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树下的不老爱情
作者:不详 时间:2009/4/26 11:13:30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1798
徜徉在历史长河中,不知不觉来到河流的源头,梧桐是这里一道独特的风景。它穿越时空 ,向世人诉说“舜帝与娥皇、女英”的动人爱情。《史记》记载:舜南巡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舜帝驾崩后,娥皇、女英二妃前去寻夫不就,接到噩耗,痛哭不止,一直哭得两眼流出血泪来。泪珠洒在竹子上面,染得竹子满身斑斑点点,成为斑竹;而二女悲痛欲绝,跳入湘江,化为湘江女神,人称湘君(娥皇)、湘妃(女英)。“苍梧之野”成为爱情的悲剧之地。青干碧叶的梧桐,则是伉俪深情的象征,古代传说梧是雄树,桐是雌树,梧桐同长同老,同生同死,所以,文人骚客总爱把梧桐和爱情联系在一起,也许,这是它们之间的缘分吧。
在中国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中,悲剧最能触动人的心灵,爱情的悲剧更让人扼腕叹息。
刘兰芝与焦仲卿唱着凄婉的爱情之歌,在松柏、梧桐中徘徊、流连。他们生前没有团圆,死后该会像梧桐和鸳鸯一样相互覆盖,双双和鸣了吧。同时,我们在读到“松柏”、“梧桐”、“覆盖”、“交通”时,仿佛也看到刘兰芝和焦仲卿在墓穴中恩爱地偎依在一起,只是他俩的脸上还挂着人世间没有流完的最后一滴泪;我们在听到鸳鸯和鸣到五更时,仿佛也听到他俩对人世间不幸命运的一声又一声的叹息与哀怨。人们让梧桐见证着他们忠贞不渝的爱情,因为它从来不会在风吹雨打里倒下。每一个黄昏都孤独地矗立在落寞的地方,影子在夕阳下拖得很瘦很长,可是它仍然无怨无悔地守候着这不老的爱情。
梧桐在唐诗中更代表了人们对爱情纯真美好的记忆。唐诗中“梧桐”这一意象蕴含着丰富的爱情意义。孟郊在《烈女操》中写到“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以“梧桐偕老,鸳鸯双死”写出了男女之间忠贞不渝的爱情。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写到“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写出了李隆基对杨贵妃的相思离情。王昌龄在《长信秋词》中写到“金秋梧桐秋叶黄,珠帘下卷夜来霜”,梧桐寄托了宫女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渴望。
宋词虽以另一种形式诉说人类亘古不变的情愫—爱情,但它仍以梧桐来寄托情思。在宋词中最为动人的还是那位才情出众的女词人的千古绝唱,“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在“梧桐细雨”这样美丽伤怀的意境中,李清照以词代声,诉说着对赵明诚绵绵不尽的思念,这种古典情怀让多少有情人动容。
梧桐树,是棵思念的树,爱情从那里开始就应该是从那里结束。元杂剧作家白朴在《梧桐雨》里,把梧桐与杨贵妃、李隆基的悲欢离合联系起来。李隆基对着梧桐回忆:“当初妃子舞翠盘时,在此树下;寡人与妃子盟誓时,亦对此树;今日梦境相寻,又被它惊觉了。”梧桐是李杨爱情的见证者。它生生不息,诠释着李杨爱情的永恒。
梧桐树下的爱情故事仍在演绎,爱情从那里开始又结束,然后重新从那里开始,世界的轮回大抵也应该如此吧。树下的风景很美,匆匆忙忙的我们不要遗忘这种无声的美丽,让我们驻足聆听梧桐对爱情的真情诉说。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