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心思考,反复打磨——议论文语言严密性升格示范

作者:浙江省义乌中学 李清  时间:2009/3/5 18:50:02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5549
  【作文题目】
  闯,词典的解释是: ①猛冲,勇猛向前,如“有闯劲”; ②莽撞,惹起事端,如“闯乱子”; ③闯荡,奔走谋生,如“闯关东”。
  闯,有人说是一种无知的蛮干,有人说是一种无畏的英勇;闯,有人说是一种被逼无奈的选择,有人说是一种主动求变的智慧……
  闯,对人生,对民族,对国家,对科学,皆如此。
  请以“闯”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原文展示】
  闯出逆境
  生命,免不了逆流而上(以人生为旅途,可把本质特点说明)。在逆境中,有人选择退却逃避,一心只想守住所拥有的,但到头来却一无所有;有人选择奋斗拼搏(点明态度的本质是消极和积极),虽然在途中失去了一些。最后却赢得更大的收获(表述不简洁不准确,显得冗长)。只有经历过困境的磨练才能使人生得以升华。(结合标题,中心论点要明确:闯出逆境,人生才能升华)
  闯出逆境是艰难的,并不是单凭美好的愿望所能实现的(表述有误),它需要信念的支撑、勇气的支持以及智慧的支援。
  有信念,才有希望;有希望,才有动力(逗号可不要,更紧凑)。是信念点燃星星之火,是信念洗去茫茫尘埃(可结合下文苏武事例写详细点,这样叙议结合更紧密)。蛮夷的金戈铁马(原词中指中原王师,不妥)下,苏武牧羊(可写出环境以突出其艰辛)数十载,正是回归故里(不仅是这个想法,而且这个想法不是最有价值的信念)的想法(与分论点表述要一致,是信念而不只是想法)支撑着他,支撑着他(不必重复)面对日复一日的大漠的孤烟与落日,屈辱与险衅(写出在那荒凉的贝尔加湖畔的险恶环境,更有表现力,还可关注下文分论点的表述,预设伏笔)。心中有信念,才会奋力去闯出困苦的逆境,不论这个信念是伟大还是渺小,是黯淡还是光辉,它所产生的动力足以让人目瞪口呆(表述不当)。
  如果说信念是海上的一盏明灯,那么勇气便是在激流中奋进的船,承受起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宫刑后的司马迁每念及此,“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然而,在莫大的苦痛面前他咬牙挺住,正是一往无前的勇气支持着他,支持着他(不必重复)在黑暗中用犀利的笔触记下历史的真实面目,揭露社会的丑恶本质,心中有勇气才会抛却世俗目光去开辟一条新的闯出逆境的(既然“开辟”,肯定是新路)道路,勇气让信念愈加耀眼,让逆境愈加简单(逆境不会变简单,人的精神面貌才会变)。
  当然,仅仅有了信念、勇气做后盾是不够的(前文分论点的表述比较明确,这里不用重复),这就像一头牛被困在栅栏中,四处乱撞,空有一身蛮力却始终无法获得自由(联系“闯”的字形来打比方,不如说是一匹马,而“门”字那一点正是闯关的方向)。因此,智慧显得格外重要。
  智慧不是面对提问时的1001种回答,而是真正面对时的1(最好用汉字)种行之有效的想法(不仅要想更要实践);智慧不需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而是需要对身边小事的研究。疯狂的梵高(怎么疯狂法?和论点有联系么?下文会交代么?既然无关,就不用写,反而分散读者注意力),在创作期遭遇瓶颈,不断重复的突破失败并未使他失去创作的热情(热情与智慧何干?),反而(迁居和热情存在转折关系么?)从繁华热闹的巴黎迁往乡下小城,使他的画作获得新生,从对劳动人民生活的悉心观察使他寻到了毕生竭力寻找的颜色——黄色。正是智慧使他拥有新生的力量,使他从一个平凡的不得志的(啰嗦了点)画家成长为一代绘画大师(不止如此,对比可强烈些)。心中有智慧才能找到逆境的缺口,从而简化穿越逆境的步骤。
  我们的生活也许不似苏武、司马迁、梵高般的跌宕起伏,但只要我们有信念,有勇气,有智慧,无论是细雨绵绵的阴雨天,还是狂风大作的暴风天(可化用范仲淹语,更具表现力),我们都能成功闯出,寻到人生的价值所在。
  闯出逆境,弱者蜕变为英雄;闯出逆境,浮华沉淀充实;闯出逆境,瞬间凝聚成永恒。
  【诊断分析】
  新课标的实行给我们的语文学习带来了很多变化,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我觉得应该是初中语文教学中对文体意识的淡化。在初中,我们一般只学习和实践了记叙文的写法,对议论文则了解不多,也实践较少。这就使得同学们到高中后面对议论文的写作先天不足,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毛病。
