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心孤诣促发展,想方设法掘潜能
作者:城北初级中学 高家湘 时间:2006/5/7 8:00:52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483
怎样才能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呢,作为一种智力资源,学生学习的潜能是多方面的,如果教师能合理地充分有效地开发挖掘,那么每个学生都是优秀的人才。
首先,挖掘学生的自信心。自信心是学生心灵的阳光,有了阳光,心才能灿烂;是积极进取的支柱,有了这根支柱,才能变得积极进取坚强乐观。人的潜意识都存在一种积极向上的潜质,对学生来说,教师能够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无疑是给学生插上一双高飞的翅膀,点燃一盏心灯。教师要以鼓励为主,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以初三学生为例,刚进入初三的学生面对突如其来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的改变,都有一种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感觉。特别是艰辛努力学习后换来的是月考成绩的不理想,或是失败的成绩,这时的学生,以鼓励给他们信心,让他们看到希望,于是在他们的周记本或试卷上,我为那些丧失信心的同学批上一两句闪光的语言,如“彩虹总在风雨后”,“山再高没有人的脚背高”,“努力拼搏,希望无限”,“能改变自己命运的只有你自己”,“追求的过程比结果更美丽更动人”,用多种语言激发他们的自信心,教师的点滴鼓励哪怕是只言片语,往往能打开一扇心灵之门,让灿烂的阳光射向失落的心,这样接受阳光洗礼的学生又怎能不激情满怀投到学习中去呢?
有时在课堂上给学生信心更能激发他们的自信,相对于语文课来说,对学生的课堂答问往往可以开放性多元化处理,不能局限和拘泥标准答案,因此对每一位同学的答案只要是合情合理的都要充分肯定,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使学生的自信心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满足,让学生心灵的火花光彩四射,如果能这样,又何愁学生不学呢?
二、挖掘学生兴趣的潜能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与乐知者。”要想使学生乐于学习就必须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师要善于寓教于乐,充分调动学生多方面的兴趣,激励学生自主探究,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学习可以用多种方式激发培养学生的兴趣,如文学常识比赛、书法比赛、诗歌朗颂比赛、作文比赛、演讲比赛、手抄报比赛等等多种多样形式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当然在各种语文活动中对学生遇到的有关问题要正确指导,这样每位有特长的学生就会充分地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在兴趣中体会成功,在成功中培养兴趣。我让学生自办优秀作文剪辑报,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办报活动中去。用丰富的想像给自己的小报命上一个个诗意的名字,如《霁》《梦翔》《透明风》《秋韵》等。这样学生的兴趣被极大地激发了,从而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知识,提高了写作能力。
三、挖掘自主学习的潜能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地挖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潜能,高尔基曾深有感触地说“自学是世界上一切财富中最宝贵的财富”,可见,教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多么重要。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的灌输方式,真正地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教师要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洋思中学利用自主学习“先学后教”“先练后讲”,就是充分挖掘学生的自主学习潜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自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了巨大教育效益,挖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潜能就是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力,提倡探究式教学和研究学习。
第四: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
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地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现应归功于‘为什么’,而生活的伟大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所以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能够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这个环节中最重要的是教师如何激发学生质疑的勇气和力量,在课堂上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能引发学生思索,会思考的外部环境,这个外部环境就是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能激发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的课堂气氛,在这种氛围里教师要以平等和微笑及亲切的态度对待学生,缩短老师和学生的心灵距离,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在这种氛围里教师要多给学生鼓励,能让学生畅所欲言。在质疑释疑中迸发出创新火花,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师的呵护中得到挖掘,充分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学生受益无穷。
2006年1月17日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