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实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管理与应用,集思广益促进农远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不详 时间:2012/2/21 19:02:18 来源:五竹123 转发 人气:474
一、建章立制,规范管理。
无规矩不成方圆,为了使远程教育有条不紊的发挥它的重要作用,所以在管理方面,制度张贴上墙,每学年根据远程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拟订各方面计划,(如:远程教学应用教学计划、远程教学研究计划、教育教学计划、远程教育教师培训暨队伍建设工作方案、项目运行维护与管理计划、远程教育效果调查反馈表……),并且在实践应用中不断建全和完善应用记录表格(如:光盘播放系统使用册、设备使用情况记录薄、远程上课记录本、远程耗材记录册、……)做好每项表格的记录,真正使远程管理使用名实相符。
二、 添加配置,装备远程。
自从远程设备走进我校,得到了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我们也及时登记造册、安装,并投入使用。为了进一步充实远程设备,我校将一部资金投入其中,相继购置远程其它设备,例如:U盘、光盘、……,只要有利于教学的设备建议,就立即去采购,使远程教育在我校如鱼得水,因此才有今日可喜的成绩。
三、下载资料,教学应用。
教育资源的按时下载,关系到远程教学应用的关键。在此每周一、周二早上8点钟准时下载至下午四点钟下载完毕,及时排出下载内容预告表,及时下发,做好预约上课准备,预约的老师提前一天熟悉电脑操作方法,如果有困难,我就时间的推移,现在大部分老师都能独立操作电脑,老师感到上课有了活气,学生更感到快乐、有趣,同时也提高学生语言发达能力并纠正了他们不规范的普通话。远程教育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限制、地域限制,我校老师把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当成自己充电的法宝,平时自己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在网上学习,翻阅查找资料,更能充分地利用教育资源,使优秀教师、优秀课程真正为师生所共享,远程教育是一种开放式的教育,教育资源有五化:1.教育内容资源化,2.教学设计丰富化,3.教学活动形象化,4.教学重点突出化,5.知识学习广泛化。我校一直运用教育资源上课,上公开课,逐人讲课,集体听课,相互评课,课后交流体会的浓厚氛围,真正踏上了信息技术教育改革的征程同时也适应了新课程的教法,使农村学生与城市的学生一样,同在一片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大多数老师都将资源中先进的教学观念、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融于课堂教学,现在我校学生在远程教育室上课兴趣浓厚,在平时课堂上发言积极大胆、普通话标准。
四、存在问题,解决方案。
按照“宁可用坏,不可放烂,在使用过程中要胆大心细,多多请教”的说法,电脑等设备毕竟是一个消耗品,对于消耗品的更换及维修,受学校办学资金的限制,不能做的有效及时。同时,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需要添置一定的硬件设备,但这些都受办学资金紧缺而制约。
五、互相研讨,信息反馈
对于远程教育顺利发展,我认为应分阶段进行一次研讨会,谈电脑方面、资源教学方面的优点及好的想法建议,便于各校的借鉴和学习。扩大远程教育的应用范围。从而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完善各校的远程设备应用。
要想做到农村远程教育的可持续必展,我个人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加强管理人才培养、加强技术创新是农村远程教育的基石。就学校校而言,在项目实施期间,每个学校必须培养2至3名技术精湛、好学上进的骨干教师,使他们成为远程教育的技术维护人员和技术创新力量。学校应设置专职的都是来管理农远设备和整理下载农远资源。项目实施过程中以及项目实施结束后,远程教育才会在规模、层次和水平才会不断向前发展。
其次,在实施农村远程教育过程中,要切实发挥教师进修校、乡镇中心小学作为资源中心的作用县级教师进修校负责全县的技术维护、培训者培训、答疑、面对面辅导、测试等,并向社区辐射,以服务为中心。乡镇中心校负责培养和支持农村教师,提供获取资源和学习材料的途径,开展校本培训,丰富教学资料,增加学习机会,为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提供服务,为农民获取和发布信息提供服务。
第三,在实施农村远程教育过程中,县教育主管部门应制定县级政策,统一运作、管理、使用、调度,确保项目设备为培训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使用,决不允许任何单位和个人挪用。
第四,引入激励机制,推动农村远程教育的迅速发展。教育主管部门要组织力量对教师进修校、乡镇中心小学的设备使用情况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检查,对使用率高、效益显著的学校要大力宣传、表彰,对使用率低、效益差的学校,要提出可行的方案,限期整改。充分发挥设备的功能,为教学、教师服好务。
第五,农村远程教育的发展,必须连接大学、科研机构以及省市的名牌中小学校园网,才会让资源更新的速度更快,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给农村远程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以上是我们在远程教育方面的具体做法和我个人的一点想法,经过几年的工作实践,就远程方面而言,我感觉是“只要付出,就有收获;只要努力,就有成绩;只要勇于钻研,就有成功经验”。我们决心再进一步研究探索,克服困难,积极寻求外地的先进经验,使我校的远程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