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临沂市一模作文写作指导

作者:祖因举  时间:2009/4/5 8:43:57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1309
  作文题目
  每年都有一个元旦,当除夕的钟声敲响十二下,迎新的爆竹声震撼着千家万户的门窗时,人们说,新的一年开始了。
  每天都有一个早晨,当晨曦从东方透出第一缕微光,太阳刚刚从地平线上探出火红的脸庞时,人们说,新的一天开始了。
  每人都有一个生日,那一天,婴儿离开了母体,以他的第一声啼哭宣布自己成为一个独立的存在,人们说,一个新的生命诞生了。
  诞生,意味着一个生命过程的开始,然而,这开始并非是一个孤立的瞬间,而是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个瞬间连着一个瞬间,每个瞬间都有着自己的开端;旧的瞬间过去了,新的瞬间开始了。
  请以“不断地开始”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要求:①自拟标题。②自定立意。③自选文体,且文体特征鲜明。
  温馨提示:
  从所给的材料来看这篇文章并没有明显限制,相对比较宽泛。运动变化的事物都有开始与且永无止境。自然界中,昼夜交替、冬尽春来,意味着新的一年开始了。夕阳西下、朝阳升起,意味着新的一天开始了。在社会人生中同样存在着这样的现象,黄叶凋零、新叶萌发,意味着另一个新生命的开始。
  〈1〉从哲理层面来认识,明确“不断地开始”是大自然与人生、社会的基本规律,认识到开始的意义,倡导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2〉强调“不断地开始”的重要性:不要过分沉溺于往日的不如意,要把希望寄托在“不断地开始”中,把握好现在,把握好今天,创造出美好的明天。
  〈3〉正确理解题意,不能割裂“不断”与“开始”的关系,简单立意为“开始”,忽视话题内涵。
  〈4〉切口要小,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做到化虚为实化大为小。切忌只围绕“开始”绕圈子。
  优秀例文
  昨天•今天•明天
  分值:56
  没有永远的终点,只有永远的起点。
  海浪懂得不断地开始,于是能够不断拍向山崖,雕琢了海蚀崖的雄伟壮观;
  太阳懂得不断地开始,于是能够创造出光明的白昼与灿烂的星夜的无尽交替。
  面对现实,我们应该懂得勇于超越,不断地开始。
  一个人,应该懂得勇于超越,不断地开始。
  刘翔,这个曾让世界五分之一的心灵随着他的节奏跳动了12秒91的年轻人,将一百多年的历史抛在了身后,那110米的距离不再是黄种人的障碍,因为中国有刘翔,亚洲有刘翔,昨天的禁锢已变成今天的辉煌。然而,面对成功,刘翔没有停住,而是跨向了洛桑的12秒88,跨向了二零零七的大满贯。只有不断地开始,一个人才可以不断奔向成功的巅峰。
  一个民族,应该懂得勇于超越,不断地开始。
  中华民族,一个屹立于世界五千多年的民族。从远古的大禹治水,到战国时代的风雨云烟,到秦始皇的“六王毕,四海一”,到汉高祖的“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再到唐太宗的贞观之治…‥从“迂回包抄”的触龙,到“挑拨离间说秦王”的烛之武,再到讽齐王纳谏的邹忌…‥
  中华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华的人才辈辈杰出,昨天的辉煌,今天的发展,相信明天一定灿烂辉光明。我们中华民族懂得不断地超越,不断地开始,才能屹立世界民族之林不倒。
  一个国家,应该懂得勇于超越,不断地开始。
  奥运会花落北京,高峡傲立平川,天路飞奔长龙,嫦娥梦圆婵娟…‥步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我们的中国正已迅猛之势飞速发展,力拔山兮气盖世。我们的中国懂得不断地开始,不断地超越,不断地进步。
  一个人,如果能够不断地开始,那么辉煌的人生将永远没有终点;
  一个民族,如果能够不断地开始,那么它将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生机勃勃,茁壮成长;
  一个国家,如果能够不断地开始,那么它将一定繁荣富强,傲视群雄。
  让我们告别昨天的码头,登上今天的客船,驶向明天永远的起点,不断地开始。辉煌将属于勇于超越的我们。
  点评:读文章,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才情横溢的学生。文章思路明晰,开阖自如,由小及大,对话题 “不断地开始”作了诗意的解读,选择了丰富而又准确的材料来表明自己的观点,内容丰富充实。语言华美,句式多变。不愧为考场佳作。
