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平等对话”,营造和谐的课堂生态
作者:广东东莞东华高级中学 陈日利 时间:2010/9/24 23:33:43 来源:gmhy2009 转发 人气:2386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是以教师的讲述为主,学生的被动听学为辅。教师作为传授者,闻道在先,有术业专攻的绝对优势,对学生而言就是“先知先觉”。师生知识上和年龄上的不平等,实际上造成了课堂教学的诸多不平等现象,其中不平等对话是常见现象之一。而我们现在新课程标准提倡课堂教学中“平等对话”,就是指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互相尊重,在情感上互相爱护,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沟通思想、联络情感、讨论问题的一种方法。它有如下特征:第一、是教学从知识的传授走向知识的构建。对于学生来说,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发生在对话与合作之中的知识生成。第二、师生关系实现人性化。只有民主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才是真正符合人性的师关系。这一层面上的对话,已经不再仅限于师生双方狭隘的语言交谈,而是主要指师生双方各自向对方的精神敞开和彼此接纳,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精神平等与沟通。第三、包括五种内涵:民主的、平等的教学、沟通的、合作的教学,互动的、交往的教学,创造的、生存的教学,以人为目的教学,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革命。
二、“平等对话”教学的作用
它是适应我国教育发展需要的一种教学方法,是启发式教学法的一种具体体现,在课堂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平等对话有利于建立师生之间的情感。传统的教学把教师和学生作为对立的个体,而事实上,教师和学生都是人,都有各自需要尊重、理解的情感。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布鲁姆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双向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得过程的平等主动参与者。因此,师生之间应当相互敞开心扉和彼此接纳,应当建立一种新型的民主平等的共同学习的关系,而平等对话教学恰好实现了这一愿望。首先,它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从学生的心理来看,希望师生之间有一个宽松的氛围,并得到教师的尊重和理解。平等对话可使师生双方处于平等的地位,互相尊重对方的人格,情感比较融洽,易于接触、沟通和交流,教师易于触摸学生心灵深处的秘密,从而为教学创造良好的基础。其次,它是医治学生心灵的妙药。师生之间在平等对话中有了融洽的情感,学生才愿意把自己的内心世界所包含的东西,特别是在遭受挫折后所带来的苦恼和不快吐露出来。教师可以设身处境地考虑问题,认识问题,从而在认识上产生认同,情感上发生共鸣,观念上发生质的飞跃。最后,它是架起师生友谊的桥梁。师生在平等对话中互换心理位置,教师以朋友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可从消除学生顾虑和戒备,让学生感到教师平易近人,这就为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进行交流、争辩、讨论,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为此就能达到畅所欲言、相互启发、明辨是非,以取得课堂教学的较好效果。
(二)平等对话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是通过内因来起作用的。只有坚持平等对话,才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采用平等对话既发扬了民主作风,又增强了角色意识,以良好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以真挚的态度期待、欢迎学生质疑问题,鼓励他们提出意见,发表白己的观点,使课堂呈现和谐、愉快的气氛,达到师生情感同步。这种教学恰恰能充分调动学生追求真理、获取真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讲授“社会主义是亿万中国人民的必然选择”时,教师用受憎分明的情感去诱导学生平等对话,就可以得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结论,从而使他们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方向的信念,实现由不信向信的方向转化。
(三)平等对话有利于培养中学生的创造力。传统的教学活动是教学生“学会”,而不是教学生“会学”,这样就势必造成“先生讲,学生听”的局面,这种教学思想不承认学生的认识也是一种具有巨大潜在力的能动反映,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思维受到了抑制。美国一位教育家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问题。而我们正在进行的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改革。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改变老师讲、老师提问的做法,必须注重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的培养。如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思想和道德都存在多种方向,鱼龙混杂,良萎相间,真善美与假丑恶并存,而且有些客观事物在现象上相同而在本质上是不同的。如腐败现象在剥削阶级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里都存在,社会现象相同,但其社会本质是不同的。这一社会现象也是学生比较关心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平等对话来找出它们之间的差异性和特殊性,激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解决我国当前腐败现象的新设想、新措施,诱发他们求异创新思维。
(四)平等对话有利于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平等对话方法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中的双向疏导原则,对话有问有答,问中有疏,答中有导,师生双方互为主客体,这一特点也决定了平等对话有利于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首先,平等对话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中采用平等对话法可以使教师由单纯的知识的传播者变为教学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博览群书,钻研业务,锻炼能力,改革教法。这样才有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能围绕教学目标提出“高、新、奇”问题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回答学生提出的“疑、难、怪”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使教师充分发挥指导者、组织者的作用。其次,平等对话能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采用平等对话有利于教师改变教风,放弃自我权威的中心意识,发扬民主精神,从而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使学生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和发现者。在信息社会的今天,学生知识来源“广、快、杂”;内心世界充满好奇心和想象力。教师如何进行引导,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发展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等这些重要问题的解决,确实迫在眉睫,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更新知识和更新观念,提高自身索质。
