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侃而谈之高三考试前的心理调节
作者:不详 时间:2010/9/11 16:37:04 来源:linover转发 人气:2292
真正的高三生活凭的就是一种氛围,外部的客观氛围和内心营造的氛围。有同学在给我的留言里写道:“高三,让我们一起度过!让它不那么孤独!对于高三的我们而言,生活是没有什么色彩的 。我小心翼翼的把自己愿望保存起来 埋首在理科题海里 。。。”。也有同学曾对我说:“我不是不想学!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上进之心!但做题速度慢,消化内容时间长已经令我很难回到当年踌躇满志的状态了!我CS很好, 3C,DOTA整个学校没一个人比我强!但那也只有在虚拟世界中能得到满足!学习吧!祝我能考上个理想的大学!祝我自己能尽量少上网,尽量克制自己的玩心!静静的学会习。不为别的,只为对得起自己之前十多年的努力!”还有同学感慨道:“避关一年,世界将如何更迭,很多事会不再,很多人会走失,为了高三,我都放弃了很多 ,同样为了高三,我又学会很多,高三生活是一种精神 ,我想 , 我是勇敢的。”。。。我曾为他们这一串串发自内心的话语所感动,身为同龄人的我瞬时间感到我们这一代人在高三中长大了。回想起来,看到这些话语倒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儿。在我不长的高三生活中除了超级多的作业外就是不断的考试,我想,高三的考试也一定是很多同学心中的一块心病。作为一个学长,我想有必要来说说再高三一年里应该怎样面对这些考试。虽然不能面面俱到,但望能切中要害。
考试前
首先我不得不说一个高三学生在考试前知识量的积累是拥有一个健康的考试心态的必要前提。我们常说:“初生牛犊不怕虎。”其实,小牛并非真正不怕虎,而是不知道和老虎打交道的危险性。同样,不要以为你真的不怕考试,那是因为你还不知道每一场考试对你意味着什么。看看那些每次考试中胸有成竹的人,正是他们有了大量的积累从而在做卷子时有一种“一览众山晓”的感觉。根据经验,高一、高二认认真真,脚踏实地搞学习的学生到了高三反而会很轻松,在总复习的过程中温故而知新,可以说,那种人的压力最小。然而大多数人在高一高二是又玩又学过去的,一到了高三后瞬间感觉到:“天啊,我到高三了。”好了,问题来了:高三学业就顿时好紧呀,怎么办?我的回答:“就那样办!”你还能怎么办?!老老实实的上课认真听讲,老老实实的做完家庭作业,而且你必须花费更多的功夫到学习,因为你的高三的起点比那些人要低得多!所以,听我的,如果没有充足的知识的积累便想在高三考试中保持好的心态,impossible!
第二,考试之前最容易产生一种心理---浮躁。总觉得某一个知识点会考,但有顾不上另一个,因此而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总而言之,觉得时间不够。那么,我想说,千万不要认为时间不够,不存该在什么时间够不够的问题,问题在于你是否认真对待着或长或短的时间。我曾在中考前两个月的一次重要考试中理综拿了一个不及格,当时班主任已经快对我没有信心了,但我没觉得自己不能创造奇迹,于是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玩了命的做理综题目。当然,效果也达到了,第二次的大考中理综拿到了年级第一。浮躁的衍生品是紧张,实验表明,一组儿童在情绪良好情况下平均智商为105,但在紧张状态下却降至91,两者相差十分显著。因而我们高高兴兴地学与愁眉苦脸地学,效果是不一样的。心情高兴时,会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有强烈愿望去学习新知识,会感到大脑像海绵吸水一样,比较容易把知识吸进去。而烦恼、焦虑、愁闷、恐惧时,会降低学习的愿望和兴趣,抑制思维活动,从而影响智力发展,考试中的紧张情绪更是影响发挥。一位名叫克拉克的澳大利亚长跑健将,从1963年至1968年曾17次打破世界纪录,被称为田径场上的奇才。然而在他运动巅峰期的两届奥运会上,却连连失常与金牌无缘。由此,人们以这位运动员的名字来形容大赛中的失常现象。其实“克拉克现象”并不奇怪。75%的学生临考前都有紧张、焦虑、恐慌情绪,想象当我们面对决定人生前途的高考,我们的精神压力、心理负担很重,因此容易怯场。比如:一进考场便心跳加快,头脑晕乎乎的,面对试卷,脑海中一片空白,一走出考场,又感到题题会解,但一切已追悔莫及。考试结果也说明,许多同学落榜,并不全是因为考题太难,而是因为思想过于紧张,从而导致记忆混乱、思维阻滞而发生失误。所以说啊,同学们一定要学会慢慢来。。。