  就本文而言,作者对材料的分析和立意的把握还是比较准确的,在论证时将中心论点分解为三个分论点:闯出逆境需要信念的支撑、勇气的支持以及智慧的支援,然后分别举例分析,最后总结,结构很清晰,体现了作者驾驭篇章结构的能力。从这几点看,可以归为二类文。
  但仔细观察,作者在写作时受记叙文写作手法的影响较大,没有体现出议论文语言严密的特点,中心论点表述欠明确,分论点间的衔接、叙与议之间的过渡稍嫌生硬,可有可无的话、与中心无关甚至分散读者注意力的话时有出现。
  【升格策略】
  就本文而言,问题主要出现在语言的严密性上,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准确周密、逻辑性强、形象生动,所以根据前文对原作的评点分析,就从这些地方下手升格。
  而在平时写作议论文时,我们要细心思考,反复打磨,注意这几个方面:
  1、注意副词使用的准确性。副词有表示时间、地点、程度、范围、语气等不同的作用,它们在议论文中对动词、形容词的修饰、限制与补充,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议论的力度。
  2、注意关联词语使用的准确性。根据各个分句所表达的意思,细心分析论证过程中的逻辑关系,选用与之最贴切的关联词语。
  3、在练笔中提高近义词选择的准确性。不少词都有近义词,要注意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捕捉到文字背后所含的意义,这样就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态度和主张。
  4、注意议论过程中的语言气势。议论文要把道理说透,让人折服,语言必须有一定的气势。可以借助恰当的修辞手法如反问、排比、对比等来获得这种气势。
  5、注意语言的形象性。议论文的语言有时可以适当形象化、幽默化,一方面可以将自己的论据结合进来,叙议更紧密,另一方面也能够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旧文新貌】
  闯出逆境
  生命,免不了有逆流而上的旅程。在逆境中,有人选择退却逃避,消极防守,到头来一无所有;有人选择奋斗拼搏,积极进取,有所失更有所得。但只有闯出逆境,人生才能升华。
  闯出逆境是艰难的,仅有美好的愿望并不能达到目的,它需要信念的支撑、勇气的支持,和智慧的支援。
  有信念才有希望,有希望才有动力。是信念点燃荒原里的星星之火,是信念洗去灵台上的茫茫尘埃。在鸟飞绝人踪灭的北国冰原,苏武饮雪吞毡数十载,正是不辱汉节、思君念母的信念,在孤烟与落日的枯躁交替,屈辱与险衅的反复冲刷下,照亮他前行的方向。若心中没有信念,他或者遗臭万年,或者早葬身于贝加尔湖畔的雪地冰天。不论这信念是伟大还是平凡,是朴素还是耀眼,它所产生的动力都足以让人超越自我。
  如果说信念是海上的一盏明灯,那么勇气便是在激流中奋进的船,托起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宫刑后的司马迁每念及此,”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然而,在莫大的苦痛面前他咬牙挺住,正是一往无前的勇气支持着他,在黑暗中用犀利的笔记录历史的真实,还原社会的本质,心中有勇气才能无视世俗目光去开辟一条闯出逆境的道路,才能让信念愈加耀眼,让超越变得轻松。
  一匹空有蛮力的马被困在门内,要是找不到可以突破的那一点,就只能四处乱撞而无法自由。同样,信念与勇气也离不开智慧的支援。
  智慧不是面对提问时的一千零一种回答,而是直面现实时一种行之有效的做法;智慧不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却要对身边小事细作研究。遭遇创作瓶颈的梵高,从繁华热闹的巴黎迁往乡下小城,从对下层人民生活的悉心观察中,他发现了毕生竭力寻找的颜色——黄色。正是智慧使他拥有重获新生的力量,使他从不得志的画家成长为一代艺术大师。心中有智慧才能找到逆境的缺口,从而简化穿越逆境的步骤。
  我们的生活也许不似苏武、司马迁、梵高般的跌宕起伏,但只要我们有信念,有勇气,有智慧,无论是淫雨霏霏,还是雨骤风狂,我们都能成功闯出,寻到人生的价值所在。
  闯出逆境,弱者能蜕变为英雄;闯出逆境,浮华会沉淀作充实;闯出逆境,瞬间将凝聚成永恒。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