  不断的开始
  分值:55
  清晨,阳光总会洒向大地,送来新的一天的讯息;春天,柳絮总会纷飞起舞,传来新的季节的歌谣;生命,啼哭的一声,带来一个新的生命的佳音。
  于是,在一缕缕的微光中,有了新的一天的开始,在一条条柔美的枝条上,有了新一季的开始;在一声声啼哭中,我们迎来了新的生命。因为有了不断的开始,生命之花才更合春意,绽放出独有的绚丽。
  不断的开始筑就了事业的辉煌。一个平均年龄不到三十岁的队伍,一个用不断开始的精神实现“嫦娥一号”遨游浩浩天宇的团队。倘若他们没有不断的开始,又怎会有千年来的飞天梦想得以实现?要知道,开始就意味着不断地冲击挫折,就是不断地轮回,在轮回中上升、前进,而他们恰恰做到了。
  不断地开始成就了伟大的人格。她几经生命的关口,终于选择了坚强,她用轮椅画出了最完美的爱心轨迹。李丽——一个残疾人,她在年幼时就开始了常人无法体会到的生命历程,经历了突如其来的车祸之后,她又开始了轮椅上的生活,因为她坚信生命的老人不会将她抛弃,她要把爱心传递给她人。这使我们从中领悟到——原来挫折不是生命的终结,我们需要的是不断地开始,不要再让生命停泊在那个令人忧伤的渡口。
  不断的开始诠释着生命的真谛。漠漠沙场,飞扬着生命的赞歌。沙柳——一种顽强的植物,它生长地葱郁,却从不低垂,从不向沙魔屈服。然而,要知道,它的每一次繁茂都要经历狂沙的洗礼,经历暴风的裁剪,它只有从头开始,不断地开始,才能长成挺拔的大树。沙柳的生命在一次次不断地开始中延长自己的生命。从它身上我们感悟到了生命的伟大与神奇,只有不断地开始,生命之河才会长流,生命之花才长开不败,生命之帆才会远航。
  不断地开始,我们才会前进。喜欢沉香花开,喜欢三月的柳絮,四月的池塘,六月的夏花,所有童年的记忆都在夕阳照射下不断地拉长,再拉长,直至消逝不见。于是,我们学会重新开始,踏进青春的门来。这里有青春的飞扬,也有梦幻的破碎,这时,我们要学会重新开始,不断地关闭梦幻与诱惑之门,不要去垂钓那一地瘦瘦的忧伤,要知道不断地开始,好好爱自己。
  只有不断地开始,才拥有瞬间的美丽;只有不断地开始,我们的生命才会更加辉煌。让我们学会不断地开始,迎接下一个瞬间的光芒。
  简评:文章的主题鲜明,紧紧围绕“不断地开始”这一话题展开,思路明晰,是一篇典范的议论文。选取“感动中国07年度人物”中的“嫦娥一号”研发团队、李丽,材料典型新颖,展示出自己阅读的广博和驾御材料的深厚功力。语言流畅,且较有文采。
  动力火车
  分值:52
  三宝回城里复读了——这是村里不小的新闻。
  提起三宝,那在金鸡岭这个百十户人家的小庄可是个无人不晓的风云人物。他是十几年来岭上第一个高中生,村里人一直认为他会是岭上第一个大学生,去年他却落榜了。
  其实,三宝早就有了自己的小九九,来到县城他才真开了眼,原来以为村里过年那几天放几场露天电影就是很高的精神享受了,到了城里才知道人家那里天天晚上可以看电影,是在很大的电影院里放的,几百张椅子整齐地排开,让人看着就舒坦,不过得两块钱买学生票。本以为村支书家的29寸大彩电就够气派了,到了学校才知道有更神通广大的电脑。
  慢慢地他就发现了自己与别人地差距,他也慢慢适应了这种差距,因为他有个信念,只要念好书,这些好日子都会拥有的。于是,他安心地埋头苦学,吃着白面馍馍就着满是香油的各种口味的咸菜,那是村里大婶们送的。听三宝说城里有钱人都买这个,乡亲们就炒好了给三宝送来显摆一下。
  高二之后,三宝面对周围的名牌已见怪不怪了,他的知识越来越丰富了,他的日记里收录了各种致富信息,他想自己一定要让金鸡岭的乡亲们都富裕起来。后来,他干脆把这个当成了主业,学习成绩开始滑坡。
  高考完了,他立即回村里和乡亲们商量致富的事情。看着大叔大伯们眼中对他的信任与期待,他觉得自己要干一番大事业的机会来了。不久,成绩单发下来了,离本科线很远——他落榜了。
  他是在自己的养蜂房里接到高考成绩单的,面对梦想的大学与自己擦肩而过,他哭了,不是因为成绩,养的蜂子死于一场怪病。
  日子在不觉中继续,三宝依旧继续着他的事业,村里人生了娃依旧还会请他给取名。
  转眼间,第二年的高考临近。
  他离开村子的那一天,乡亲们都来送他,金鸡岭显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热闹与祥和。“三宝哥,你放心,你养蜂厂的活就交给我了,你好好考,等你好消息。”三娃喊道。其他人说了些什么,三宝没记清。大牛帮他把行李搬到了车站,恰好火车到站了,大牛说:“火车真长”。三宝说:“等以后要把车站修在咱们岭上。”
  大牛信,因为三宝从不拉瞎呱。
  简评:文章立意较新,用小说的形式来展示“不断地开始”,但在文中还需再明确。语言流畅,且有一定的地域色彩。人物形象较鲜明,但凸显人物性格的细节描写较少。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