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丰富作文的语言

作者:不详  时间:2010/12/29 23:35:37  来源:wangyan72 转发  人气:1570
  对于大家来说,作文的难点除了不知道写什么和苦于怎么写之外,作文的语言组织和润色,也是他们认为不好解决的问题。今天我们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如何来丰富作文的语言。(Ppt展示)
  一、整体谋篇,成竹在胸
  二、静态写作——将作品以素描的形式展示给别人看
  三、动态写作——用摄像机的方式进行写作
  四、学会使用承接词
  五、练习使用修辞格
  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
  七、学会借用别人的东西
  重点讲解第二、五点。
  一、整体谋篇,成竹在胸(ppt)
  作文的立意和选材确定之后,一篇作文大概要写多少字,在自己的心里就应该大致有个数,比如说800字。这样我们按照作文的结构,可以把这800字大致划分成这样一个比例:开头—100;中间—600(一般性叙述100,精彩/高潮部分500);结尾—100.有个这样一个大概的字数分配,写起作文来也会有的放矢。具体写起作文要多少字,则根据要写的内容随时变化。
  二、静态写作——将作品以素描的形式展示给别人看
  好的作文就像一幅画,让观者赏心悦目。所以对于作者来说,首先要把自己当成一个画家,争取让自己的作品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要做到这一点,在写作的时候就要细心地去勾勒每一笔,就像画素描,每一笔每一步都要恰如其分。比如,写人的作文,我们就要把人物的肖像、穿着、神态、姿势、周围环境等一一勾勒出来如鲁迅先生《孔乙己》中关于孔乙己外貌的描写。写景的作文,我们则要注重描写景物的组成、特点、地域特色等,比如《归田园居》。看看下面的文段(ppt)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归田园居》: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还有朱自清《春》中写花的句子:“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在作者笔下,那些花儿是多么俏皮而富有生机啊。
  三、动态写作——用摄像机写作
  这种语言在写人物活动或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时会用到。也就是说,写作时要把自己想像成一个摄影师,把手中的笔当作一架摄像机,自己要做的就是用“摄像机”将眼前精彩的画面记录下来。其中尤其要注意动词的运用。位置的变化、事物的改变、情节的发展等都需要用一系列动词去展现。看下面的例子(ppt)
  如《我的母亲》:三姐结了婚。母亲对儿女是都一样疼爱的,但是假若她也有点偏爱的话,她应当偏爱三姐,因为自父亲死后,加重一切的事情都是母亲和三姐共同撑持的。三姐是母亲的右手。但是母亲知道这右手必须割去,她不能为自己的便利而耽误了女儿的青春。当花轿来到我们的破门外的时候,母亲的手就和冰一样的凉,脸上没有血色——那是阴历四月,天气很暖。大家都怕她晕过去。可是,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的走去。
  这里,“挣扎”“咬”“扶”“看”一系列的动作隐含着母亲送女儿出嫁时依依不舍的内心活动。
  四、学会使用承接词
  为了使作文的语言更有条理,我们可以练习使用各种承接词,比如:首先……其次……再次……此外……还有……;首先……然后……接下来……最后……等。这样就会使语言更有层次感,也更加丰富。如:
  《呼唤生命教育》(ppt)
  五、练习使用修辞格
  修辞方法的运用是作文语言丰富而生动的主要手段。在适当的地方用上生动的修辞,会让读者眼前一亮。掌握一些修辞,可以让我们说的话、写的文章,更准确、更生动、更鲜明。这些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对偶、借代……
  先看比喻:(ppt)
  《把握生命的一瞬》
  冰心《谈生命》
  梅佳蓓《承受》(p29)
  再看拟人:(ppt)
  冰心《谈生命》
  《紫藤箩瀑布》中“只见一片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我在开花!’‘他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这段运用拟人的描摹简直让人感受到了一幅极为精细的花之工笔画,那花的色泽,那花的神采,那花的气味,即使是高明的丹青国手,也未必能画出这样的花瀑之形神。尤其是那“以欢笑”“在和阳光互相挑逗”,令人感受到了这花像小孩子那样的活泼有趣的灵性之美。“……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此句调动了嗅觉,然后将视觉与嗅觉相互打通,为读者酿造了一片甜美的梦幻般的花境。
  排比
  徐春梅《把握生命的一瞬》
  吴明《用信念叩开希望之门》
  吴晶《生活还在路上》
  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
  词汇量则取决于学生们平时的积累,所以要做到有丰富的词汇量,必须在平时就加大这方面的训练。这方面的能力可以通过背诵课文、阅读课外书、记歌词、听相声、看电视等多种途径获得。
  七、学会借用别人的东西(参考《高考作文如何妙借“古诗文出彩》)
  这种能力建立在丰富词汇量的基础上。只有有了丰富的词汇量,再加上脑子里储藏的丰富的知识,才能灵活借用别人的东西。比如歌词、诗歌、名言警句、寓言故事、名人趣闻……这些东西只能是借用,千万不能长篇照抄过来。在需要的地方适当地借用,能让作文的语言更丰富,。如果大段地照抄,而很少有自己的语言,这样就不叫写作文了,而叫抄作文了。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