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诸葛亮不娶美女?
作者:陈雄 时间:2012/3/22 19:25:26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1079
诸葛亮不娶美女,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原因。
从客观上说,他并不具备娶美女的家庭条件。
诸葛亮的童年和少年饱受磨难。古今成大事者,一般都有父母早亡的不幸经历,诸葛亮也不例外。诸葛亮三岁时就死了母亲,他父亲诸葛圭在东汉末年做过小官,未给予他充分的父爱,就在他八岁时离开了人世。诸葛亮只好和弟弟诸葛均跟随叔父诸葛玄讨生活,然而好景不长,诸葛玄不久丢了官,投靠了刘表,几年之后也病逝了。好在这时候诸葛亮已有十七岁,能够自食其力了,便开始移居隆中(今襄阳县之西二十里)“躬耕陇亩”,这种务农生涯,说得好听一点是“隐居”,实际上是迫于生存压力下的无奈选择。
如此贫寒的家境,哪里会有媒人登门提亲?哪个父母愿意把自己如花似玉的女儿往“火坑”里送呢?
从主观上说,诸葛亮娶丑女黄月英为妻,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十九岁后的诸葛亮拜水镜先生司马徽为师,博览群书,然后开始广交朋友,他儒雅的气质,丰富的学识,给荆州的上层人物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当时没有科举制度,出人头地的主要途径是被推荐,而要被推荐,就要获得良好的口碑,就得在社会名流面前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
当时襄阳地区有位名望人物庞德公,类似现在的著名“评论家”,他品评人物,影响很大,可能正是基于这一点,诸葛亮对庞德公十分敬重,登门求教,都是“独拜床下”,“跪履益恭”,这还不够,为了进一步和庞德公搞好关系,他还将姐姐嫁给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亲上加亲,庞德公很喜欢诸葛亮,送了一个“卧龙”的称号给他,为诸葛亮在荆州“后备人才库”里争取到一个首席的位置。
正史上没有记载诸葛亮的老婆就是黄月英。倒是《三国志•诸葛亮传》引裴松的一段注释,透露出诸葛亮在婚姻上的“被动”。古时候的婚姻,一般是媒妁之言,诸葛亮娶老婆,倒是岳父主动找上门来搞“推销”。
这位岳父就是“沔南名士”黄承彥,他看中了诸葛亮这只“潜力股”,想把女儿嫁给他,他担心女儿丑,诸葛亮看不上,所以做“广告”也很诚信:“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色,而才堪相配。”如果黄承彥的女儿国色天香,估计这样的好事,不会主动落到穷小子诸葛亮头上来,你是青年才俊又怎样?
黄承彥主动提出来要把女儿嫁给诸葛亮,诸葛亮如果拒绝会怎么样?后果一定比较严重,“好美色”的名声经这位名士一传播,对于诸葛亮的个人形象一定会有损害。所以,诸葛亮没有任何犹豫,当即拜谢岳父,相当干脆地答应了这门亲事。而黄承彥大概也怕诸葛亮反悔,“即载送之”,马上就派车把女儿送过来了。
诸葛亮娶了丑女,时人幸灾乐祸地笑疯了,甚至诞生了一条民谣:“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
有人分析,诸葛亮之所以答应这门亲事,是看中了这位丑女黄月英的家庭背景,因为黄月英的外公是当时的名门望族蔡讽,黄月英的姨夫是当时的荆州之主刘表。这有点贬低诸葛亮了,诸葛亮还不至于如此势利,事实上,诸葛亮娶了黄月英,并没有沾她家多少光。黄家的裙带关系,对他出山成就事业,并没有直接的帮助。至少那位姨夫刘表就对诸葛亮不感兴趣,当然诸葛亮也瞧不起刘表。
诸葛亮不娶美女为妻,还在于他对待婚姻的态度,黄承彥未向他提亲之前,他应该想过自己需要什么样的女人当老婆,美貌是次要的,关键是能帮助丈夫治家立业,解决一切后顾之忧。
事实上证明,诸葛亮的丑老婆黄月英,堪称贤内助,
美女对老公的事业一般没有多大帮助,因为她们沾沾自喜于自己的美貌,整天把心思花在打扮上,根本没有时间和心思开发内在才能。而丑女惭愧于先天的不足,以后天的努力苦练内功。比如诸葛亮的丑女老婆黄月英,就喜欢钻研科学技术,搞发明创造,如果没有她,诸葛亮根本不能打那么多胜仗。在五月渡沪、深入南中、七擒孟获的时候,他还有可能牺牲在瘴气中,因为他为避瘴气而使用的“诸葛行军散”、“卧龙丹”,就是依照丑媳妇教给他的技术发明的;诸葛亮六出祁山时发明了一种新的运输工具,叫“木牛流马”,解决了几十万大军的粮草运输问题,又发明了“连弩”这种新式武器,出敌致胜,连魏国大将都死在这种武器之下,这些也都是丑媳妇教的他。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