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好心态迎高考

作者:厦门第一中学 任勇|  时间:2005/1/20 6:38:55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735
  高考的脚步离大家越来越近了,高考前的40天往往是学生心理变化较大时期,依我多年指导高三迎考的经验,从心理调适的角度对高三学生提几点建议。
  1、要充满信心,又要适度焦虑。
  几次考下来,一些学生成绩不是太好,对高考信心不足,个别学生甚至悲观失望,这会使大脑的活动效率大大降低,以致发愣发呆,这是很不可取的。要相信自己经过前段的复习是有效的,前段考试时自己没能发挥出应有的水平,逐步树立信心,学会自我激励(如默念:“我拼搏,我能成功”),永不言败,这是走向成功的精神力量,至关重要。可以这么说,谁树立了必胜的信心,谁就能取得更大的成功。当然,考得好的学生,也不能过于自信凭自己有点实力,就自以为是盲目乐观。
  面对高考,一点不着急,不好;但过于着急(焦虑)更不好。只有保持适度焦虑,才是迎考的最佳心理状态。
  2、要把握自我,更要战胜自我。
  复习时紧跟老师踏踏实实地复习没有错,但也不能完全忘了自我的存在。要有自我意识,“我”是如何适应老师的要求;如何根据自己的特点搞好复习等。同时,面对高考复习的艰辛,学习问题的繁难,战胜自我就显得十分重要,只有“战胜自我”,才能“天宽地阔”。
  3、要专心致志,也要科学作息。
  最后关头不能松懈,复习时将自己置身与考试场景之下,这是需要的、也是最基本的要求。但为了在参加考试时有充沛的精力,就要养精蓄锐,因而科学作息就显得十分重要。古人云:“人之心不可一日不用,尤不可一日不养”,因为心“不用则滞”而“不养则瘦”。科学作息。就是不打疲劳战,不开夜车,不暴学暴嬉,注意劳逸结合,这样就能始终保持一个清醒的高速运转的大脑。
  4、要适度做题,还要归纳总结。
  我认为,每天还是要以高考的心态做卷子。有些学生认为前段做了大量的卷子,考前一周可以不做了,看看卷子就行了,我担心这些学生在考试时找不到感觉,手生,影响发挥。当然,随着考试的临近,做题的数量可以适当减少,可以把难度降下来“回到基础”。
  题目是永远也做不完的,关键在于要加强对问题的分析、归纳、总结和反思,做到“做一题,解一类,成一片”,建立自己的“根据地”,以适应更多的问题。
  5、要有进取心,也要有平常心。
  奋进、拼搏、发愤,都是必要的和重要的,这种精神要保持到高考。但到了最后阶段,保持平常心,我以为更为重要。适当给自己减压,要知道,心态越平和,考试时发挥得就越好。建议高三学生挺胸抬头快步走,多想过去成功的事,适当听一些振奋人心的音乐。要知道心态决定成功的一半。
  会的,只要高三学生调好心态,就都能考出好成绩。
 

文章评论

共有 1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

  • WCK 于03-07 22:57发表评论: 第1楼
  • 现在我的成绩很差,并且我很浮躁趁不住气,我一定要克服它,为了我的将来我一定要坚持下来。我一定要克服我的毛病,我的毛病有很多,今天就是因为我不愿意学习才没有做作业,因此我出来上网来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