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千年以前

作者:张浩  时间:2010/7/19 21:35:41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833
  80年代后的青年,总喜欢新鲜的事物,他们追求新潮与享受。即使是读书也从来不去读那些古古板板的文章,难道中国五千年的文化真的使人不屑一顾吗?不!中国的历史是最灿烂的历史,中国的文化也是最宝贵的文化。我应为她而赞叹,应为她而欢呼。我宁愿回到千年以前去回味那诸子百家的文采,去倾听春秋战国的心声。
  诸子百家里,我们可以找到“舍生取义”的孟子;具有“仁爱之心”的孔子;有“无为”之思想的老子;更有“非攻、尚贤”的墨子。也许在一部部史书中,只存在着他们功成名就的名字,但又有谁去深刻体会他们如大海般的思想呢?也许当他们的故事在中国的大地上再次掀起高潮时,我们才会明白在阳光下他们的精神有多么使人震撼。
  读诸子百家的文章,需要用心去读。也许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得到一份丰厚的礼物。畅游在诸子百家之中,因为我们会明白孟子的苦心“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也因为我们会理解墨子的心声“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辨矣。”更因为我们会发现庄子的天分“以无厚入有间”。所以我们更加具有风采,更加具有精神的气息。
  记得在《韩非子•五蠹》中有这样的一段话“故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还记得《荀子•王制》之中也有一句话“故序四时,裁万物,兼利天下。”也许我们无法去做一个政客,但是我们会明白历史的更替与物事人非的升华。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
  “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
  ——《礼记》
  看诸子百家,对我们更重要的是明白怎样学习。也许社会上关于学习方法的文章,有很多,但是真正对我们有启发作用的又有多少呢。我们何不去听听诸子的教诲,去看看百家的箴言。
  时光在流失,生命在流逝,也许经过万世的传承,到最后我们会遗忘过去,甚至那些荣光一时的名字又有谁能记得?一千年以前,战火的纷飞造就了诸子百家的风采;千年以后他们的文采与精神仍然使我缅怀。对于生命真谛的启示,让人不可琢磨,但是当诸子百家的风采再现时,我们会发现真谛离我们是那么地接近。记得在西谚中读到这样一句话“我在世上走,记忆是唯一的行李。”我们的行李又是什么呢?也许是金钱!也许是权利!不!我们带走的应该是一种精神,是一无往不利 的精神。所以对那千年的回忆我们不能忘却,即使是当千年尘埃隐藏住诸子百家的风采,我们也要用智慧的眼光,去揭示那先人万古不变的传承!
  对于诸子百家我感到的是一种肃穆,如果让我回到千年以前,我也会毫不犹豫地说:“无悔!”                        

文章评论

共有 1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

  • 芳芳 于07-24 15:37发表评论: 第1楼
  • 我认为,你选的标题很好,但内容空虚,消极的态度明显。努力哟,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