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高考范文来攻错
作者:淄博市教学研究室 陈鲁锋 时间:2010/4/27 20:25:17 来源:wilywilywily转发 人气:456
巧借高考范文来攻错
(1)深层感悟方能见解新颖
材料作文审题难度大,只有引领学生深层感悟材料,才能提出新颖见解。
相对话题作文、标题作文而言,近几年的高考材料作文类型更加注重思辨能力的考查,一般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但又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因此,“吃透”材料,深入把握材料的内涵与本质,按照“材料反映了什么,揭示的深层寓意是什么,对人生社会自然的映射有哪些方面”来观照材料,较深入地“开掘”材料的各个维度,才能提出新颖的见解。
如2008年海南省高考作文“母女俩三次与鸟的接触”材料,可写的角度很多。但很多考生对材料分析不透彻,浅尝辄止,使得文章立意仅仅停留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上,流于平俗。而该省的满分作文《爱鸟之心》则显示出作者的深层感悟:从“母女俩三次与鸟的接触”中提炼出“爱而无责任,是空泛之爱;爱而不敬重,是轻慢之爱;爱鸟之心被商人利用,适成害鸟之因,则是盲爱”等观点,洞穿材料内核,切中材料肯綮,自然与众不同。
关注材料易为人忽视的维度,适当拓展,也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该省另外的一篇满分作文《思维解读幸福》,则从材料对于“思维与幸福”之间的关系的映射来立意的:从为闻鸟声而养鸟却致使鸟饿死,到听朋友劝戒“依依不舍”放飞鸟,到参与放生活动而兴高采烈,引申出“改变思维的角度和方式,我们就会有新的感受和发现,就会体验到幸福”的观点,也是颇为新颖而贴切的。
(2)与时俱进才显材料新鲜
文章合为时而写,不钻“故纸堆”,引领学生将时代活水注入高考作文,是确保材料新鲜的重要途径。相对熟稔已极、已呈现滥用倾向的“司马迁创作史记”、“李白不屈从权贵”、“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苏轼被贬而作《赤壁赋》”等事例,关注“农民工子弟”生存状况、纵议“百家讲坛”之优劣、探索“奥巴马当选总统”之谜、解析张艺谋“奥运会开幕式”创作团队成功之处等素材无疑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少一些陈腐气息,多一些与时俱进的味道,作文才能呈现出一抹清亮的色彩。
如2008年广东省高考命题作文“不要轻易说 ‘不’”,不少考生的作文依旧在陈旧历史事件的圈子里“打转转”,只是罗列了一些历史名人的坚强的事例。如文天祥创作《正气歌》,没轻易说不;布鲁诺被活活烧死,没轻易说不;杜甫流离失所,没轻易说不,等等。而该省的一篇优秀高考作文则弃陈旧,专注鲜活材料的运用:面对1998年的特大洪涝灾害、2003年的非典肆虐、2008年的南方大雪灾、拉萨暴乱和汶川大地震,我们的党中央、人民、军队等迎难而上,不仅没轻易说不,反而创造出一系列的诸如抗洪精神、抗震精神、抗击非典精神等精神财富。该文处处散发着时代气息,与充斥着“陈谷子烂芝麻”的作文形成强烈的反差。
再如2008年山东省高考话题作文“春来草自青”,有一篇优秀作文凭借着新颖的材料脱颖而出:“百家讲坛”栏目在“高度决定视野,角度改变观念,尺度把握人生”理念指引下,推出易中天、刘心武、王立群、纪连海、于丹等专家,使之红遍大江南北,经典文化借助现代媒体走向一个新的阶段。该文显示了小作者对于时代生活的关注与留心,新鲜素材的运用自然使文章越上发展等级。
(3)突破常规昭彰构思新巧
引导学生作文构思,贵在打破常规,独树一帜,思人之未思,言人之未言,既在预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新巧的构思往往给人一种视觉乃至思维的强烈冲击,是对常态作文思维模式的一种反拨。在写作训练中,坚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对生活生存状况做艺术化提升,久而久之,往往会实现由构思合理到构思新巧的提升。
构思新巧也并非坐等灵感闪现,整合已有素材,艺术化再现历史镜头,加以合理想象与渲染,也能收到奇效。如2008年北京高考材料作文“瓶子、沙、水与石头”的感悟,很多考生针对“好象到了极限,其实还有空间”的立意选择了议论文体,呆板有余,而灵秀不足。而一满分作文《月出青云,临风书雪》却选择了记叙文体,生动再现了王献之学习书法的三个阶段:献之书法小有成就阶段,羲之在献之写的“大”字下加点,献之母亲慧眼识“点”;献之书法“高原”阶段,父母在激励的前提下,委婉点拨其不足;献之书法“炉火纯青”阶段,在父母的连声赞叹中,献之却感受到艺术空间的深邃无穷。该文佐之以环境描写、人物对话与心态描写,构思之巧让人啧啧称奇。
聚焦现实,换一个角度审视,身临其境加以刻画,也能收到构思新巧的效果。如2008年全国卷I“抗震救灾”材料作文,大部分考生只是从第三者的角度状写汶川地震的惨烈、全世界爱心的涌现及灾区人民的抗震救灾的行动,人云亦云,“撞车”撞得很厉害。而一篇获得56分高分的作文《逝者自嘲》则与众不同:小作者以汶川地震逝者的身份状写自己与孩子在地震中由楼顶陷入废墟等待死亡的心路历程,极力写出被埋的绝望与痛楚,将温总理的喊话、从四面八方赶来的救援者的救援、在灵魂升入天堂中对被埋孩子的深情祝福巧妙结合在行文中,让人动容,让人感喟!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