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录重庆造假状元涉嫌违什么法?

作者:秦建中  时间:2009/7/7 7:11:07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382
  本不想再写有关重庆造假状元的评论文章了,原因是人微言轻,汹涌的民意也无法让重庆有关方面全部公布造假学生的名单,更何况是一篇无足轻重的文字了。
  然而,看罢新京报上的一篇题为《弃录重庆造假状元何川洋涉嫌违法》的评论后,觉得国人的麻木已经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了。惩戒造假考生,并非仅仅事关数十个考生的前途,更关乎是否能够有效地遏制全社会的造假之风,更关乎一个社会的公平正义能否最大限度的实现。北大弃录何川洋就是对造假说不,就是利用自己有限的力量来推动社会的进步。
  文章在开篇就高调唱道,受教育权作为一项公民基本权利,不可随意剥夺和限制。可是,殊不知,何川洋们的造假行为不知道要剥夺多少与他们同龄的考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一些人只看到了何川洋被弃录后的痛哭流涕,可却没有看到还有许多考生脸上的无助与绝望。
  何川洋民族造假是他父母所为并不虚假,要说他一点都不知情却是狡辩。在他的中学时期,何川洋肯定要填写多种表格,试想,当他写下本不属于自己的民族身份时,造假之荼毒就早已浸透他的灵魂。
  我们不奢望何川洋当打假英雄,他也不可能与为自己前途着想的父母亲分道扬镳,更不能让一个还未步入社会的孩子独自承受社会之病痛。但是,对何川洋的惩戒是必要的,北大的弃录可谓是恰到好处,沉痛的教训或许会让何川洋明白做人的道理。
  社会舆论批评重庆造假状元并不是迁怒何川洋,在这一事件当中,何川洋也是一个受害者。凭何川洋本人的学习成绩,即使不要民族加分,他也能走进高等学府的大门。北大之所以弃录何川洋,人们之所以指责重庆造假状元,其实剑指的是目前极其严重的社会不公。
  “毕姥爷”之所以从央视的春节晚会上走入现实的社会生活之中,是因为我们的社会有着“毕姥爷”生存的丰厚土壤。当没有家庭背景的大学毕业生在人才市场挥汗奔波的时候,有的大学生在上学期间就已经走进了公务员的序列。如果从入学到就业都充斥了社会不公,试想,老百姓的子弟岂止是象何川洋被弃录后痛哭流涕。
  我不知道北大弃录何川洋违反了什么法律,据那篇文章的作者说,何川洋有受教育的权利,只要考试合格,就得保证其获得高等教育。看到这里,笔者哑然失笑,原来指责北大弃录何川洋违法是因为没有满足拥有特权者的权欲。其实,如果北大是他家开的,如果北大的校长受制于他的父母,何川洋上不上北大也轮不着我们在这里说三道四。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