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有时也精彩——《黄山记》教学设计及反思
作者:不详 时间:2011/3/22 18:42:03 来源:天亮了tll转发 人气:2077
新课程必修3第一单元“感悟自然”,要求同学们通过学习之后,学会观察自然、欣赏自然,培养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诗意情怀,提高感受和欣赏自然美的能力。课文《黄山记》是一篇游记,文章运用多种描写技巧,叙写了黄山雄放瑰奇的景色,赞叹了大自然的崇高卓越,赞美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文章还回顾了几千年来人们攀登黄山的历史,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了让本课更好地体现新课标的精神,让同学们更主动地去自主探究,更深入地体会文章思想内容以及写作技巧,本人对授课形式进行探索性的改变——模拟招聘会的形式进行授课。力求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领悟与提高。本人先布置全班同学认真细致地预习课文,并可以上网查找相关资料,且把授课形式告诉同学们:模拟一场招聘会——黄山市旅游局招聘导游。招聘方式:以作家徐迟的《黄山记》为蓝本,以抽签形式抽出问题,向其他同学以及听课的老师,也就是“游客”了,介绍黄山,并回答“旅游局代表”以及“游客们”(主要是其他同学)各一个问题。听课的老师就是评委。
教学过程:
一、①(上课开始)老师:各位朋友,各位嘉宾,大家好!本人是黄山市旅游局本次招聘会的代表,希望有志于加入我们旅游事业朋友,尽情发挥,精彩演绎,把美丽的黄山介绍给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所有朋友们。
②同学上台,抽签。
教师把问题念出来:请向尊敬的旅客们介绍黄山松的特点。
【学生答案】“各位朋友,各位嘉宾,欢迎来到美丽的黄山,我们黄山以“三奇”、“四绝”名冠于世,而“三奇”中最“奇”的就是黄山松了,它……”
这个问题的设计目的在于要求同学们必须通读全文,筛选出所有关于黄山松的信息。因为如果只答“黄山松铁骨冰肌,异萝松天下罕见”是太简单的。而且学生们必须上台演绎,这个环节对于锻炼他们流畅地进行语言表达,合理地使用肢体语言,以及提高心理素质有较大的帮助。
③好,这位朋友向大家介绍了黄山松的千奇百怪,现在请回答我一个问题: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旅客们介绍黄山迎客松的姿态,至少要用两种以上的修辞手法。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教师适时投放黄山松的图片。在较为轻松的氛围下,让同学顺利地按要求把黄山迎客松的姿态描述出来,并恰当鼓励。
我们教学的目的肯定不是为了难为学生,而是为了让学生获得知识,获得成功的体验。不是吗,为学生垫一块石头,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
④此时,一个“旅客”提出一个问题:导游,你好,《黄山记》中有一句话“我们这江山,这时代,正是这样,属于少数人的幸福已属于多数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学生答案】“大家来自祖国各地,今天能来到黄山看到这多姿多彩的景色,你们不是幸福的多数人吗?我们还要谢谢当代黄山的建设者们。”
二、①另一个同学上台,再抽签。
问题是:请向大家介绍黄山悠久的历史。
根据学生回答,作出点评。
②“好,这位朋友,你对人们攀登黄山的历史相当熟悉,请回答我一个问题:作家不惜笔墨列举了许多古代名人登山的事例,还列举出他们所写的一些诗文,你认为有何用意?
根据学生回答情况,适当提示。
我说:“这位朋友,不是有一句话‘江山亦须文人捧’吗?杭州西湖上有了“白堤”、“苏堤”,有了无数文人墨客的诗文,你不觉得更有韵味吗?
【学生答案】“为黄山增添了文化底蕴,提高了文化品味”。
教学重在于引重在于导,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应是执教者所追求的。
③“旅客”提出一个问题:导游,你好,《黄山记》中有一句话“险绝处的红漆栏杆,本身便是可羡的风景”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学生答案】“各位朋友,我们攀登在黄山的绝险处,却‘已不再是艰险的,不再是不能去的地方了’。因为有了这一些红漆栏杆,这些红漆栏杆是谁设立的呢?不是当今黄山的建设者吗?他们的劳动成果,绝对是最美的风景!
教师点评:同学们的问题提得有水平有意思,能把握文本要表达的中心意思。
教师根据课堂现场进展,控制好时间,有选择地邀请同学上台,尽量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让大家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三、①另一个同学上台,再抽签。问题是:请向大家介绍黄山云海风姿。
②“黄山确实姿态万千,请这位朋友回答一个问题:大家都说‘黄山归来不看山’是什么意思?”
【学生答案】“就是黄山太美了,看完黄山之后再看其它山已经没什么意思了。”
问题拓展:“你能不能用一个成语把这一层意思概括出来?”
【学生答案】“叹为观止。”
像这样的题目,可适当照顾平时的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同学,并给予鼓励。教学中,只要形式恰当,方法得当,同学们都愿意回答问题的,师生互动融洽,知识一定更容易掌握。
③“旅客”提出的问题是:“导游,听说黄山的‘摄身光’只有幸福的人才能看到,你看过吗?
大家都笑起来。
【学生答案】“我还没看过,不过,相信我做导游后,一定能看到!我欢迎大家多来黄山玩,就多一次见到‘摄身光’的机会,就多一次成为幸福人的机会。”
教师点评。
四、由于时间的关系,这节课只能邀请四位同学上台竞聘,第四位同学抽到的问题是“介绍黄山形成的原因”,招聘代表提出的问题是“怎样才能使黄山更加迷人可爱”?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是“老同学去黄山旅游能不能免费导游”?
教师从招聘代表的角度,结合相关语文知识,进行点评,
教学结果:
教师收集听课老师们的评分,宣布优胜者,郑重其事地声明哪位同学被聘为黄山市旅游局的导游。
本节课预期课堂气氛应该是热烈愉快,相信同学们能大胆发言,对于一篇游记的教学来说,这节模拟招聘课使同学们了解了文本的记游内容,理解了文章的主题思想,但由于形式上的原因,不能全面涉及到文章的写作技巧,将在单元总结课上进行补充整合。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