,最后点声声漫耳。”
贾坤同学的命题是《无声不起浪》,他如是说:“我从陈胜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呼声写起,到宋江的梁山聚义为民除害的呼声,再写到董存瑞的那一声‘为了新中国,前进’的呼声,最后写奥运健儿夺冠的呼声,从古到今,最后点无声不起浪。”
当然还有如王周周同学的反常式命题《我喜欢噪声》,荣秋霞同学的《万籁此俱寂,但余读书声》,张小丽同学的《笑声,我所欲也》,路遥同学的《最高亢的哑语》,张红叶同学的《战之声,和之音》,王慧同学的《命运绝曲的震撼》,王书仪同学的《此时有声胜无声》……
学生能在我们的探究下,即兴命题,虽有一定欠缺,然我心甚慰。我心何想?有诗言曰。
师生同究作文路
以题先行成八式
生能妙笔写新意
成就好文垫基石
功到此时不宜足
欣然写鼎盛春秋
慰籍我良苦用心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