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太奇技法在几种文体中的应用

作者:子洲三中 燕海亮  时间:2009/6/5 7:43:08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2089
  “蒙太奇” ,法语montage的音译,有剪辑与组合之义,是电影创作的主要叙述手段和表现手段之一,也就是把许多镜头剪辑组织起来,使之成为一部前后连贯、首位完整、主题统一的影片。蒙太奇不是两个镜头相加的和,而是能够在此基础上产生第三种意义。爱森斯坦曾说:“通过剪辑把两个不相干的问题并列起来,不是等于一个镜头加上另一个镜头——它导致了一种创造,而不是各个部分的合并。因为这种并列的结果和分开地看各个组成部分是有着质的不同。”
  这种电影手法,运用到写作中,也是一种简便易行的写作方法,就是把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生活画面或片段巧妙的“剪辑组合”起来,产生一种不同于各部分相加之和的艺术效果,用以表现某一主题的手法。
  这种手法,不仅不受时空限制,取材广泛自由,而且可以省去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段,使材料更充实、更集中;它使用片段或标题式的排列方式,这些片段或画面之间,不一定要衔接,而是各自有各自独立的起讫,每个小版块都有各自相对的完整性和相对独立性,只是所有的片段或画面必须围绕着一个主题或中心,使文章思路更清晰、更有条理;每个画面或片段,不能是同一个层面或同一个角度的内容,应该是多角度、多侧面、全方位的、立体的表现主题;另外,片段或画面的排列也必须要有一定的逻辑性,或纵或横或层层深入,不能混乱无序。
  笔者就以下三种文体运用蒙太奇手法做一简单说明。
  一、描写叙事类
  主要指小说,散文等多用描写为手段的文体。蒙太奇手法的闪光之处在于情感表达的含蓄性,内容形式的新颖性。
  (一)、描绘景物。
  比如写初春的景物,一般的写法是边叙述,边形容,而用镜头描写的方式可以这样写:
  初春。田野。
  大块大块的新绿随意的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暮春。小河。
  河水清澈见底,缓缓流动。两岸绿柳成阴,倒映水中。水面一群鸭子,逆流而上。远处一只渔船,停泊在岸边。
  新芽、嫩绿、春水;春天的气息,生命在召唤,画面层次感强,饶有诗意,而河水、绿柳、鸭子、渔船四种景物构成一幅生动的画面,给我们一种视觉的美感。
  (二)、描绘外貌。
  麦田。
  绿油油,一望无际。一位红衣裳小姑娘,提着竹篮,正高高兴兴去挖荠菜。
  小姑娘出现在面前:红红的脸蛋,水汪汪的大眼睛,小巧的嘴巴,一笑,露出两排洁白的小牙齿,腮上蹙起两个浅浅的酒窝。
  远“镜头”描绘背景,勾画小姑娘的整体轮廓,构成了“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意境;近“镜头”具体描绘小姑娘的外貌特征,远近“镜头”配合,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的形象跃然纸上,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叙事。例如在老师讲述王庆根勇夺奥林匹克金牌的事例的基础上,有学生以《金牌路上的三次流泪》为题,用镜头描写的方式,直接用几幅画面来表现王庆根的奋斗历程,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过渡。
  家里。两张破床,一张旧桌子。床上躺着生病的妈妈,桌上放着几千元借款单;王庆根为妈妈煎药;跟父亲下地干活。
  学校餐厅。 同学们吃着喷香的饭菜,王庆根啃着从家里带来的生山竽边吃边流泪。
  南京选拔赛赛场。 寒风呼啸,大雪纷飞。王庆根穿着一件破旧的单衣,冻得浑身打颤,一双脚冻得红萝卜似的露在外面。教授们感动了,纷纷送衣送钱。王庆根面对钱物,眼泪簌簌而下。
  巴黎维莱特科学城会堂。 第22届国际中学生化学奥林区克闭幕式正在进行。大会主席宣告:“第五名金牌获得者——中国王庆根。”会场掌声雷动,王庆根走上领台奖,眼泪夺眶而出。
  这样叙事,更能生动地表现王庆根在贫困中刻苦学习,获得世界化学竞赛金牌的奋斗历程,引起读者光鸣。
  由此可见,蒙太奇描写与一般描写是不同的,区别是:
  二者描写的角度不同。一般描写可以直接表达作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而镜头描写则要求站在摄影师的角度,比较客观地写人状物,不直接表达作者的主观感情和对所写事物的态度。
  二者的语言特点不同。一般描写多用修饰语,多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追求语言的生动性,以生动取胜;而镜头描写文字简约、质朴,少用修饰语和修辞格,追求语言所表现的形象性,给人以生动的视觉形象,以画面取胜。
  二者段落间的过渡不同。一般描写靠叙述性文字过渡,有时还需要一些必要的交代;而镜头描写的段与段之间则是靠“蒙太奇”艺术组接,不用文字过渡,突出空间位置,读者凭视觉形象将画面自然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
