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童年》后感

作者:不详  时间:2008/11/7 9:46:35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6583
  高尔基的《童年》举世闻名。在一个很平凡的星期天,我翻开了它。情绪也随着书上一行行黑色的宋体字起伏不定……
  主人公阿廖沙痛苦的童年生活感染着我。他四岁丧父,跟随悲痛欲绝的母亲和慈祥的外祖母到专横的、粗暴的、濒临破产的小染坊主外祖父家,却经常挨暴躁的外祖父的毒打和辱骂,但善良的外祖母时时护着他,处处护着他。在外祖父家,他认识了很多“平易近人”的亲戚,其中包括两个自私自利、贪得无厌,为了分家不顾一切的米哈伊洛舅舅和雅科夫舅舅,还有两个都叫萨拉的表哥。朴实、深爱着阿廖沙的“小茨冈”(伊凡)每次都毅然用胳膊抵挡外祖父要打在阿廖沙身上的鞭子,即使会被抽得红肿。但强壮的他,后来却被二舅雅科夫的阴谋给残害了……
  阿廖沙的童年是在当时一个典型的俄罗斯小市民的家庭里度过的:贪婪、自私、残忍、愚昧、专横;父子、兄弟、夫妻之间勾心斗角;为争夺财产常常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斗殴、反目成仇……但在这个黑暗的家庭里,有一个勤劳、坚强、善良的外祖母。她常常给阿廖沙讲引人入胜的神话故事,也潜移默化地教他做一个正直、果断、正义、不畏黑暗势力的人。
  阿廖沙的童年是令人生悲的,就像他的家庭一样。周围残酷的事情太多了,有时甚至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竟会发生那样的事情。但好在有外祖母——这个全家人的精神支柱。阿廖沙也还认识很多其他的人:搬进新房子后的几个房客、隔壁的三少爷,等等。阿廖沙从家人的一些“奇怪”的举动中懵懂的明白了一些道理。
  和阿廖沙相比,我们的童年是灿烂的,是彩色的;是没有烦恼痛苦的,更是无忧无虑的。有那么多的孩子甚至不懂什么叫做“打”,因为我们从没有经历过被人打、被人拿鞭子抽的滋味。那也许是一种无法想象的痛苦吧。当然,除此之外,我们的生活中也很少有家人之间的勾心斗角,为争夺财产而打架斗殴之类贪婪、凶狠的事情。更不会发生残忍的把某个无辜的人无端地折磨致死这类想都没想过的“恐怖事件”。
  天哪,如此比较,我们的童年和阿廖沙的有着天壤之别。我们每天生活在蜜罐儿里,被甜水泡着,被金灿灿的钱堆着……我们是多么幸福呀!我们从来不用考虑衣食住行,这让大人么操心就足够了,还轮不到我们呢。
  但拥有着这些,我们并不知足。我们总是奢求更多。因为,在我们眼里,大人们挣钱是那样的容易,几乎都不费吹灰之力。我们多天真啊。的确,我们不用像阿廖沙那样只十一岁就到“人间”独自闯荡。但读过《童年》之后,我们应该悔过自己曾经的奢望,我们应该擦擦眼睛,学会珍惜现在。
  那么,就从现在开始吧。我们不再奢侈,不再浪费;我们更应该开始满足自己的幸福生活。为了现在,为了将来,为了我们到“人间”的那一天。

文章评论

共有 13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

  • 456 于07-07 12:14发表评论: 第13楼
  • 太好了
  • 中学生 于02-25 12:10发表评论: 第12楼
  • 太好了
  • 李憋 于02-19 10:21发表评论: 第11楼
  • 字数太多了
  • 中学生 于02-09 17:28发表评论: 第10楼
  • 太好了!! 有利于我们学习
  • 科技 于04-25 12:17发表评论: 第9楼
  • 好,太感动
  • 艰苦大会 于04-03 13:46发表评论: 第8楼
  • 非常好
  • 就爱上的搞艺术的大唐发电 于02-27 12:35发表评论: 第7楼
  • 不好字数太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