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幸福感看中小学教师生存状态

作者:不详  时间:2011/9/30 10:06:49  来源:网络转载  人气:974
  “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较大,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待遇需要进一步提升,身心健康需要进一步关注。”这是记者从日前发布的上海市中小学教师幸福感状况调查中了解到的信息。该调查显示,中小学教师对自己的幸福状况平均打73.6分,幸福感处中等水平。(《中国教育报》9月27日)
  教师职业是一个高压力职业,外在的竞争压力和高度自我期许带来的持久压力以及激励机制建设的滞后,导致了当前中小学教师的幸福感偏低。据报道,受访的中小学教师中,86.6%的教师觉得目前工作压力大,最大的压力来自学生考试成绩,其次为教育科研和班级管理。近半数中小学教师认为,对工作最不满意的地方是考核和评比繁多。今年教师节前夕,杭州女教师发博文称“宁可为妓,绝不为师”,讲述的从教经历、杭州生活窘状及对现实社会的悲催无奈,引发了观点各异的争论,从一个层面折射出教师职业的尴尬。
  对于教师而言,压力过大已经成为教师的一种典型生存状态。事实上,教师不仅在学校里扮演着多种角色,发挥着多方面的作用,而且在学校之外也扮演着多重角色,承受着多方面的压力。教师除了本身的教学压力外,还有来自家庭的压力和教师职业带来的压力。我们还应看到,虽然说近几年教师的待遇有所提高,短短20年间就翻了数十倍,待遇高了,生活富裕了,前景看好。但也并非没有令人遗憾之处,如果将之与国民经济增长水平进行比较,有专家说,只要将当前教师待遇与其他行业相比,你就会明白,所谓教师待遇提高,只不过是“看上去很美”罢了。在我的周围,很多教师抱怨他们每天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们已经快要“崩溃”了。他们感到焦虑和不被理解,尤其是面对一些令人讨厌的问题学生、具有高期望值的家长、课程以及面对一些无休止的考试时。
  在空喊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学校要的是升学率,学生要的却是自由快乐,家长却要看成绩,而社会要的是素质,可怜的老师被夹在中间,无所适从。为了自己的工资、奖金,老师们追求高分率、高升学率及个人的发展,自然会导致“教师焦虑症”。一项关于教师的健康调查显示:教师重度亚健康发生率高达34.16%,相比起一般人的重度亚健康发生率10%高出许多。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的事实,作为从事着既消耗脑力又消耗体力的教师工作,加上日常承担着沉重的心理和工作压力,亚健康状态、职业病对于教师已司空见惯。遗憾的是,尽管绝大部分教师都感觉压力比较大,但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压力,很大一部分教师在遇到压力的时候,都是采用“逃避”、“回避问题”、“消极等待”等策略。在百度上搜索有关“教师自杀”的新闻,一下子出现近百万个网络链接,足见教师压力之大。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说:“人类所有的情结中,最强烈的莫过于被人重视。”笔者以为,教师的状况不容乐观,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对我国教育是一个潜在的障碍。教育改革须关注教师压力,有必要马上采取措施,切实制定新的工作量、工作质量考核标准,废除以学生考分和升学率评定教师,帮助教师治疗与预防工作倦怠。这就提供了一种思考,政府部门及学校应根据各自的情况,以人为本,努力为教师们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虽然在如何实现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方面,还要做出艰苦的努力和长期的探索。但有一点是明确的,考试分数和名次不应当成为决定学生的命运的重要标准,学校的好坏也不能单纯由升学率来打造。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待遇弱势和权利贫困,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像报考公务员那样参与教师职位的角逐。也只有如此,才能如温家宝总理所愿,“吸引全社会最优秀的人来当老师”,真正造就一大批“一辈子献身教育、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让学生永久铭记”的教师和教育家。

文章评论

共有 1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

  • feng41842042 于10-20 19:17发表评论: 第1楼
  • 说到了老师的心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