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的人物描写
作者:建宁二中 余运莲 时间:2013/8/17 16:39:10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727
当代中学生的文章写得欠具体,尤其是农村中学的的学生更是这样,一个班级里难找出几个同学的文章可以共同鉴赏的,可以供学生当范文参照的。综其言很大部分学生的文章缺少描写手法的运用,不知如何来描写?
这个学期我教习《列夫•托尔斯泰》,本课多处用到的肖像描写,我在课堂上就布置了这样一道的题目: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托尔斯泰的肖像描写部分,特别注意写他的眼睛眼神如何?读完后,请同学们写写同桌的肖像。学生开始观察自己的同桌,不一会儿动手写了,过了6分钟,我请学生各自先交流推选出你认为最好的一篇交给老师。我收到了部分学生认为最好的习作,他们的描写苍白无力,只会写“一双圆溜溜的眼睛,炯炯有神,一头乌黑的头发,两个小小的耳朵……”用的最多的词语就是“炯炯有神”“圆溜溜”这两个词了。似乎形容人的词语仅有这两个了,其实不然,还是多的很,只是学生还不善于应用到写作中来。教师稍稍提示,用上比喻修辞,效果怎样?学生就会答出不同的答案了,譬如“一双圆溜溜的葡萄般的大眼睛,闪着晶莹的珠光,一头乌黑发亮的如瀑布般的长发,两个小巧玲珑的耳朵立在瀑布的两旁……”还有“一双眯成线的眼睛,弯弯的柳叶眉……”
上述虽然是我的一次教学实例,但是我课后也与其他教师交流了这次的教学经历,好几位教师都说道不用说描写,就是把一篇文章能够完整地写完就谢天谢地了。其中有一位从教语文30年的教师也有类似的经历,他就告诉我 这样处理的还算是比较好的,但是还可以告诉学生写人的词汇很多,平时要多积累一些有助于学生的写作。上次参加省级语文能力提升培训,与其他各地学校的语文教师交流,说到这件事,他们都有同感学生不知如何去描写,只会写几句直白的话语。
由此可见这一现象不仅是我一个人在教学中遇到的,应该是很普遍了。很大一部分教师也只是提提而已,没有过深入的研究、思索如何让描写在学生习作中增添异彩。所以我觉得很有必要对初中生描写训练进行探究,进一步提高农村中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农村学生的习作也能做到绘声绘色、活灵活现、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因此描写能力训练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又有助于增强学生文章的感染力。
二、 具体如何运用描写呢?
课程总目标第8条规定:“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描写是常见的五种主要表达方式之一,然而描写在写作中又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全盛的时代,我阅读了部分著作,其中国内外的名著往往是以描写而著称,他们的描写笔墨在文章中占据很大一部分。描写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具体描绘出来的一种手法。按内容来分,描写有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两种。人物描写的方法主要有六种,即概括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
外貌描写→肖像描写→神态描写(从描写的范围而言,由大到小)——以形传神/貌如其人。
外貌描写是把人的容貌(脸型、五官)、神情、身材、衣饰、仪表、姿势、风度等方面的某一部分或几个部分,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述出来。
肖像描写是人物形象描绘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俄国著名作家果戈里曾经说过,“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钥匙。”这句话道出了肖像描写的意义。它不要求写全貌,它重在表现人物的性格,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其作用不仅在勾画出这个人物的外部面貌,而且是为了以“形”传“神”,即通过人物的某些外部特征来揭示这个人物的性格,故往往着重于人物的面部、身材、服饰,以表现人物的身份、风度、神韵和表情。
三、描写手法的运用增添了文章的色彩
成功的肖像描写,能在读者的想像中形成鲜明生动的形象,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人物的音容笑貌,并由表及里想像到人物的思想和性格。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说:“描写人物应当百人百面目,千人千形象,千万不能千人一面。”如《水浒传》中“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深如刷漆”的武松,《红楼梦》中“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的王熙凤,作者对上述人物形象只作了简单的勾画,而留给读者的却是永恒的定格和精神财富。其主要方法有:
a、从作者或他人观察的角度写。例如:
“我吃了一惊,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这里从头写到脚,语言上是直截了当的。它把杨二嫂既可鄙又可怜的小市民形象,浮雕般地呈现在了读者的面前。
b、描写人物在不同场合下的不同特点。如曹雪芹笔下的王熙凤在贾母面前,在尤氏面前,在丫环下人面前,可以说把一个恶毒、伪善、欺下瞒上的变脸行家刻画得淋漓尽致。
c、描写人物在不同场合下的同一特点。如《三国演义》写诸葛亮从初次登场到魂归西天,在各种不同的场合中多次描写他羽扇纶巾、仪表从容、谈笑风生的丰采,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气概。
d、工笔描绘法。此法讲究的是笔笔精雕细刻,处处细致入微,追求的是“细微之处见精神”的效果。
例1:他穿的衣服,还是二十年前的新装,一件绣花的官衫大褂,底下是白纺绸的衬衫,长长的领扣松散着,露着颈上的肉。他的衣服很舒展地贴在身上,整洁,没有一丝尘垢。他有些胖,背微微地佝偻,他的半白的头发很滋润地分梳到后面,还保持着昔日的丰采。在阳光下,他的脸呈着银灰色。(曹禺《雷雨》)
神态描写。神态描写专指脸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例如:哭丧着脸,专注的神情;她的脸好象绽开的白兰花,笑意写在她的脸上,溢着满足的愉悦;她听到这儿,噗哧一声笑了,就像石子投进池水里,脸上漾着欢乐的波纹;他吓得面色如土,舌头僵住了,说不出话来。
外貌描写与肖像描写一样,都指对人物的五官衣着进行描绘,神态则是对人物的面部表情进行描绘。
几个注意点:①写容貌扣心灵的窗户——眼睛,写体态扣住手,写神态扣脸部细微的表情及其变化,写服饰既要扣穿的更要扣戴的及手里拿的。②何时进行肖像描写?a、在需要向读者介绍人物时,可以进行肖像描写,这样能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以便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形象特征。b、在叙述人物和最初接触人物时,可以通过一个人物的观察,描写另一个人物的肖像特点,这样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c、回忆和想象人物形象时,可以进行肖像描写,这样能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要写好人物,大多会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当然,靠懂得这些方法还是不够的,更主要的还应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积累人生的底蕴,在认真观察生活的基础上,才能灵活地驾驭各种技巧,塑造出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来。正如曹雪芹所说:“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