  二、议论类:
  文章可以撷选几个(一般为三个)情节片断,连缀成篇。每个片断相互独立,统领于一个主题之下。在如何展示这些画面的问题上,不同的考生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显示出各自的审美观和写作机智。概括起来,至少有五种:⑴用小标题,概括画面内容;⑵用“一、二、三”的形式排列;⑶用第x幕表示;⑷综合式,即或用序号+小标题,或用第x幕+小标题;⑸什么都不用,只让画面一个接着一个的展示出来。
  生命的天堂
  2002年陕西省高考满分作文
  浮在河面上的一双眼睛仍炯炯然,望向一条青石小径。水来,我在水中等你;火来,我在灰烬中等你……
  ——题记
  我倚在窗边,远处的山很清晰。这是一个清爽的秋日,我仿佛又看到那双含泪的眼睛。是的,我看到了……
  秋,美丽的山谷,震彻长空的巨响,高高举起的手。血,还有重生和希望。
  那对年轻夫妇在山车失事的瞬间不约而同地举起了儿子。于是,废墟里还有生命。
  已无从考证那时那景那心情,惟一可知的,是他们睁开的眼里淡淡的笑意。或许,这是一场无悔的选择。
  阳光透过窗纱,把桌前一小块地方笼得发白,濯濯的光像沙漠的惨白色。我呆呆望着,耳边似乎传来……
  炙热,一切仿佛要燃烧。丈夫搂着已开始脱水的妻子。车外,一只虎视眈眈无意让步的饥饿的狮子;车内,妻子苍白的脸和非洲饥民急需的药品……卡车出了故障,需要下车用摇把启动。中间似乎略掉了什么,因为接下来,丈夫含泪启动了车子驶向远方。身后,沙尘涌起,沙尘中,妻子那件熟悉的白裙子印染上了太阳的颜色。凝重地,在灰黄的尘土中飘扬。或许,这是一场无憾的选择。
  夕阳的余晖让天空变成七彩,清凉的晚风唱起歌。我静静注视着檐下那串淡紫色的风铃,那也是一首歌……
  翻腾的河水,不再动听的水哗声,惊恐的呼叫,层层的围观。拨开人群,纵身一跳,汹涌中起伏的身影,呼喊声……平静,或者说是死寂。杉林作响,是一首哀歌;小小的坟头,是一种无奈的寂寞。或许,这是一场无怨的选择。
  星星已经系好她们流浪的鞋,我也该给记忆打上一个结了。但我明白,这些都不是终结篇,因为人生是永恒的。生命可以延续,爱可以延续,选择也是一样,有的东西太残酷,残酷得让你不忍正视;有的东西太短促,短促得令你不及面对。但该来的该走的,都是心上的烙印,我们凡人所能做的,仅仅是慎重选择而后珍视选择,不是吗?我想,每一次无悔的选择都会带给你一束生命天堂里的圣光!
  分析:作者采用电影“蒙太奇”的手法,将三个不同场景的选择嫁接到一起,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折射出一束来自天堂里的生命圣光。无悔的选择——年轻的夫妇举起手中的孩子,将生之希望留给儿子;无憾的选择——丈夫驾车将药品送给灾民,而妻子为了让丈夫发动卡车“染上了太阳的颜色”走向天国;无怨的选择——跳入急流,舍身救人。如果说救儿子是亲情的体现,救灾民则是超越爱情的体现,救落水者则是舍生取义的体现。
  三、诗歌类:
  今天是大晴天\你却带你弟弟出现\看到他的脸\心情马上变雨天\像伤口被洒盐\我的痛无处伸冤\约会变成梦魇\带他去电影院\想要将你的小手牵\他却坐中间\正演精彩的画面\他吵着要小便\来到了厕所里面\居然笑我被骗\一起去逛公园\拍下甜蜜画面\回到家才发现\没有装底片
  在这段歌词里,描写了几组画面:第一组,与女友约会,却见女友带弟弟出现,心灰意冷;第二组,在电影院,弟弟坐在两人之间,破坏气氛;第三组,被弟弟骗至厕所;第四组,逛公园拍相片回家发现没底片。这几组镜头叠加在一起就完整地表现了女友弟弟这个超级大灯泡的破坏性。这是由于情节发展进程的大幅度省略所造成的跳跃,歌词的叙事节奏得到加快,而且叙事容量也被大大增加了。
  作为一种阅读文本,歌词的跳跃性特征加快了叙事节奏,有效地避免了情节的拖沓和静止的景物、缓慢的抒情,从而使听腻了情歌的听众能够获得一种新的听觉感受。而且,由于跳跃性的存在,听众需要把许多个别的镜头组合在一起,这就迫使他们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才能赋予那些断续的画面以逻辑性和连贯性。
  在运用蒙太奇法写作时,所写内容要有画面感,像电影,用镜头说话。这些画面之间不但时空可以不同,而且人物也可不同,事件也事件之间往往没有任何具体的联系(个别例外),如天地上下,古今中外都可入文,把那些时间或空间跨度大、线索或头绪纷繁的材料,穿插组织起来,灵活的展示了话题或文题以及自己的主题,可以取得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议论类的文章,最好在每个镜头后用一句话点出中心,就像电影中的画外音。
  总的来说,蒙太奇技法只是写作方法之一。用这种手法时,要正确理解“剪辑组合”的含义,应当防止断章取义、随意拼凑的现象。学习写作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平时要加强综合训练,练好基本功寻求一种真正适合自己的一种写作方法,才能应对各种类型的写作需求。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