最后,考试前检查一下自己的文具,别看这问题小,但真的要是因为少带了一样文具而造成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那可真的是因小失大了。所以别忘了这条温馨提示哦。
考试时
按照我的习惯,一般在考试之前15分钟到达考场,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回想一下知识系统。15分钟很好,很适中。到得太晚心中未免会难以平静,到得太早又会坐的不耐烦。如果考场中有自己认识的人,最好别跟他们多说话,给自己创造出一个安静的环境,进入考场前如果高谈阔论,与别人交谈复习讨论题目,很可能会使原来胸有成竹的良好感觉一扫而光。然后监考老师就要发卷子了。拿到试卷后,通览一遍,做到心中有数。即使看到暂时不会做的题目也不要慌,因为都是选拔性考试,试题会有一定的区分度。先做易解的题,这是应试技巧,更是增强信心的心理调适方法,每解一题便会增加一份自信,但人易我易我不大意,要仔细,待思路流畅后再做难题,人难我难我不畏难,你感觉难时别人更是无从下手,这样想想心理会平静很多,利于提高士气、正常发挥哦。
专家们分析考试怯场的原因来自三方面:
(1)外界干扰:当人们进行思维活动时,突然遇到新异或强烈的刺激,会使原来的思维活动受到抑制。如考场的严肃气氛、监考人员冷峻的表情或生硬的态度,父母的叮咛:你进这所学校不容易,花了很大的代价,这可是人生的关键一搏,事关你个人的前途,这些都会给考生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一旦遇到小小的麻烦,情绪越加紧张,促成怯场。
(2) 缺乏自信:有些考生,尤其是性格比较懦弱、多次受过挫折的考生,常常自我怀疑,即使有把握的问题,也显得犹豫不决,不敢相信自己。如果见到陌生题或难题更是诚惶诚恐,乱了方寸。
(3)大脑过度的兴奋:大脑神经细胞的兴奋有一定的限度,为了防止大脑神经细胞过度受损,大脑会自动转入抑制,阻止回忆活动。有些考生考前开夜车,用脑过度,睡眠不足,加上心理紧张,引起回忆反应暂时抑制,造成怯场。
出现怯场,也不必惊慌。给大家一块“狗皮膏药”:可先搁下试卷,稍做一下揉面等活动,或伏案休息片刻,这种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有助于克服紧张情绪。也可采取深呼吸的方法慢慢呼气、吸气,同时放松全身肌肉。经过1-2分钟的练习,也能消除极度紧张状态(网上心理专家说的)。但一定要记住,我说过,考试时的怯场来自于自身知识积累的不充分,这才是根源。而以上的那些方法就只能让其当作块狗皮膏药吧。
最后,差点儿忘记说了,要记得检查一下自己试卷上的姓名、考号之类的信息有没有填完整,而且填答题卡时务必要一一核对之后再填写,争取把答题卡一次性填完,不要花费过多的时间在那张纸上。
考试后
首先我必须要说我最讨厌那些考完试后拿着试卷到处刨根问底对答案的人。我的老师也曾说过:“考完后不要校对答案,万不可以一题之小失换心理情绪之大失。”有体会的同学一定会对我所说的观点感同身受的,有时,对答案不仅仅伤害了自己,更重要的是伤害了别人啊。所以,要学会“考一门,丢一门”。
每次模拟考试后的总结是必要的,建议准备若干本错题整理本,实际上,我们应该给予每次总结以很高的耐心,要知道,高考后可就由不得你去总结了。
以上就是我侃侃而谈的东西,不成章法但唯愿各位能从中受益,在高中的一年里变的成熟。如果高考成绩不理想,也没关系,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发展道路,而高考只是一根连众人也不知是为什么目的去过的独木桥。生命的价值不在于长度而是在于其宽度。人的生活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方式是像草一样活着,你尽管活着,每年还在成长,但是你毕竟是一棵草,你吸收雨露阳光,但是长不大。人们可以踩过你,但是人们不会因为你的痛苦,而他产生痛苦;人们不会因为你被踩了,而来怜悯你,因为人们本身就没有看到你。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像树一样的成长,即使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是,但是只要你有树的种子,即使你被踩到泥土中间,你依然能够吸收泥土的养分,自己成长起来。当你长成参天大树以后,遥远的地方,人们就能看到你;走近你,你能给人一片绿色。活着是美丽的风景,死了依然是栋梁之才,活着死了都有用。这就是我们每一个同学做人的标准和成长的标准。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