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需要一碗“心灵鸡汤”
作者:不详 时间:2007/9/28 6:59:36 来源:大众日报 转载 人气:974
记得温家宝总理在一次与教师座谈时曾经指出:一个合格的教师,既要体现知识的力量,又要体现爱的力量。没有对学生的爱,就很难充分考虑孩子真正的健康发展。毫无疑问,只有心理健康、情感丰富的教师才能体现爱的力量。但此次调查结果则表明,部分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
长久以来,中小学教师的心理问题一直得不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舆论习惯于给教师群体戴上许多耀眼的光环———“阳光下最光荣的职业”,“辛勤的园丁”,“灵魂的工程师”等等,至于他们在工作压力、升学压力之下真正的生存状态、心理状况如何,则少有人关注。
教师之所以会产生情感耗竭、人格解体等心理问题,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日常工作中产生的负面情绪得不到疏导。笔者认为,“升学率高于一切”的办学原则是导致教师心理问题凸显的制度性原因。当素质教育只是一个漂亮的包装,当教师的工资奖金、职称评定、先进评选无不和学生成绩挂钩,当填鸭式的教学导致“老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累”成为一种普遍状态时,教师的职业倦怠也就从偶然变成了必然。
塑造人格健全的公民是教育的核心任务,要塑造人格健全的公民首先需要人格健全的老师。社会、学校要在心理层面对教师给予更多的关爱和理解,现在不少学校纷纷设立学生心理咨询室,不妨也为教师设置一个心理咨询室。当然,改革我们的教育制度,让学校不再围绕着升学率打转,才能从根本上缓解教师的升学压力和他们的精神倦怠状态。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