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学后教、诱思探究、当堂达标、课后拓展——高二物理课堂教学模式
作者:佚名 时间:2010/9/29 18:26:33 来源:心灵的港湾 转发 人气:1354
一、“先学后教、诱思探究、当堂达标、课后拓展”的基本结构如下:
环 节: 课前预习→诱思导学→合作探究→精讲精练→检测反馈→拓展提高
教师活动: 创境激情→启发诱导→点拔解疑→捕捉信息→设计训练→照应目标
学生活动: 自学寻疑→合作探究→听讲释疑→多向交流→灵活运用→巩固达标→拓展提高
二、"先学后教、诱思探究、当堂达标、课后拓展"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
1、课前预习
这是课堂的前奏,教师根据课的内容,编写导学案,通过看课本填写导学案,掌握基本概念,定律,公式等。为课堂教学打下基础。
2、诱思导学(约5分钟)
这是课堂教学的初始环节,教师应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然后出示本节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在满怀兴趣的状态下投入到学习中,学生通过自学,主动接受、获取新知识。
3、合作探究(约15分钟)
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集体交流等形式,交流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讨论自己发现的问题。
这一环节,教师既要当好导演,发挥好主导作用,又要放手让学生讨论,发表见解。由于学生带着不同的疑问进行讨论,相互启发,多方面发散,会产生许多创造性设想。
4、精讲精练(约10分钟)
这一环节,主要在"精"。老师要精讲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典型的例题、习题,并启发学生寻求多种解决方法,总结最佳方案,精练的题目要层次分明,难易适中,形式多样。
5、检测反馈(约5分钟)
课堂教学是一个信息接受、传递、反馈、评价的过程,反馈评价不仅是教师了解学生知识的情况,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培养学生求新的动力。因此,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动态,及时捕捉信息,评价应准确并有激励性。
6、课后拓展
这一环节是指学生在基本掌握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将已有的知识进行拓展、重组和升华。目的在于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即将所学知识"活用"。
老师必须有计划地设计问题,有意识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发散思维、变式思维等。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