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心姐姐卢勤老师访谈:教育的目标就是挖掘潜能

作者:佚名  时间:2010/2/26 17:39:13  来源:流浪客 转发  人气:563
  访谈嘉宾: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总编辑 首席教育专家知心姐姐 卢勤老师
  搜狐教育主持人:我们今天非常容幸邀请到知心姐姐卢勤老师,卢老师您好。
  卢勤:您好。
  搜狐教育主持人:能否请您谈一谈今天参加盛典的感受?
  卢勤:很振奋吧,我觉得搜狐网非常重视教育搞了搜狐教育,而且还把教育中一些有建树的人评出来,我被评出来很意外,因为我做的是很多基础工作,说明这个网络关注了每一个人,所以我觉得责任更大了,压力也挺大的。
  搜狐教育主持人:请您谈一谈中国教育目前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卢勤:现在中国教育问题挺大的,这个问题让很多当校长老师的人非常困惑的,让当家长的人非常焦虑的,让当孩子的人是非常不喜欢的,所以教育搞成这个样子我很着急的。
  我记得小时候教育是很快乐的,我们在一种很快乐的生活中长大,一直留恋小学中学,我们老师至今跟我们是一种朋友的关系,我们觉得教育本来应该给孩子留下快乐,留下一种回味,留下一种永远不能忘记的记忆。
  但是今天的孩子说实话对教育非常困惑的,很多孩子逃到国外去了,因为他对中国现代的教育不满意,还有很多孩子因为不爱读书,就不想读书了,所以我现在遇到了很多困惑,很多人来找知心姐姐是因为他不读书了,在家里一待两年三年,家长非常困惑问我怎么办,其实这还不是一日之谈,从小时候到大,他为什么读书,都没有搞明白。
  所以教育到底是要干什么,好像应该冷静的想一想,我觉得今天我在跟我们那些知心家庭学校来的校长也说,人搞什么事要有预见性,我们今天的孩子是为明天的服务,他应该说我们的教育培养明天的人才,我们就要为他着想,等你12年以后,等你15年以后,这个社会需要你吗?你身上的素质能够满足这时候的需求吗?那时候你能从事什么样的职业而今天你的能力够吗?我们应该为他着想,而大家都是为分数着想,而上了大学之后谁管呢?大学毕业之后谁又管呢,所以没有人管这个事情,所以有点近视眼太功利了。
  爱因斯坦有一句话“忘不掉的是教育”,孩子离开学校能记起什么呢,是什么在他童年中受到教育记忆犹新,一辈子不能忘记了,很少很少,今天一个最大的问题教育目的到底是什么,是一种城市,是一种模式化,还是一个证明,我上过学了,还是说为孩子未来着想,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有钱的人都送到国外去了,没钱的人就耗着,还有的没有钱的人不读了,读书读了也没有用,从大学生找工作难看出我们教育发展目标不明确,不仅是大的教育目标不明确,每个人方向不明确,每个人都知道我跟你不一样,我是搞那个,你是搞那个的,我将来在这方面发展我就有我的立足之地了,不一样。
  所以我们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我天天跟家长讲龙生九子,子子不同,龙生九个孩子,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本事,教育是一种潜能的反映,教育30%在唤醒,70%在等待,等待着孩子长大,并不是一蹴就成的,没那么快,从学校要明白,教育的领导者要明白,学校要明白,家长和孩子都得明白,我今天为什么读书,明白得越早越好就跟人找对象似的,为什么有人找不到对象,因为他找不到什么样的,如果你想找一个高个发现街上高个很多,如果想找矮个发现街上矮个也很多,所以教育本身要明确目标,这是最重要的。
  搜狐教育主持人:能否请您给家长、学生一些建议,通过什么样的方法能够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
  卢勤:我觉得首先要明白每个人都有潜能,教育的目标就是挖掘潜能,就像当时谢军爸爸妈妈都是清华,但是他跟妈妈说,我每在棋盘前面特别兴奋,尤其下国际象棋非常兴奋,而坐在书桌上觉得非常难受,妈妈应了他的要求,结果他成了象棋世界冠军,然后之后又走进了校园。作为家长要明白我的孩子哪最棒,不是跟人家孩子比,瞧人家孩子是金子,你的孩子是沙子,再差的孩子都有好的方面,再有个性的方面都有一个方面是杰出的,要发现它,教育首先是发现,然后从学校来说学校要因材施教,给予不同的平台,不同的激励手段,教育不是把每个孩子越弄越不行,教育是把每个孩子都弄得行,我今天不行,我明天行,这种期待就像一个锻炼好身体准备长跑的孩子一样,出了校门会跑得更快。首先要明白这样一个责任,并不是把每个孩子送到某某学校就算是成功,不同的教育方法,所以教育的难度越来越大了,不是说一刀切就可以了,不是一个标准就能评价所有孩子,也不能说一个考试试卷把所有孩子衡量出来,这种评价方式就误人子弟了。
  搜狐教育主持人:您对中国的教育有什么样的期待呢?
  卢勤:我觉得中国教育春天已经来到了,大家都在关心教育,现在无论是孩子,无论是大人,还是无论是老师、校长,还是家长都在关心教育,当大家都关注这个事情,这个事就有希望了,有人来评说他的是非,有人拿事实来说明他的结果,还有很多人会提出很多意见,我很希望教育部门采纳大家的意见,我特别觉得现在有些学校工作做得非常不错,像我们知心姐姐正在搞教育的一个高峰论坛,您看北京光临小学校长讲的我能行的教育,让每个孩子在学校都有成功感受,都能拿到奖状回来,让每个孩子上小学都当一次干部,五年级没有当上,可以向校长提出申诉,很多方法做得很好,包括山东向阳小学校长也讲得很好,一个农村学校让所有孩子快快乐乐,永远不会忘记向阳小学,其实把这些好的教育拿来大家学学,并不一定都一样,国家那么大不可能都一样,我觉得教育首先要把已经进行好的教育方式拿出来,观摩,大家来学习,同时把那些人才拿出来看看,那些成功的人对社会有贡献,他的小时候是怎么走过来的?他是都是一百分的学生吗?都是清华北大毕业的吗?不是啊,他们怎么成功了,成功的因素是什么,用事实说话可能最好。
  搜狐教育主持人: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专访,谢谢!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