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巧合”的四个秘诀
作者:刘云 时间:2009/5/24 21:42:22 来源:刘云123原创 人气:971
本文拟探讨一番,为初学者提供四种设置“巧合”的方法。
一、 谐音巧合法
所谓“谐音巧合”,就是利用语言中有些字的读音相似或相同,故意混淆读音,从而产生戏剧效果。
《雷雨》中就设置了谐音巧合这一情节:
鲁侍萍 (大哭起来)哦,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抽泣)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周 萍 你是谁?
鲁侍萍 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
此处作者巧妙地利用谐音,把鲁侍萍想认儿子却又及时克制住自己的心理活动描写得入木三分,收到了巨大的戏剧效果。
利用谐音巧合还可以营造喜剧效果,如:
一个骑兵在作战中不幸被俘。
“我们会杀掉所有俘虏,”敌军首领对他说:“不过由于你在作战中表现英勇,令人佩服,我可以三天后再杀,在此之前满足你三个要求。现在,你可以提第一个要求了。”
骑兵想也没想,说:“我想对我的马说句话。” 首领答应了。
于是骑兵走过去,对他的马耳语了一句。那马听了后,长啸一 声,疾驰而去。
黄昏时分,马回来了,背上驮着一个漂亮女郎。当天晚上,骑兵便与女郎共度良宵。
首领啧啧称奇:“真是一匹神奇的宝马!”他说,“不过,我还是要杀你。你的第二个要求是什么?”骑兵再次要求和马说句话。
首领答应了,于是骑兵再次跟马耳语了一句,那马又长啸一声,疾驰而去。
黄昏时分,马又回来了,这次背上驮的又是个女郎,比上次那个更加性感动人。当天晚上,骑兵与这位女郎又度过了欢乐的一晚。
首领大为叹服:“你和你的马都令人大开眼界,不过明天我还是要杀你,现在你提出你最后一个要求吧。”
骑兵想了一下,说:“我想和我的马单独谈谈。”
首领觉得很奇怪,不过还是点头应允,带着随从离开了,帐篷里只剩下骑兵和他的宝马。
骑兵死死地盯着他的马,突然揪住它的双耳,气冲冲的说:“我再说一遍,带一个旅的人来,不是带一个女人来!!”
二、 形象“兼职”法
所谓形象“兼职”法,就是让文中的人物或事物等身兼双职,从而形成复杂的人际关系,造成戏剧效果。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就安排过这样的巧合法:
当林冲因草料场中他住的草屋被风吹倒了,因此他冒着大雪去山上的山神庙借宿,而差拨、陆虞候、富安烧了草料场后也来到山神庙,可惜庙门被林冲从里面抵住了,所以他们仨就在门外说话。此时的山神庙就身兼双职,一是林冲避雪的地方,二是他们仨说话的地方,于是唱了一场隔墙戏。
这是“物”的兼职,更多的是人物兼职。如:
巧 遇
雪纷纷扬扬下个不停,道路泥泞难走,行人很少。
一个男青年,留着乌黑的头发,身穿格套服,脚蹬一双高跟棕色皮靴,骑一辆崭新的自行车。他哼着小曲儿,好像有什么喜事,车速很快。他来到一家首饰店,精心挑好了一条项链,又急忙出门上车。由于路滑,脚没站稳,险些跌倒,一松手车子摔在地上,把身旁一个年过花甲的老人撞倒了。那男青年扶起自行车,边用布擦车上沾的泥,边用眼瞟了一下那老人说:"老东西,往哪儿撞,瞎了?"老人慢慢地爬了起来,气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这时,走过来一个年轻貌美的姑娘。这姑娘穿着并不怎么讲究,但合身合体,美观大方。那个男青年一见这姑娘也顾不得擦车了,忙迎上来,满脸堆笑说:“这么冷,叫你久等了。都因为碰上这个老东西……”说着忙取出项链送到姑娘眼前。那姑娘没有理睬他,也不接项链,径直走到老人跟前,掏出手绢给老人擦身上的泥水:"爸,摔坏了吗?来,我扶您走走。
男青年见此情景,站在那儿直发愣。
雪仍在下着……
本文作者就是利用“兼职”法构成巧合的,文中的男青年、老人和姑娘被安排了“兼职”:“男青年”既是撞倒“老人”的肇事者,又是“姑娘”的约会者,而“老人”既是受害者,又是“男青年”约会的“姑娘”的父亲。
三、错位撞车法
所谓“错位撞车法”,就是文中的人物都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各自替对方做了一件事,当双方相遇时,将会产生强烈的戏剧效果。
《麦琪的礼物》就是采用了这一方法的典范:
男主人公吉姆和女主人公德拉各自拥有一样极珍贵的宝物——吉姆有祖传的一块金表,德拉有一头美丽的瀑布般的秀发。为了能在圣诞节送给对方一件礼物,吉姆卖掉了他的金表为德拉买了一套“纯玳瑁做的,边上镶着珠宝”的梳子;德拉则卖掉了自己的长发为吉姆买了一条白金表链。
四、多米诺骨牌法
“多米诺骨牌”是一种用木制、骨制或塑料制成的长方形骨牌。玩时将骨牌按一定间距排列成行,轻轻碰倒第一枚骨牌,其余的骨牌就会产生连锁反应,依次倒下。
所谓“多米诺骨牌法”就是设置“连环套”,让事件充满连锁反应,从而产生强烈的戏剧效果,让读者得到美的享受。如:
连环套
一女下夜班,一男尾随图谋不轨,女甚惧。
路过坟地,女子灵机一动,对坟墓说:“爸爸,我回来了,开门呀。”男大惧,哇哇叫着奔逃,女心安,转身欲离开。突然墓中传来阴森森的声音:“闺女,又忘记带钥匙了?”女大惊,也哇哇叫着奔逃。这时从墓中钻出了盗墓的来说:“耽误我工作,吓死你们!”盗墓的话音刚落,发现有个老头正拿着凿子刻墓碑,好奇,问之,老头愤怒地说:“他们把我的名字刻错了……”盗墓的大惧,哇哇叫着奔逃,老头冷笑一声:“敢跟我抢生意,还嫩点……”正说着,凿子掉到了地上,老头正要捡,一弯腰发现凿子握在草丛里的一只手里,老头正在吃惊,突然一个声音说:“你找死呀,乱改我家的门牌号!”老头屁滚尿流,滚下山坡。这时一拾荒者从草丛爬出,“唉,这年头搞一块废铁也得费这么大劲。”
总之,恰当地运用“巧合法”,能够使矛盾更加集中尖锐,避免隔靴搔痒,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凸现人物性格,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通过不同人物的大聚会,形成对比,从而更易于表达主题。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