三、“平等对话”教学的实现
(一)创设民主、平等、乐观、信任的对话氛围。“平等对话”教学是一种在各种价值相等、意义相等的意识之间相互作用的特殊形式。所以对话应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进行,没有民主、平等就没有对话。因此,教师要从传统的高高在上的权威地位中走出来,归还学生的话语权,这实际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体现,其本身具有极大的教育价值。在平等对话中,有时对话双方认识的真理成分多寡有别,但是各有其分量和价值,即使一方认识与自身的观点有偏差甚至截然相反,也应在对话中被揭示,而不应在居高临下的肆意贬损中被否定和消灭,因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多元化的,在它后面往往会出现精彩的风景。另一方面,信任、乐观也是平等对话不可或缺的前提。信任旨在建立一种可依赖和可预测的教学环境,它由教师的长期而稳定的行为方式所构成。即使面对那些最富有敌意和攻击性的学生,教师依然应该保持控制,避免回敬以同样的行为方式。这样一来,学生不仅会非常喜欢身边的环境,而且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外界事物。现在的学生在思想、语言、生活、交往等方面具有全新的色彩,他们不仅有丰富的感性认识,也常常有深刻的理性思考。教师要把他们看作是有自我生活体验、有创造力、发展力的行为主体,而不能简单地用“难对付”,“一代不如一代”的眼光来看。民主、平等、乐观、信任的对话氛围是实现师生双方共同丰富和提高的前提条件。
(二) 设置恰当的平等对话话题。话题确立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积极性能否被调动起来,进而影响话题能否广泛而深入地开展下去。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所以教师设计的话题必须让每个同学有话说而不是部分同学动起来。要使话题与学生的生活非常贴近,使每个学生都有切身的感受。有了较好的话题,设置了一个情境,营造了一种氛围,就能使师生在课堂上进行多向的交流。这样学生投入,学得快乐,教师也教得轻松。话题的设置在与文本有着必然联系的基础上,还要注意趣味性、开放性、综合性、时代性,让“对话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广阔天地。例如,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为了讲清“价值规律的作用”,笔者先从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的经济现象入手,选用了“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争霸赛”这个案例。首先,运用投影仪将案例内容投射到黑板上,然后向同学们提出了四个问题:第一,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的竞争主要采取了什么手段?第二,对“价格战”你怎么看?第三,假如你是可口可乐公司的老板,应制定怎样的发展战略?第四,激烈竞争会导致什么结果?让学生围绕这四个问题展开平等对话、讨论,讨论后同学们提出了许多看法和大胆构想,有些观点超出教师的意料之外。例如:有的同学说应从自身着手,提高劳动生产率,引进高科技人才,改进生产技术;有的同学说应加大广告力度,提高产品的知名度;有的甚至说应雇人诋毁对方声誉,让其产品背上坏名声,降低市场的销售量等等。最后,我作总结性发言,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教学主题——价格规律的作用上。通过平等对话、讨论,引导学生明辨是非,这样就容易使他们掌握价格规律的理论,实现由不知向知的方向转化。
事实证明,在对话题的讨论中,一方面学生不仅真正参与到了课堂教学中,而且对知识的理解深刻化了,另一方面,老师也真正达到了“教书育人”的目的。
(三) 教师善于在“平等对话”教学中转变角色。“平等对话”教学的实质是创新式教学,即主体性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但并不是说学生自己就能完成教学任务,这同样需要教师的关注和帮助。
首先,教师应该是一个设计师。在“平等对话”教学进行之间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思考:根据学生当前已具备的知识、技能,所有的学习愿望以及所持的学习态度,应该定什么话题,学生是否有话说,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将会收到怎样的效果等等。只有教师将这些问题了然于胸后,教学才会收到较好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笔者所倡导的总设计师角色不是传统意义的包办一切的可以发号施令的人,而是保证“对话”的井然有序进行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其次,在平等对话活动中教师应该是一个主持人。“对话教学”是在民主、开放的氛围中进行的,尤其是合作讨论的次数较多,难免会出现课堂中的喧闹情景,教师应弄清产生喧闹的原因,组织好课堂纪律,保证对话正常有序地进行;同时,对小组讨论要格外留心,决不能成为一个旁观者,要经常在教室里漫步,观察每一组是否确实在讨论,弄清不讨论的原因。如果是因为松懈要及时促进,如果有困难要给予一定的帮助,应以合作伙伴的态度去关照他们。对话过程中学生之间难免会出现分歧、冷场等现象,这时,教师就要发挥出主持人的机智,去引导学生达成某种共识(只是在能达成共识的前提下) ,启发学生继续发言。
再次,在平等对话中教师还应该是一个表演者。教师要积极地参与学生的讨论,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对学生的见解给予一定的评价,以自己的学识、水平、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需要强调的是,这种表演与传统教育中那种唱“独角戏”的表演不同,对话教学的表演是一种真诚的表演。以一种敞开的方式去面对学生,和学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相互影响,以达成共识、共享、共进的目的,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是一场真正的对话。
综上所述,平等对话教学是以人人本思想在教学中的生动体现,它符合时代的精神。它的意义不仅在于建构了一种民主、合作、互动、创造的新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形成崭新的师生关系,更为重要的是解放了学生,唤起了学生的自信、自尊,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促使学生自主自由的发展。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