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多元化评价渐成趋势
作者:不详 时间:2009/5/27 13:40:15 来源:jsrdzzj 转发 人气:326
综合素质评价成为重要录取依据
根据泰州市今年的中考方案,初中学生毕业资格由学业考试(考查)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两部分组成,综合素质评价是毕业的重要依据。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反映学生初中三年综合素质水平、在综合实践活动等非统一考试科目中的实际表现、每一学期的学业考试成绩等三方面内容。
盐城市今年也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中考录取依据。该市将综合素质评价分为道德品质、公民素养、交流与合作、学习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6个方面。前三个方面符合基本标准者,可评为合格;后三个方面分为A、B、C、D4个等级。徐州市规定,各项综合素质评价全部达到B等第及以上的应届初中毕业生,方可报考四星级普通高中。
省教研室党总支书记、副主任鞠文灿认为,把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初中生学业评价和高中学校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这是一个发展趋势,体现了各地高度关注学生成长的基础性发展目标,对学生的评价也趋向多元。这种过程性评价的导向让教师和学生更加注重教学活动中的实际行为,注重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成长。
增加体育分值且更注重平时锻炼
增加体育分值是今年不少地方出现的一个新现象。今年徐州市中考总分将升至736分,比2008年多12分,这12分全部增加在体育科目上:中考体育分将从24分增至36分。
苏州市今年中考体育分值从原来的30分提高到了40分。调整后,苏州中考的体育分已占中考总分的5.4%强。此外,盐城市今年中考的体育分值为40分,占中考总分的5%。
泰州市今年加大了对初三学生平时体育锻炼情况的考查,分数由5分增加到10分。苏州体育分值增加的10分都是考生的平时成绩,从2月一直考核到6月。徐州等市的平时体育成绩也计入中考成绩。
鞠文灿认为,提高体育分值,而且将分数落实在平时的体育锻炼上,能有效推动学校的阳光体育活动,促使学生走到操场上,走进阳光下,每天坚持体育锻炼。
热点高中指标生比例继续提升
南京市从2008年起将高中指标生招生计划由占本校计划的30%提高到50%。指标分配时对公办初中和小班化实验初中进行倾斜,平均每30人就有1个指标生计划,使免试就近入学的考生有更多进入名校就读的机会。今年,该市继续保持50%这一比例。
今年,泰州市指标生计划数比去年提高10个百分点,也达到该地区招收统招生数的50%,指标生录取最低分数线可低于非指标统招生投档线30分。盐城市今年也规定,全市热点高中一律安排50%的统招生计划定向分配到一般初中录取。
据省教研室副主任、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办公室主任董洪亮介绍,苏南地区部分区、县已经实现了100%的指标分配。指标生政策的推行,促进了基础教育的均衡化发展,也为初中毕业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升学渠道。
中考与高考简单对应仍是一个问题
中考改革也还存在着一些值得关注和改进的地方。董洪亮指出,各地中考方案中考试科目设置、分值比例的安排还存在较大差异。部分市把9门科目作为考试科目,部分市考5至6门科目。同一科目的分值设置也存在差异,如政治,有30分的,也有100分的。在全省都已全面实施新课程方案、执行国家统一课程标准的情况下,这种差异过大的现象值得关注。
此外,还存在中考与高考简单对应的现象。一些地方单纯根据高考科目的设置和分值比例,来安排中考科目和各科分值,高考方案一变,中考方案即随之变化,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质量评价的特殊要求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记者 任松筠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