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语文复习的反思

作者:何海桐  时间:2009/10/24 19:18:52  来源:xinhuicancan 原创  人气:1183
  高职考试过去了,回顾这大半年的复习,感受良多。特别是面对学习行为习惯和学习成绩都很差的学生,他们对自己的人生走向朦朦胧胧,很少考虑,因此,大部分人在家长的要求下很不情愿,又无可奈何。学习上漫不经心,认为自己不是读书的材料,对学习丧失信心。因此,我首先自己树立信心,对他们充满热情,充满爱心。用教师的热情去激励他们的学习热情;用教师的爱心去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同时改变自己的心态,积极面对,拟定教学方法,研究近几年的考试方向和试题,并就当前语文试卷“基础知识、阅读理解、作文训练”三大板块为突破口,采用“课本为纲,练习为目”的复习方案,寻找合适的复习方法,终于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一、重课本,抓基础
  历年的高职语文考试,不管题目多难,总是以大纲为本的,所以学好四册职高语文教材乃是重中之重。而配套的练习等复习资料,所起的是巩固辅助作用,我们自然不能抛开书本去追随练习,本末倒置,徒劳无功。
  鉴于职高学生本身基础薄弱,初中时语文基础没有打好,导致到高中学习的能力低下,进而产生恶性循环,疲于学习和思考,课堂上讲授基础知识就懒得听,甚至大部分学生根本无法听懂。进入复习阶段,我抓住学生的学习心理,从最基础讲起,使每位学生都能听懂。平时课堂上对成绩不好的学生多提问,让他们把基础打扎实,使之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乐于学习,从基础知识的学习中得到收获,进而增强自己的学习信心。另外,在复习基础知识的时候,我注意把握好难度,避免内容过深而给学生增加心理负担;在讲解时力求浅显易懂,循序渐进,避免为了赶进度而不讲质量,在学生根本还没来得及复习的情况下,就把基础部分完成了,这样势必影响到后面的复习效果。完成了基础知识的复习,我比较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以各地的练习题为蓝本,启发学生以所学的知识去分析题目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选这个答案,使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这样,通过练习的巩固,逐步打下了基础。同时,我还根据自己对学生的了解,研读教材和练习,自己出题目,让学生反复的练习、思考,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提高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才能为日后的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重阅读,促能力
  现代文阅读能力的考查,在高考试题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已成为语文教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头戏。它涵盖面广,内容丰富,形式多变,做法灵活,所以学生失分较多。加之过去只考练习上的阅读题,教师只需将同步练习上的题目做好就行了,这样虽然给教师复习上方便了,但是却苦了学生,因为学生要将这些题目的答案背下来,要学生背这么多东西实在太难了,而且收效甚微,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面对这种情况,我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必须接受阅读训练,养成良好的阅读能力。我从以往的试卷分析看出,高职考试阅读题有了变化,同时也欣喜地看到命题者的改革创新意识。在复习过程中我紧抓命题方向,有意识地打破那种传统的复习方法,紧紧围绕考纲的要求,注重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高。在复习中,具体采用这样的做法:
  1、从课文入手,精选课文的重点语段,结合教参要求,自行设计题目,由浅入深,出浅显的比较能力、一点分析、简单的归纳(而不需要整理)、一些逻辑思维的东西,出想象,让学生有一点儿发挥的余地,引导学生理解语段的内容以及重点语句等。语段训练时,首先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内容,对课文有个全新的整体概念,进而要求学生看训练的语段,请他们认真地阅读语段,并按要求逐题解答,之后再给学生3-5分钟的时间,对该语段进行反复朗读,然后将这些重新做一遍,检查是否答案有所不同,若有不同,就要思考为什么会与刚才不一样呢?学生通过前后的对比,对阅读理解有了一定深度的领悟,无形中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经过这样反复的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有了大幅度的进步,准确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2、常言道:授之鱼,不如授之渔。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时,我更重视教会学生阅读方法,如果让学生做大量的阅读题,而不指导学生的解题方法,那么复习效果肯定不佳,往往事倍功半。为此,在阅读训练中,我将练习和方法指导相结合,剖析该题所采用何种方法,让学生做了一道题,就能掌握几道题,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从而达到感性向理性的飞跃。
  3、阅读复习,讲究讲练结合,光讲不练则没有效果,讲完知识点后,我当场提供难度相当的题目,让学生回答,巩固所授的内容,使学生学有所得,激发阅读的兴趣。另外,实行课堂当场练、课后配套练,一周一测试,周而复始地深化训练,并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绩效评估,总结复习效果,查漏补缺,以求达到实际成效。
  三、重积累,求提高
  作文是语文高考的一块肥肉,考生的成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在写作方面得高分。历年来,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在高考复习中都非常重视写作,但是作文水平的提高不是朝夕就能成效,所以作文复习是个难点。尽管如此,在复习过程中,如果我们注重平时的积累,课堂的引导,课外的强化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也能使学生在写作中尝到其中的乐趣。
  素质教育的今天,给高职试卷命题带来冲击和挑战,这几年作文题面目焕然一新,出现开放型的话题作文,针对这种命题趋向,我们在复习时应有的放矢,加强学生这类作文的训练,话题作文的复习,首先要有素材。我找来材料,课堂上让学生围绕话题展开辩论,各抒己见,教师予以正确导析,对于正确的观点给予肯定,而对于那些不符合话题的观点则予以指正,经过相互间的激烈讨论学生就有了深刻的印象。此后,还趁热打铁,要求学生将所讨论的观点述诸文字,写成一篇作文,按照这样反复的练习,学生的思维活跃了,也有东西可写了,习作的水平自然水渐船高。当然,作文复习不能急于求成,急功近利,而是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地去领着学生走向写作的殿堂。在作文复习时,我们应该给学生梯子,让学生自己去攀登,而不是扶着手走,现在部分老师担心学生没内容可写,于是准备大量的作文材料给学生,这种做法有待深思。高生基础差,作文水平低下,这一点,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但只要我们因材施教,营造轻松和谐的习作环境,耐心指导学生的写作能力肯定会有提高的。
  高三的复习,教师对学生的学法指导非常必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极为关键。同时,必须对学生作出严格的规定,明确包括作业在内的各项要求,防止学生出现松懈、拖沓现象。要把课堂作为基本阵营,而把课后的积累、总结作为提高成绩的大后方。如果这两方面结合有效、操作得法,学生的成绩是大有可为的。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