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浙江高考作文会考啥?
作者:佚名 时间:2015/6/6 12:12:38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477
来源:浙江教育报刊总社《中学生天地•语文课》浙江高考整理
高考作文是每年的重头戏,谁不希望自己能在考场上挥笔扬墨,得心应手?但是每年考完总有考生表示对作文题目一头雾水,完全不知道该从哪儿入手!所以,掌握高考作文的命题趋势是非常有必要的!
下面,我们有请来自全省的著名语文教研员:叶军彪(台州)、包国勇(舟山)、朱昌元(金华)、刘春玲(湖州)、张茂松(温州)、陈阿三(绍兴)、应慈军(丽水)、金瑞奇(杭州)、沈建忠(嘉兴)、余洋洲(衢州)、褚树荣(宁波)、余诗明(绍兴鲁迅中学,特邀),让这些名师为高考作文把把脉,说说如何答好这“天下第一题”?
一、大方向应该保持不变
今年高考作文的命题会不会出现较大变化、会不会有难以应对的“创新”?自主命题十余年来,浙江卷的作文题的“人文”“诗意”“辩证”的“浙江风格”,已经为广大师生所熟悉,教师教得熟练,学生写得顺手。所以从目前来看,今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应该会沿袭以往,走稳妥路线。
二、命题形式最可能是“材料+要求”
纵观浙江卷作文题,题型历经话题作文、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再到现在“材料+要求”的新材料作文(也可以称为“命意作文”)。新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好评,不在话题、标题上设置过多障碍,既体现了“人文”“思辨”,又能让同学们在思维的王国里自由驰骋。
至于作文体裁的要求,可以从历次高考作文题的“提示语”中看出一些范式:
(1) 可以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以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2) 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可以讲述自己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评论。
(3) 可以记叙见闻、经历,谈谈体验、感受,讲述故事,发表议论,展开想象,抒发感情等。
(4)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你的所思所感……
从这些提示语中可以看出,同学们可以发挥自己的写作特长,或记叙,或议论,或抒情,高考作文既考查同学们的写作能力,又考查同学们思维的思辨性、深刻性。
三、有必要反思命题者希望的最佳角度
浙江的高考作文题,一直有一定的审题难度。同学们不能“只取一点,不及其余”,要通观材料的全部,找到各种矛盾和关系。
比如2014年的作文题“门与路”,除了“门”“路”两个较为直观的关键词外,材料中还出现了第三个关键词“大学”。如果忽视了“大学”这个关键词,泛泛地谈“门”论“路”,分析“门”与“路”的关系,不可能是最佳立意。揣摩下命题者的意图:站在大学的门槛前,你该想想,走进大学之门,求学的路该怎么走?你有怎样的准备和规划?如此思考一番,审题可能就到位了。
四、更贴近现实生活,应放眼社会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自登朝来,年齿渐长,阅事渐多。每与人言,多询时务;每读书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后两句成为历代写作者奉行的圭臬。这是一种经世致用的现实主义写作观,至今不过时,包含着三层意思:在现实中写作;为了现实写作;写现实中的人和事。
高考作文命题,从生活中取材依然是大方向。比如2012年的作文题“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就是由作家刘继荣的散文《坐在路边鼓掌的人》为背景材料改编的。这篇文章当时在网络上引起了热议,同学们也很熟悉,不会无从下笔。可以说该作文题既源自现实生活,又倡导同学们现实写作。今后的高考作文,相信依然会关注现实生活,还可能更为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
五、更注重理性思辨,应多加思考
作文的思辨性,是考查同学们思想和心智成熟程度的重要尺度。通观去年18个省市的高考作文题,不少告别了故弄玄虚的诗意,逐渐回归理性、注重思辨。很多同学缺乏这种理性思辨能力,阅卷中老师经常会发现“只有骨架无血肉”的“文辞优美、空灵,内容空泛、飘逸,多情绪意象流动”的小散文,通篇泛泛而谈,这样的文章是拿不到高分的。
理性思辨,“思”是思考,是对真实、真相、真理的分析判断;“辨”是辨析,是对事件、事情、事理的分析辨别。要认识到:理性思辨不仅是一种思维态度、一种求知学习应秉持的品格,是独立思考能力的最直接的表现,更是公民人格的核心内容。由此看来,同学们在写作论述类文章时应该清晰、鲜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应注意“三观”要符合主流价值观。思想若有偏差,只能是“危险的思辨”。
六、更强调彰显自我,应审视自己
叶圣陶先生说过:“写作必须剔除那些普普通通的材料,单把的确属于自己的东西写进去。剔除得越干净,的确属于自己的东西成分越多,那越是成功的东西。”这里所说的“属于自己的东西”,更多的是指扎实的文字功底、娴熟的表达技巧之外的个性化的见解和真情实感。
这几年浙江省高考作文一直坚持“打假”,反对“套话”作文,反对矫揉造作,反对无病呻吟,强调自我表达,抒写个人性情,可以说是对写作本质的一种回归。因此,既在作文题的命制上进行限制,也在写作要求上作出规定,促使考生在作文中体现“我”的所思所感,融入“我”的真知灼见,强调“我”在作文中的存在。
写好作文的小Tips
Tip1:
不同领域的大事、热事,比如“反腐倡廉”“高考制度改革”“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冬奥会申办”等。
富有现实针对性、有思维深度的话题,比如“成功与否与赚钱多少”“信息爆炸时代的独立思考”“实用与审美”“有用与无用”等。 富有浙江特色和文化特色的话题,比如“传统文化的传承”“人文乡愁”等。
Tip2:
触发理性思考的话题,比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科技与人类社会”“延迟退休与毕业生就业难”“传统文化与舶来品”“传承与创新”“选修课程与学习能力”等。
建议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把《生活与哲学》这本书拿出来好好看看,培养一下自己的辩证思维。
Tip3:
自我认知类话题,比如“选择”“人在社会中的存在、意义和价值”“什么样的美才是最美”“打铁还需自身硬”“勇于担当”“世界上最珍贵的是真情”等。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