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省,自行——许市中学之行有感¬
作者:fgybl 时间:2012/3/25 22:05:56 来源:fgybl原创 人气:601
从早上八点到中午十二点,我们在许中总共听了三节课和一个由许中校长带来的报告会,时间虽然不长,但我的内心深受震动,特别是对我们这些年轻的老师们来说,更多的应该是受益匪浅。
在我听的三节课中,让我觉得非常有震憾力的还是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第五课《伤仲永》,为何这样说呢?因为我自己也正在上这一课,而和他们比起来,不管是在教学方法上还是教学模式上,真是小巫见大巫,在许中的课堂上,他们完全将“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发展学生”这一教学理念发挥得淋漓尽致,就以这一节课为例吧!老师在幕后充当“导演”,学生课上充当“演员”,老师在课前帮学生指导,课上全部由学生去表演,这“一导一演”完全符合新课程标准中“老师主导学生主体”这一新教学理念!
还是以这节课为例。《伤仲永》这一课是一篇文言文,对于这种文章,初中生学起来还是有点难度的,不说翻译,就说里面的重点词释义和词类活用这一方面,就很难弄清楚,可在许中的课堂上,学生们却脱口而出,一个个在自我展示时春光满面,自信满满。今天我就把听完这课后的所思所想总结几点说一下吧!
首先,角色转换。平时,我们在教学上,老师主宰课堂,在讲台上自导自演,对于重点知识生怕学生听不懂,答案自己说,笔记带着他们记,完全不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而在许市的课堂上却相反,主宰课堂的是学生,他们把课堂的活跃完全调动了起来,老师看起来则像个“局外人”(只是时不时的做下引导),并且每一组的展示,每一组的板书都显得非常有创意,这不仅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挖掘了他们的发散思维,就像这一课,每一小组的展示,都是有条不紊,完全按照导入语、讲解、总结、提问和质疑五道程序来展示,活生生一个小老师。从角色转换这一角度来看,完全是“解放学生”“相信学生”。
其次,准备充分。在我们上一篇课文的时候,给学生的预习时间仅仅是课堂上前十分钟,然后就马上就进入老师讲课状态,课后再布置很多作业让学生去巩固。而在许市上课堂上,学生是必须课前预习。在我听课的过程中,我无意间发现一位同学书上记满了笔记,我很诧异,于是我走上前问“这些笔记都是你们预习的时候记上去的吗?”他说是,当时我的内心真的被这句话触动了一下,好认真,好充分!可是事实这是这样,一段精彩的表演,如果台下不用功,又如何将最好的一面展现给观众呢?真可谓是“台下十年功,台上十分钟”,学生也不例外,看到他们书上那些密密麻麻的字,不下点苦功夫,又如何向其他学生展示呢?可以看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真正的理解了这一篇课文,更是从中真正认识了自己。当然,后面的“导演”也是功不可没。
第三,胆量与表达。我们的学生在上课的时候,生怕老师点他的名叫他回答问题,即使点到了,也是畏畏缩缩,声音只有他自己听得见。在许中又不同,他们都争着上台展示自己,而在展示自己的同时,口齿清晰,声音洪亮,语句通顺,句子优美。这应该就是“发展学生”吧!
第四,纪律性强。在许中的课堂上,当其他同学在展示自己的时候,其他同学都在认真听,认真思考,认真做笔记中,没有一个人在中间捣乱、说小话,他们每一人手上一只笔,一本书,一个笔记本,遇到什么重占知识马上记下来,遇到什么问题马上提出来,这才是真正的对知识的渴望,这才叫真正的学习!
45分钟虽然很短暂,但学到的东西却受益一生,他让这懂得了不可能变可能的事实,他让我明白了一名老师应该做的又将是什么?“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发展学生”这十二个字应成为我们老师的师德要求,相信学生是前提,如果不相信学生,就会包办代替,就会时间加汗水,满堂灌。又如《伤仲永》这一课,我花了三节课时间去上,而许中的学生却仅仅用了一节课。
从这来看,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师唯有敢于放手,给学生以时间与空间,学生得到了解放,才能放开手脚,才能创新思维,才能有个性地自我发展,当然,放手不等于放任不管,这又在新一层面,深一层面上,逼着我们老师去学习,去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进而改变课堂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有专家研究,好教师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第一,人格;第二,性格;第三,专业化。好老师必须阳光,善良,慈悲,开放,知识丰富,且具有创新意识。懂得爱和尊重,用崇高的人格,魅力的人格,良好的性格,去影响学生。从而在课堂上,“点燃”“激励”学生的激情,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个性张扬起来。因此,我很期待自己在以后的教学道路上能够拥有一片属于自己蓝天,针对课堂教堂模式,我们要善于“拿来”人家的经验,在模访的基础上去创新,像练习书法,先临幕研习,“入帖”后,还得“出帖”创新!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